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中性成语 《后汉书 周燮传》:“扞冯良呴年三十,为尉从佐。奉檄迎督邮,即路慨然,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裂衣冠,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后以“杀马毁车”喻弃官归隐。
【成语出处】 《后汉书·周燮传》:“[冯良]年三十,为尉从佐。奉檄迎督邮,即路慨然,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裂衣冠,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
【成语典故】 东汉时候,知识分子想要做官,除了具备相当的学问和经纶之外,还须有一定的名望。这样,才可能得到公车特征和被公卿举荐的机会。有些人往往累召不应,也就是多次不理会官府的征召。这种人每拒绝一次,声望就提高一次,虽然不做官,但实际上社会地位抵得上一个大官,这是少数求名不求官的名士的做法。 南阳人冯良,就是这样的名士。 冯良出身低微,从小父母双亡。幼年时读过一点书,成人后就在县里当个小吏,抄抄写写,整理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