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褒义成语 礼:以礼相待;对待有礼貌;贤:指贤士;有美德、有才能的人;下:谦居于别人之下;以示对人尊敬;士:旧指有知识学问的人。对贤者以礼相待;对学者非常尊敬。旧时形容封建君主或官员尊敬和 重视人才。
【成语出处】 《新唐书 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谦介,为宗臣表,礼贤下士有终始,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成语典故】 李勉是唐朝宗室的后代,他从地方官一直升到宰相,地位显赫,但他从不妄自尊大,待人非常诚恳,有礼貌。 李勉在担任山南西道观察使(负责考察州县官吏政绩)时,发现一个名叫王晬(zu)的县尉为人正直,而且勤恳能干,就提拔他当了南郑县令。 不料过了不久,王晬遭到权贵的诬陷,唐肃宗下诏要李勉处死王晬。李勉没有拘捕王晬,而是上奏请求赦免王晬。朝廷调查后,赦了王晬的死罪。但李勉也因执行圣旨不力,被召回京师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