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泰山压卵
  • 拼音:tài shān yā luǎn
  • 解释: 泰山压在蛋上。比喻力量相差极大,强大的一方必然压倒弱小的一方。
  • 出处: 《晋书 孙惠传》:“猛兽吞狐,泰山压卵,因风燎原,未足方也。”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 反义词: 以卵投石
  • 例子: 六军之来,殄此丑夷,如泰山压卵耳。(明 赵弼《何忠节传》)
  • 用法: 泰山压卵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典故: 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王朝,史称晋武帝。他把同姓子弟都封做王,分守全国重要城邑。 武帝死后,诸王争权,互相攻杀不断,历史上称为八王之乱。 当时有个名叫孙惠的人,曾参加齐王司马冏的军队。司马冏在控制中央政权后骄傲自大,不把复位的晋惠帝放在眼里。孙惠劝说无效,便辞职而去。 公元302年,河间王司马颙与长沙王司马乂(y)联合攻杀了司马冏。这时,成都王司马颍专权辅政,封孙惠为参军。不久,孙惠由于擅自杀了司马颍的牙门将梁俊,更名换姓畏罪而逃。 后来,东海王司马越在下邳举兵,声势浩大,孙惠对他抱有很大希望,就写了一封信给他。信中称颂司马越的起兵是履顺讨逆,执正伐邪,好比泰山压卵,必胜无疑。 司马越很欣赏孙惠的文才,就四处张榜寻访,终于找到了他,任命他为记室参军。此后,孙惠屡屡升官,受到重用。 后来,人们就用泰山压卵这个成语,来比喻力量悬殊,强大的一方必然摧毁弱小的一方。 成语出自:《晋书孙惠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