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五马分尸
  • 拼音:wǔ mǎ fēn shī
  • 解释: 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 出处: 王西彦《老太婆伯伯》:“汪精卫私通外国却饶放不得,抓到时应该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 色彩: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千刀万剐
  • 反义词:
  • 例子:
  • 用法: 五马分尸主谓式;作宾语;含贬义。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典故: 战国时期的商鞅是法家著名的代表人物,他主张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他在秦国两次变法,使秦国成为当时最富强的国家。 商鞅治理秦国,公正无私,惩罚违法者不避强宗大族,奖赏有功者不偏袒亲属近臣,法纪涉及太子,连太子的老师也要受刑。但是,商鞅执法过于苛刻严酷,只是用强制手段迫使群臣百姓服从而已,制定了许多酷刑,动辄连坐,株连九族。 信任商鞅的秦孝公死后,惠王继位。有人对惠王说:大臣声望过重,将危及国家,左右辅佐的人员过分亲近,将危及君王自身。如今,连秦国的妇女儿童都在谈论商君的法令,却没有人谈论您大王法令的。这是商君反臣为主,有谋反的罪名啊!惠王听信了谗言,对商鞅施用了车裂的酷刑,用五匹马分别拴住人的四肢和头,然后驱马,撕裂人的肢体。商鞅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没料到自己会落得这样悲惨的下场。 成语五马分尸,比喻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很零碎。 成语出自:《史记商君列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