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小心翼翼
  • 拼音:xiǎo xīn yì yì
  • 解释: 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翼翼:恭敬慎重的样子。
  • 出处: 《诗经 大雅 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小心谨慎、谨小慎微
  • 反义词: 粗心大意、毛手毛脚、掉以轻心
  • 例子: 母亲小心翼翼地起床做饭,心里欣喜地想,让儿子多睡一会,不要惊醒他。冯德英《迎春花》第二章
  • 用法: 小心翼翼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的举动。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典故: 宋朝太宗时,有个十分廉洁的大臣名叫贾黄中。 贾黄中小时候家里很穷,吃饭时只有蔬菜没有肉。他的父母教育他,只有学业成功了,才有肉吃。 起先,他跟着父亲读书,后来他父亲死后,就由他母亲教他读书。 由于他读书十分刻苦,15岁便中了进士,进了校书郎,后来又外放作太守,一直做到参知政事之职。 贾黄中在任职期间,为官清廉正直,有口皆碑。有一年,他在宣州当太守时,不幸遇上了灾荒,不少老百姓忍饥挨饿,他一面请求朝廷打开官仓赈济,一面用自己的俸银买米煮饭,救济灾民,救活了数千人的性命。 不久,贾黄中调任金陵太守。他在查点府库时,发现库内存有前朝陈时的几十匣金银珠宝,价值连城,他马上清理造册,向宋太宗禀报。宋太宗十分高兴,夸奖他说,如果不是他廉洁奉公,这些前朝的宝贝一定会丢失。宋太宗还特地召见了贾黄中的母亲,赞扬她教子有方。 但是,贾黄中办事时过于谨慎小心,因此遇到大事往往不能当机立断。有一次,他又被太宗派往外地任职。向太宗辞行时,太宗告诫他说: 做事恭谨,小心翼翼,无论君王和臣子都应该这样;但凡事不能太过分,太过分便会失去大臣的身份。 贾黄中死时,家中很穷,太宗特地赐给他家中30万钱,又给他老母亲白银300两,以示表彰。 后来,小心翼翼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大意。 成语出自:《宋史贾黄中列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