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要言不烦
  • 拼音:yào yán bù fá
  • 解释: 要:简要;烦:烦琐。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一点不罗嗦。
  • 出处: 三国 魏 管辰《管辂别传》:“可谓要言不烦也。”
  • 色彩: 褒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言简意赅、简明扼要
  • 反义词: 长篇大论、洋洋洒洒、拖泥带水
  • 例子: 是的,那——《中国国粹义务论》,真真要言不烦,百读不厌!(鲁迅《彷徨 高老夫子》)
  • 用法: 要言不烦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典故: 三国时,有一次魏国的少府臣(官名)管辂到吏部尚书何晏家作客,当时另一尚书邓飏也在座。三人谈天说地,兴致极高。 管辂对《易经》很有研究,何、邓两人都想听听他的高见。何晏说:他自己读《易经》有九件事不明白。问管辂,都一一作了解释。何晏对管辂的博学倍加赞赏。此时邓飏却说:大家都说管辂精通《易经》,怎么他的言语又都不涉及《易经》的辞义呢?管辂却回答说:凡是精通《易经》的,都不谈论《易经》的辞义的。何晏觉得他说得很妙,就称赞管辂的谈话是可谓要言不烦也。 成语要言不烦就是指所说的话或所写的文章简明扼要,不烦琐、啰嗦,一句话就说到了点子上,抓住了关键。 成语出自:《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