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王祥卧冰
  • 拼音:wáng xiáng wò bīng
  • 解释: 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 出处: 《晋书·王祥传》:“父母有疾,衣不解带……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卧冰求鲤、卧冰求鱼
  • 反义词:
  • 例子: 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孩子们当然早已从‘孟宗哭竹’‘王祥卧冰’的教训里蜕出。”
  • 用法: 王祥卧冰作宾语、定语;用于孝子。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典故: 王祥是西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他幼年时,亲生母亲薛氏就生病死了,他的父亲王融又再娶朱氏。朱氏把王祥看成眼中钉,想尽办法虐待他。可是王祥对后母还是非常孝顺。朱氏生了病,王祥衣不解带,日夜服侍。汤药煎好了,他怕药太烫或者太冷,总要自己先喝一口,尝一尝冷热,方才端给后母吃。 王家院子里有棵李树,结的李子又大又甜,非常可口。有一年,树上结的李子特别多。李子快要成熟了,朱氏爱吃李子,担心鸟雀来啄食,叫王祥在院子里赶鸟雀。一天夜里,空中突然刮起大风,一会儿,又下起倾盆大雨。不少李子经受不住风吹雨打,一个接一个地落了下来。王祥赶到院子里,抱着李树,痛哭失声。朱氏看了,也不觉感动起来。 一年冬天,朱氏忽然想吃鲜鱼。当时天寒地冻,河面上结了厚厚一层冰,渔民无法下网捕鱼。王祥跑了几条街镇,买不到鲜鱼。他决心让后母吃到鲜鱼,就对她说:这事包在我身上。渔民不打鱼,我自己去捕捞。 王祥拿了渔网和木棒,跑到河旁,准备把冰击开,然后下网。冬天衣服太厚,不便用力,王祥就脱去外衣,用力敲冰。冰太厚了,一时很难敲打。他想,为什么不在冰上躺一躺,这样,既可休息,又可利用自己的体温融化坚冰。于是,他真的在冰上躺了一会。不久,他又继续起来打冰。他不断地使劲敲击,最后终于在冰上打了一个老大的窟窿。 王祥望着窟窿,高兴极了。他撒下网去,第一网就捕获了两条金色的大鲤鱼。他连忙把这两条鲤鱼拿回家,孝敬后母。 邻居知道了,都翘起大拇指说:王祥这小伙子,真是一个少见的大孝子呀! 由于王祥想尽办法孝敬后母,后来朱氏终于感悟,对待王祥也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了。 王祥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孝子。过去传说他解开衣服,睡在冰上,一会儿冰开了,两条鲤鱼自动跳了上来。这说法太神奇了,很难叫人相信。其实,他是脱去外衣以后,再击冰捕鱼的。 后来,王祥卧冰这个成语,用来称颂想尽一切办法孝顺父母的行为。 成语出自:《搜神记》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