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握发吐哺
  • 拼音:wò fā tǔ bǔ
  • 解释: 《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史记·鲁周公世家》亦记此事。后因以“握发吐哺”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殷
  • 出处: 《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史记·鲁周公世家》亦记此事。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挥沐吐餐、吐哺握发
  • 反义词:
  • 例子: 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握发吐哺以求才。”
  • 用法: 握发吐哺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典故: 周公是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他的名字叫姬旦。他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从文王在时,旦就很孝顺,性情仁厚,和其他儿子不一样。武王即位后,旦常辅佐武王,攻伐商纣,商殷灭亡后,被封为鲁公,周公旦不去封地,留下来辅佐武王。 武王灭商两年后,天下还没有安定,武王有疾病,很痛苦,群臣都没有办法,周公旦恭敬地占卜,愿意以身为质代替武王生病。他祷告说:你们先王对于上天有保护子孙的责任,请用我姬旦之身代替周王姬发。武王受命于天庭,他要保护四方人民啊!他在三位先王面前占卜,所有的占辞都是吉利的,果然,第二天武王病就好了。 后来武王死后,成王年纪尚幼,周公代成王行使政权。 管叔和其他的兄弟不服,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 周公对太公望、召公奭说:我是担心天下叛周,无以告慰先王,才不避闲言行使政权的。三位先王操劳日久,才得到天下。武王死得早,成王年幼,为了周朝,我才这样做的啊!于是周公辅佐成王,让儿子伯禽代自己去鲁国就封。 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我的地位在天下也不算低了。但我洗一次头三次握着头发,吃一顿饭三次放下饭碗,去接待来客,是怕怠慢天下的贤士。你到了鲁国,千万不要骄妄啊! 管叔、蔡叔阴谋夺权,和纣王的儿子武庚勾结起来发动叛乱。周公旦兴师东伐,杀管叔、武庚,流放了蔡叔。诸侯都臣服于周。 周公制定礼乐,建立各种典章制度,自己又注重礼贤下士,得到了百姓的拥护。他先后辅佐武王、成王,成王长大以后,周公又把政权归还给成王,使他亲理国政。周公对周朝的建立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功绩。 后来,成语握发吐哺用来形容殷勤待士。 成语出自:《史记鲁世家》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