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魏晋时,阮籍和阮咸叔侄俩都是当时的名士,人们称他们为大小阮。他俩的学问都十分渊博,但却不愿做官,他们经常与嵇康、山涛、向秀、刘俭、王戎五人畅游山水、竹林之间,人们称他们为竹林七贤。 叔侄俩除了爱喝酒,都爱好音乐。阮籍既能弹琴又能唱歌,而阮咸琵琶弹得很好,他精通音律,特别喜爱一种形似月琴的拨弦乐器,这种乐器据说是他自己发明的,所以后来这种乐器被称为阮咸,简称阮。 当时,阮氏家族住在同一条街上,阮籍、阮咸叔侄俩在街的南面,其他阮氏兄弟住在街的北面。叔侄俩家境清贫,而街北面的阮氏兄弟却大都是富贵人家,但阮籍和阮咸并不因人穷而气短。 根据旧时的习俗,每年七月七日,家家户户都要翻箱倒柜,把所有的衣服都拿出来晒一晒,以防止衣服发霉、虫蛀。街北的那些阮氏兄弟非常富有,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因此晒出来的衣服光彩夺目,看得人眼花缭乱。阮咸看到对面庭院里挂满了衣服,对叔叔说:我们也拿些衣服去晒晒吧! 可是他找来找去找不到什么衣服可晒,就把一条粗布的牛鼻裤用竹竿串起来,高高地挂在庭院中。 邻居见了,对阮咸说:你还是不晒算了,这样的衣服晒出去太寒酸了! 而阮咸却回答说:这是一种习俗,我们也不能不晒呀!就这样晒着吧! 现在,人们常用未能免俗这一成语,来表示没能摆脱社会惯例,仍按习俗行事。 成语出自:《世说新语任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