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万人之敌
  • 拼音:wàn rén zhī dí
  • 解释: 敌:对抗。指武艺高强可敌强敌。也指善于统帅军队以抵御强敌。亦作“万人敌”。
  •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关羽等传评》 :“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万人莫敌
  • 反义词:
  • 例子: 明·沈采《千金记·励兵》:“智勇多能,学剑学书俱未成,待学万人之敌。”
  • 用法: 万人之敌作宾语;指勇武善战。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典故: 项羽是下相(今江苏宿迁)人,项家世代都是楚国的名将,因封在项城,因而姓项。 项羽年少时候,断文识字,没有什么长进,又改学剑术,也没有学成。叔父项梁很恼火,责备他说:你怎么这样没出息,学什么都学不好。而项羽并不为此羞耻,理直气壮地说:识字只不过记记姓名而已,剑术只能对付一个人,都没什么意思。我要学就学可以敌万人的学问。项梁听了很惊奇,这孩子口气这么大!于是教他兵法。项羽对学兵法非常喜欢,但略知兵法的大意,就不再钻研下去了。 有一次,秦始皇出巡到会稽,渡钱塘江,项羽和项梁也在旁边观看。项羽看到秦始皇的车驾浩浩荡荡,威严盛大,就指着秦始皇说:这个人,我可以取而代之。项梁吓得赶紧捂住项羽的嘴巴。从此,项梁特别喜欢项羽,认为他以后必定能成就大事。项梁的父亲项燕是楚国名将,曾击破秦军20万,后来在与秦将王翦的交战中,兵败自杀。项梁对项羽寄予厚望,叔侄暗暗积蓄力量,以报秦杀祖之仇。 不久,陈胜在大泽乡拉起反秦的大旗,项羽跟随项梁在会稽举兵响应。项羽虽然没有尺寸之地,起事于田野之中,然而他勇猛善战,威震天下,短短三年之内,就成为各路诸侯的统帅。当时威服诸侯,分割天下,分封王侯,一切政事,全由项羽一人出令。项羽自称西楚霸王,终于成就了霸王之业。 后来,成语万人之敌,用来指足以抵御万人之敌的高强武艺。 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