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玩火自焚 拼音: wán huǒ zì fén 解释: 玩火的必定会烧了自己。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玩:玩弄;焚:烧。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色彩: 贬义成语年代: 古代成语近义词: 自作自受、自食恶果反义词: 乐善好施例子: 扩张主义者到处侵占别国领土,但是玩火自焚,必以彻底失败告终。用法: 玩火自焚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结构: 连动式成语典故: 春秋时,卫国的公子州吁谋杀了自己的兄长卫桓公,自己当了国君。国内的百姓对他十分不满。 他为了转移百姓的视线,一面在国内实行高压政策,一面拉拢蔡、陈、宋等诸侯国攻打郑国,以树立自己的威望。 鲁国的国君鲁隐公得知州吁杀兄篡位的事后,问大夫众仲说:听说州吁已杀了卫桓公自立,你看他的国君位置能长久保持吗? 众仲摇摇头说:州吁依靠阴谋手段夺取了君位,给国内的百姓带来了灾难,国内的百姓是不会支持他的。他的所作所为,只能引起众叛亲离。要不了多少时间,他将被人民所唾弃。至于他联合他国出兵郑国,一味地用战争来转移老百姓对他的仇恨,最后的结果必然是:玩火者,必自焚。他的下场,必然会被兵火所烧死。 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卫国人在陈国国君的帮助下,推翻了州吁的残酷统治。州吁被杀,落得个玩火自焚的下场。 后来,玩火自焚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终要自食恶果。 成语出自:《左传隐公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