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吴牛喘月
  • 拼音:wú niú chuǎn yuè
  • 解释: 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 出处: 汉 应劭《风俗通》:“吴牛望月则喘;使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 色彩: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喘月吴牛
  • 反义词:
  • 例子: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唐 李白《丁都护歌》)
  • 用法: 吴牛喘月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典故: 三国时魏国的大将军司马昭,独揽朝政大权,任意杀立皇帝,后来自称晋公、晋王。他死后才几个月,儿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即为晋武帝。 当时,出身名门的满奋和他的叔父满伟,同魏国许多旧臣一样投靠司马昭,并得到司马昭的信用。不料,满伟的儿子因为得罪了司马昭的弟弟,遭到拷问,最后死在乱杖之下,满伟也因此而被削职为民。这件事严重地影响着满奋的情绪,使他疑虑重重,生怕什么时候祸从天降,因而在各方面谨慎小心。 满奋最害怕的是风。一有风,他就畏惧得足不出户,整天躲在房间里,不仅紧闭门窗,还要挂上帘幕。即使听到风的呼啸声,他也心惊肉跳,坐立不安。 一天,即位不久的晋武帝司马炎派出内侍召满奋进宫议事。满奋拜见过晋武帝后,被指定在靠近北窗口的椅子上坐下。 北窗那边立着几窗半透明的琉璃屏。在满奋看来,那里就像只有一个挡不住风的空框子。空框子外面的树枝,在风中摇晃摆动。他坐下后,显得非常不安,几次回过头去张望。 晋武帝早就听说满奋最害怕的是风。此刻见到他脸上露出畏难的神色,不由笑着问道:你这是怕风吗? 满奋赶紧起身回答说:是的,风很大,臣感到有些冷。 晋武帝哈哈大笑说:这里哪有风呀?你仔细瞧瞧,是外面有风,你怎么会感到冷呢? 满奋再次站起来,眯起眼睛细细观看,原来前面是半透明的琉璃屏,外面的风根本不会吹进来。于是红着脸,向晋武帝告罪说:臣像吴牛,见了月亮就要喘气,请陛下恕臣失礼! 原来,吴牛是指长江以南吴地的水牛。吴牛怕热,夏天爱泡在河水里,或者歇在荫凉的地方。它对中午时发出大量热能的太阳更是害怕,见了它就要气喘。有的牛甚至晚上见到了月亮,也误以为是太阳而吓得气喘起来。满奋怕风也到了类似的程度,以致见到外面风吹树动,就疑心风吹到自己身上,非常害怕。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用吴牛喘月来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成语出自:《风俗通义佚文》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