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丧家之犬
  • 拼音:sàng jiā zhī quǎn
  • 解释: 失去主人家的狗。比喻失去靠山;无处投奔的人。
  •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47回:“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
  • 色彩: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过街老鼠、漏网之鱼
  • 反义词: 耀武扬威
  • 例子: 敌人溃不成军,惶惶如丧家之犬。
  • 用法: 丧家之犬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典故: 孔子从30岁开始办私学,几年之内就出了名,招来了大批弟子。但直到50岁那年,他才被鲁定公任命为中都(今山东汶上)宰。上任才一年,中都出现了太平的景象。过了一年,鲁定公升他为管理工程建筑的司空;后来,又升他为主管司法和治安的司寇。但是,他担任这个职务的时间并不长。55岁那年,他因为对鲁定公接受齐国送来的美女表示不满,便和弟子们离开了鲁国。 孔子先后到卫、陈、宋等诸侯国,那里都容不了他。于是,他又来到郑国。不料出了一个意外,在都城的东门外,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走散了,只好孤零零地站在城门下等候。 他的弟子子贡焦急地到处寻找孔子。有个郑国人问他找谁,他急切地说:喔,我在找我的老师,不知你见到他了吗? 那郑国人回答说:东门口有个老头儿,形状不伦不类,非常古怪。他脑门有点像尧帝,脖子有点像皋陶,肩膀有点像子产。不过,他那没精打采的样子,活像一条居丧人家的狗。不知他是否是你的老师? 子贡赶紧来到东门,找到了孔子,如实地将那郑国人的话说了。孔子听后笑着说:他说我像这像那,倒是未必;而说我像居丧人家的狗,是说对了!说对了! 后来,丧家之犬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失去靠山,无所归依的人。也比喻落泊不得志的人。 成语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