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丧心病狂
  • 拼音:sàng xīn bìng kuáng
  • 解释: 丧:丧失;失去;心:指理智;狂:疯狂。丧失理智;像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或凶残到了极点。
  • 出处: 《宋史 范如圭传》:“如圭独以书责桧以曲学倍师,忘仇辱国之罪,且曰:‘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
  • 色彩: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丧尽天良、穷凶极恶
  • 反义词: 平心静气、心平气和
  • 例子: 但是顽固派反对派对于进步文化机关的违法摧残其合法的事业,其丧心病狂,可谓已达极点。(邹韬奋《患难余生记 进步文化的遭难》)
  • 用法: 丧心病狂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典故: 秦桧原是北宋的大臣,随宋朝徽、钦二帝一起到北方当俘虏,投靠了金人。四年后他被金人放回南宋,随即提出与金人议和、南北分治的卖国主张。一心主和的宋高宗对大臣们说,他得到了秦桧,高兴得觉也睡不着了。 从此,秦桧青云直上,官做到宰相。他对宋高宗说:陛下如果决定同金人议和,只需同臣一人商议此事,不许群臣干预,则大事可成! 秦桧还不断网罗主张投降的官员,迫害主战的官员,从而引起许多大臣的谴责,老百姓也对他非常憎恨。 一次,金朝派使臣来南宋会谈议和条件。使臣依仗金朝军事力量强大,行动举止傲慢,向南宋提出了无理的要求,遭到主战官员的一致反对。但是,秦桧却主张接受。 当时,校书郎兼史馆校勘范如圭,也主张拒绝与金人议和。他同秘书省的一些同僚商议后,准备联名上书高宗,反对屈辱求和。奏章写好后,其他人怕秦桧打击报复,一个个打起了退堂鼓。于是,范如圭就独自一人给秦桧写了一封信,指责他的卖国行为。信中写道:你秦桧如果不是丧失理智,言行荒谬,像发了狂似的,怎么能干出这种可耻的丧权辱国的事来呢?你这样做,必将遗臭万年,永远受到子孙后代的唾骂! 后来,人们便用丧心病狂比喻丧失理智、胡作非为,像发了疯一样。 后来,丧心病狂这一成语用来比喻丧失理智,言行错乱,好像发了狂一样。也形容残忍到极点。 成语出自:《宋史范如圭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