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修饰边幅
  • 拼音:xiū shì biān fú
  • 解释: 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仪表。修饰整个人的仪表。也比喻修饰表面,无关大局。
  • 出处: 《后汉书 马援传》:“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 反义词: 不修边幅
  • 例子: 他日卷土重来,不过修饰边幅,而与长江大局无与也。(章炳麟《与熊克武书》)
  • 用法: 修饰边幅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修饰整个人的仪表。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典故: 王莽统治末年,四面八方都在起兵,公孙述就是其中之一。新莽时,他是蜀郡太守,后乘动荡之际起兵占据益州而称帝。 与此同时,甘肃一带被当地豪强拥立起来的隗嚣所占据。隗嚣考虑到自己势单力薄,须依靠外力,便派他手下的马援将军前往近在隔州的公孙述处看看情况。 马援早年由于同情并放走了一批囚犯而逃命在北方一带,后遇赦而留在当地放牧。他仗义疏财,常救济穷人,在当地很有影响。后来,马援曾做过王莽的汉中太守。王莽政权覆灭后又投奔他兄长而来到了西州。隗嚣敬重他的才能,就封他为绥德将军,与他共同筹划大事。 马援领命之后,带了几个随从来到了四川。却说这位自称皇帝的公孙述,过去和马援曾同住一个巷门,关系一直很好。马援以为,他到了那里,公孙述一定会像以往那样与他握手言欢。不想公孙述却身居深宫,宫外卫兵几重把守,层层引进,马援好不容易才得以入见。行完拜会礼后,公孙述却又马上让马援去宾馆下榻,再给他缝制当地的衣服,准备择日在祭祀祖宗的地方与百官会面,正式确立这位旧友的地位。 到了这天,好一副皇帝的派头:鸾旗在前,天子的三十六乘属车在后。公孙述等出入经过的地方严加戒备,禁止百姓通行。只见公孙述昂首登上天子的车驾,后又弯腰如磬,郑重地入座。到了宗庙,祭拜完毕后,设盛宴款待诸位,想授马援封侯大将军的高位。 不少宾客为这种场面所吸引,都乐意留下。马援却开导他们说:眼下天下输赢未定,公孙先生却不是以吐哺之精神来吸引、迎接有识之士,与他们共图成败之大业,却做些修饰布帛边缘之类的表面文章,就像木偶徒有面目机发等活人的外形。这样的人哪里能长久地留住天下志士仁人呢?他坚决地谢绝了公孙述的挽留。 马援回去对隗嚣说:公孙述只不过是一只井底之蛙罢了,却妄自尊大。我看我们不能投靠他,还是专心一意到东面去寻找可依靠的对象吧。 可惜,隗嚣出于种种原因,最终还是投靠了公孙述。果然,隗嚣与公孙述后来相继都为光武帝刘秀所灭。 后来,修饰边幅就用来比喻不着眼大局,却只讲究修饰表面。 成语出自:《后汉书马援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