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程颢和程颐是北宋时期理学的开山鼻祖。他俩是同胞兄弟,两人在细微之处,观点有所不同,但在重大问题上,却高度一致,后人将他们合称为二程。 二程在洛阳聚徒讲学,不少人慕二程的名投到他们门下。 一次,学生问他们:先生学问广博。天下事千千万万,你们都知道吗? 程颐虽然以圣人自居,但他也认为自己不知道的事很多很多,他说:人从生下来,只有吃奶是天生就知道的,每个人都有所知,有所不知,有所能,有所不能。但各位只要努力学习,都可以获得知识。 各位要注意,不但要学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注意从实践中积累知识。前者的学问是常知,后者的学问才是真知。程颢在一旁补充道。 先生能否具体讲讲什么是常知,什么是真知吗?学生又问。常知和真知的说法是他们以前没听过的。 让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常知,什么是真知。二程对众弟子说。 比如说金,穷人和富人一样,知道金有黄金和白金之分,还可以说出金是坚硬的还是柔软的。但是,只有富人对金的认识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因为他们家里就有金,穷人没有金,根本没有或很少有机会接触到金。穷人对金的认识不过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 再比如脍炙,人人都知道脍炙鲜美无比。但贵族家里山珍海味,享受不尽,他们能亲口尝尝脍炙是什么味道,是真正知道脍炙的滋味的,这是真知,而普通百姓见都没见过脍炙,仅仅知道脍炙鲜美无比,这点知识也是道听途说的常知而已。 再说一个我亲眼见过的事。从前,有一个田夫在山间劳动时,遇上一只老虎,被咬伤差点送了命,到现在伤口还隐隐作痛,每想起来,都特别害怕,心有余悸。有一次田间休息时,大家说到老虎伤人,都变了脸色,只有田夫的脸色与众不同,他感到特别紧张。因为他亲身体验过老虎的厉害,仿佛一闭眼,就浮现出老虎那凶猛的样子。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老虎的厉害啊。 谈虎色变原意是说被虎咬过的人才知道老虎的厉害。后来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情就情绪紧张。 成语出自:《二程全书遗书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