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天上石麟
  • 拼音:tiān shàng shí lín
  • 解释: 旧时称人有文采的儿子。
  • 出处: 《南史·徐陵传》:“年数岁,家人携以候沙门释宝志,宝志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天上麒麟
  • 反义词:
  • 例子: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天上石麟,夸小儿之迈众;人中骐骥,比君子之超凡。”
  • 用法: 天上石麟作宾语;用于称赞别人的儿子。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典故: 南朝时,有个叫徐陵的人。相传他母亲藏氏怀他时,曾梦见五色彩云变为彩凤,落到她的左肩上,醒来后不久,就生下了他。小时候,家人带他去看望当时颇有声望的高僧宝志。徐陵相貌俊美,举止大方,一双眼睛更是与常人不同,宝志抚摸着他的头顶说:这孩子真是天上的石麒麟啊!另有一位惠云法师也常常说他必定早成大器,把他比作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 徐陵果然才智不凡。8岁时,就会写文章,13岁时,已能读懂读通庄子和老子的著作。长大成人后,他博览史籍,广征博引,不但很有学问,而且口才也很好,能言善辩。 徐陵的文学水平很高,在当时被尊为一代文宗,朝廷的许多文书,都由他撰写。凡是他写的文章,文人学士们都竞相模仿,传抄诵读。他的文笔绮艳柔丽,不拘泥于旧体,体裁、立意很有新意,与当时的庾信齐名,被称为徐庾体。 徐陵在政治上也表现了不凡的才能,太清二年(公元548年),他奉命出使东魏。东魏举行宴会款待他。当时天气炎热,席间,魏收嘲笑他说:北方本来是不热的,今天的这场闷热,是徐常侍(陵)从南方带来的吧?徐陵当即回答他说:是啊,魏国原来是没有礼仪制度的,王肃来到这里以后,才使魏人懂了礼仪;今天我又奉命出使,使你们懂得了天气的寒暑变化。徐陵机敏的反击,使得魏收羞愧满面,十分尴尬。 后来,天上石麟用来比喻得子或称誉别人的儿子。 成语出自:《南史徐陵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