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熟能生巧
  • 拼音:shú néng shēng qiǎo
  • 解释: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31回:“俗话说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读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并且连寄女都听会,所以随问随答,毫不费事。”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 近义词: 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 反义词: 半路出家
  • 例子: 要想掌握技术,只有勤学苦练,才能熟能生巧。
  • 用法: 熟能生巧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含褒义。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典故: 北宋有个名叫陈尧咨的人,很会射箭。当时在他生活的那个地方,确实没有人能比得上他。他因此十分得意,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一次,他在家中园内练习射箭,几乎箭箭都命中靶子,看的人无不为之叫好。可是却有个卖油的老汉放下肩挑的油担,用一种轻视的眼光看他射箭,似乎对他的箭术很不以为然,只是偶尔点几下头。老汉对周围的人说:这没什么稀奇! 陈尧咨听到了,很是不满,便问他:难道你也懂得射箭?难道我的箭术不高明吗? 老汉笑了笑,说道:你的箭法好,我也不会射箭。但这并不稀罕,不过是手熟罢了。 陈尧咨更生气了。心想:这不是小看我的箭术,又是什么呢?这个人说话这么大口气,难道他也有绝顶的本事? 他正想发问,只见老汉坦然地说道:以我的酌油技巧,我就可以知道这一点。 老汉说着,不慌不忙地取出一个葫芦,又取出一个铜钱盖在葫芦口上,然后用木勺在油桶里舀起一勺油,慢慢地将油倒下。油从铜钱的方孔中,像一条直线似的,直往葫芦里灌,一勺子油全部倒完,葫芦口的铜钱居然没沾半点油迹。这时,老汉抬起头,对陈尧咨说:我也没什么特别的本领,只不过熟能生巧罢了。 陈尧咨看着老汉酌油的熟练手法,心里明白了许多,笑了笑,把老汉送出了家园。 后来,熟能生巧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任何工作只要反复实践,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都能掌握熟练的技巧,找到窍门。 成语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