• 名称:杀妻求将
  • 拼音:shā qī qiú jiàng
  • 解释: 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 色彩: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 反义词:
  • 例子: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杀妻求将,吴起何其忍心;蒸梨出妻,曾子善全孝道。”
  • 用法: 杀妻求将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
  • 结构: 连动式成语
  • 典故: 战国初期,有个著名的军事家名叫吴起。 吴起是卫国人,家境富裕。他年轻时,为了求取功名,常年四处游历,结果一事无成,家道因此败落。乡里就有人讥笑他: 将相本有种,他吴起哪是这块料? 十足一个败家子。 吴起气得咬牙切齿,暗暗记下了所有讥笑他的人。在一天夜里,他手提利剑,挨个地把他们都杀了,一共杀了三十多人。 他不能再在卫国呆下去了,当夜就逃出都城。临行,同他的母亲诀别时,咬着手臂起誓说:我吴起要是当不上公卿将相,就绝不再踏回卫国一步。 然后,他头也不回,一直向东走,来到了邻近的鲁国。 鲁国有个学者曾子,道德学问远近闻名,吴起就投到他的门下,拜他为师。曾子讲授儒家的学说时,吴起总是认真地听;每天起早贪黑,刻苦用功,学问大有长进。后来,吴起又改学兵法。 这时,有个齐国大夫名叫田居的,来到鲁国。正巧他下榻的驿馆离吴起住处很近,田居在那里住了四五天,每次经过吴起的窗前,都看见他在专心读书。田居就主动与他交谈,发现吴起谈吐不俗,认为他将来必成大器,心里十分喜爱,欣然把女儿田氏许他为妻。 田氏美貌贤淑,吴起对她十分满意,婚后夫妻情深,非常恩爱。 过了不多天,齐国入侵鲁国,鲁国国君鲁穆公想用吴起为将,但考虑到他是齐国大夫田居的女婿,当然很不放心。当吴起知道了妻子竟是自己进身的障碍以后,心中犹豫不决:好不容易有了一个拜将的机会,名利对他来说是挡不住的诱惑,可是妻子又是那么贤惠,昨天还灯下熬夜,为他缝制衣衫,怎么办?毕竟功名来之不易,吴起咬咬牙,决定杀了妻子而绝不错过机会。 可怜田氏看到丈夫举剑向自己刺来,还没明白怎么一回事,就倒在血泊之中。 吴起将带血的剑呈献给鲁穆公,说:如今我跟齐国之间,已经没有任何牵连了。 鲁穆公虽然认为他太残忍,但终因用人之时,良将难求,仍然任命吴起为大将。 吴起达到了目的。但他杀妻求将,残忍寡情,却成了千年话柄。 后来,杀妻求将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存心伤天害理以追求功名利禄。 成语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