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信誓旦旦
  • 拼音:xìn shì dàn dàn
  • 解释: 誓言说的诚恳可信。信誓:表示真诚的誓言;旦旦:明白确实的样子。
  • 出处: 《诗经 卫风 氓》:“总角之宴,言笑晏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 色彩: 褒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海枯石烂、指天誓日、言而有信
  • 反义词: 言而无信、食言而肥
  • 例子: 臣乃脉定于内,心正于怀,信誓旦旦,秉志不回,翻然高举,与彼长辞。(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
  • 用法: 信誓旦旦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典故: 春秋时候,卫国的淇水河边,住着一个被丈夫遗弃的女子。这个女子年轻时非常天真、美丽。有个奸诈的男子看中了她,就借换丝的名义来向她求婚,并且甜言蜜语地向她发誓说:我真心实意的爱你,今后决不变心,一定和您白头偕老。 这位纯朴、善良的女子便信以为真,答应秋后和他结婚。 到了秋天,那个奸诈的男子就按时把她和她的财物用车子都拉了回去,结成了夫妻。婚后,这个女子不管男人家境如何,毫无怨言地爱着自己的丈夫,辛勤地操劳家务。可是过了些年,她那美丽的容颜衰老了。于是,她的丈夫就对她进行种种虐待,甚至到最后竟抛弃了她。这时,这位女子的心里像针扎似的,十分痛苦。终于,她对负情的丈夫充满了怨恨,并下定决心,和他一刀两断。 后来,有人把这位女子的遭遇,用自诉的形式写成了《氓》这首叙事诗,作为对旧社会的一种揭露和控诉。 原诗第六章是写从痛苦中觉醒及对背信弃义的丈夫的怨恨,并决心和他一刀两断。诗中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两句,意思是男方当初的爱情誓言何等诚挚,没料如今会变心背誓。 以后,人们便把信誓旦旦作为成语,用来形容极其恳切、诚挚的誓言。 成语出自:《诗经卫风》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