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悬河泻水
  • 拼音:xuán hé xiè shuǐ
  • 解释: 悬河:瀑布;泻水:水很快地往下流。河水直往下泻。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
  • 出处: 《晋书 郭象传》:“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 色彩: 褒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口若悬河
  • 反义词:
  • 例子: 张平《抉择》:“但问题是严阵在他这犹如悬河泻水的言谈中,你根本了解不到有关他的一点儿信息。”
  • 用法: 悬河泻水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典故: 西晋著名的哲学家郭象,字子玄,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他年轻时就非常有才能,特别注重研究哲理。他喜欢老子庄周及其思想,对之作了尤为深入的研究。在他之前虽有数十家为《庄子》一书作注,但都不得要领。后向秀在那些旧注之外解释老庄思想的意义。郭象则把向秀的《庄子注》作进一步广泛的叙述,另写一书,来阐扬老庄的思想,使道家思想得以发扬广大。一时间,道家思想极为兴盛。州县府曾征召他去做官,他不去,常闲居在家,写文论理自找乐趣。他极富口才,善言能辩,经常与读书人在一起纵论各家思想。 当时,西晋大臣中有一位太尉叫王衍,也喜欢谈论老庄。然而,他所论的义理都随时更改,因此当时人们称他为口中雌黄。郭象对老庄的深刻研究为众人所颂,消息也传到了王衍的耳中。有一次,他专程找到郭象想探个究竟。起先,他自恃高官,又巧舌如簧,对老庄自以为也颇有研究,所以对郭象很不以为然。不想话题一起,郭象就滔滔不绝,对老庄的思想作了全面系统而深入的阐发,令王衍无可插嘴,佩服之情油然而生。这位信口开河的半吊子不得不服,当下就诚恳地与郭象交了朋友。后来每每谈到郭象,王衍总是赞叹不绝地说:郭象论说起来,就像瀑布一般倾泻直下,长流而永不枯竭。 消息传到宫中,朝廷征召郭象做了大官。最后,郭象官至太傅主簿(辅助国君的文书类重要僚属)。 后来,悬河泻水就用来形容某人说话或作文才思敏捷,奔放不竭。 成语出自:《晋书郭象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