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忘年交
  • 拼音:wàng nián jiāo
  • 解释: 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同“忘年之好”。
  • 出处: 《南史 何逊传》:“逊字仲言,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忘年之契、忘年之交、忘年之好
  • 反义词:
  • 例子: 这一天早上,他正在看天空的浮云,正正经经并没想到要撒谎的时候,忽然迎面来了一位忘年交。茅盾《老乡绅》
  • 用法: 忘年交作宾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典故: 孔融和祢衡都是东汉末年人。当时,东汉的实权掌握在丞相曹操手里,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昌后,四方士大夫纷纷前去,使许昌成为人才荟萃之地。 那时,孔融已四十多岁,在朝廷中担任少尉卿的职务,而祢衡刚二十出头。祢衡文思敏捷,但为人刚强任性。他来到许昌后,有人建议他去拜会一下几个有声望的名士,祢衡说:许昌城里,除了孔融和杨修值得我钦佩以外,其他人都不值得我去拜访! 孔融听说后,对祢衡很感兴趣,猜想这个年轻人一定很有真才实学,于是他打听到祢衡的住处,特地换上便服,前去拜访祢衡。两人相见之后,一番攀谈,相见恨晚。竟比多年的老朋友还谈得拢。谈到意投气合之时,祢衡称孔融是仲尼(孔子)不死,孔融则称祢衡是颜渊(孔子最器重的学生)复生。他们超越年龄的界限和隔阂,结成了忘年之交。 后来,孔融曾多次向曹操推荐祢衡,曹操也早知道祢衡的名声,便下令召见他。但祢衡把曹操视作奸相,很鄙视他,每次都托病不肯前往,并且经常在背后指责曹操。曹操十分恼怒,想杀了祢衡,但又怕承担杀戮贤才的罪名,阻塞招贤之路,于是假刀杀人,把祢衡派到性情暴躁的江夏太守黄祖手下。果然,祢衡在江夏很快得罪了黄祖,结果被黄祖所杀。 而孔融后来也被曹操所杀。一对极有才华的忘年交朋友便都死在曹操手里。 后来,忘年交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不拘年龄辈分而结成莫逆的朋友。 成语出自:《后汉书祢衡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