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相煎何急
  • 拼音:xiāng jiān hé jí
  • 解释: 煎:煮;何:多么;急:紧迫。煮得为什么那样急。比喻兄弟间自相残害。
  •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煮豆燃萁、同室操戈
  • 反义词: 和睦相处
  • 例子: 这两个王子,年龄只差一岁,小时候总是亲昵地玩在一起。当他们渐渐知道王位的利害时,就开始相煎何急的争斗了。
  • 用法: 相煎何急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结构: 紧缩式成语
  • 典故: 魏文帝曹丕是个疑心很重的人,他即位之后,特别害怕别人来篡夺他的皇位,处处防范身边的人。他的弟弟曹植,博学多才,颇受其父曹操的器重。曹操死后,曹丕虽说是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但仍很嫉恨曹植,想方设法去加害自己的亲兄弟。 这一天,曹丕上朝接受群臣的叩拜。他环顾左右,发现东阿王曹植似乎有满腹心事,曹丕心里又犯了疑,嘴上却说东阿王曹植善长吟诗作文,今天要考他一考,让他当场作一首诗,必须在七步之内完成,否则,就要治他的罪,对他用大刑。 忠厚的曹植这时也感到形势严峻。大堂之上,皇帝高高地坐着,目光里透着杀气;满朝的文武官员表情复杂,有的幸灾乐祸,有的抱以同情,有的对皇帝堆满谄笑,有的双目低垂。七步之内作一首诗,谈何容易?曹植心里暗暗作急,可皇命难违,何况曹丕又是有意要为难他呢。曹植不由得紧张起来。 时值冬天,为取暖,大堂之上正用豆枝当柴火烧锅,以便让热气散发出来。望着眼前跳动的火苗,曹植眼里又似乎要冒出火一般,浓郁的感情在胸中奔腾,往日的辛酸遭遇又化作了在眼眶里打转的泪水。他长叹一声,脚步踉跄走出第一步,同时高声朗诵到:煮豆子的柴火啊是用豆枝烧的啊,你们有没有听见豆子正在锅里低声啼哭?说到这里,曹植自己也禁不住泪流满面,一时哽噎无语,许多话语堵在心口,又难以倾吐出来。一个停顿,双脚已迈出了三四步,众人不禁咦了一声,不少人都为他捏着一把汗,只是皇帝曹丕在一旁冷眼瞧着。猛然间,只见曹植一抬头,一回身,目光紧盯着魏文帝曹丕,几乎是喊出来一般地吟道:原本都是一个根生出来的啊,如今为什么死死相逼、要相互残杀到如此地步?话音未落,第七步刚刚跨出。 魏文帝听了曹植的这首诗,恍若受到迎头一击,一股惭愧内疚的歉意袭上心头。 成语相煎何急便是出自于曹植的这首诗: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后来,成语相煎何急用来比喻弟兄之间一方对另一方的迫害。 成语出自:《世说新语文学》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