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纪行十首·秋云岭
 刘长卿 [唐代]

山色无定姿,如烟复如黛。孤峰夕阳后,翠岭秋天外。
云起遥蔽亏,江回频向背。不知今远近,到处犹相对。


鉴赏
  诗人乘舟水上,遥望傍水的秋云岭,岚光山色,是如此的变幻不定: 时而山气蒸腾,烟雾缭绕,山势只能隐约显现;时而又郁郁苍苍,色彩如青如黛。开头两句,诗人把他数日观览的秋云岭山色概括地写出来,总摄全篇。开门见山,引人入胜。  中间四句是具体描写,一句一景,每一句都是“山色无定姿”的一种具体形态,都是由 “山色无定姿”生发出来的。  “孤峰夕阳后”,夕阳西下,秋云岭失去了白天的婀娜多姿,暮色之中,众峰似乎变成一峰,挺拔独秀,巍然屹立。“翠岭秋天外”,秋晴之日,天高气爽,云轻日朗,秋云岭娇柔妩媚,青翠欲滴,高耸的山峰直插天际,仿佛矗立于云天之外。不同的时间,秋云岭就有不同的面貌。  第五句描写云起后的秋云岭。浓云浮涌,笼罩了秋云岭,远远地望去,秋云岭随着云团的涌动而“山色无定姿”: 一会儿,山岭全被浓云遮住; 一会儿,山岭半隐半显。秋云岭的姿色如同涌云一般飘渺不定。  第六句 “江回频向背”。江依山流,千回百曲,行船望山,似觉舟行山移,忽而与之相向,忽而又与之相背,诗人总也不能窥见秋云岭的全貌。这一句从江回山转的角度写秋云岭的“无定姿”。  最后两句紧承第六句写诗人对秋云岭的迷茫之感。“今”字,说明诗人江行时间之长。行舟数日,至今面前相对的仍然是秋云岭,诗人不知道这几天究竟走了多远,究竟距秋云岭是近了还是远了,只觉得不论走到哪里,秋云岭都遥遥相对。秋云岭好象一个活泼调皮的顽童,时而带上面具,时而换上新衣,和水上行人玩着捉迷藏的游戏,引逗得行人又爱又嗔又奇。宋代山水画家郭熙说: “山得水而活。”此诗在前面已从不同侧面描写了秋云岭的“无定姿”,但没有活泼调皮之致,水景的出现,山色顿有活气,水依山,山傍水,山静水流,刚柔相济。秋云岭的“无定姿” 因水而有了情趣,有了生意,而诗人也把这种变化莫测的情趣、生意写得活泼、迷人。 苏轼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题西林壁》)的名句,描绘庐山美景的变化多端,寓理于景。此诗描写秋云岭“一色一造化,千形千位置”,模景绘状,兴味无穷,显示了唐人宋人在山水诗上的差异。

作者 刘长卿(709-780)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终随州刺史。据《全唐诗话》载:长卿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皇甫湜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为老兵矣;语未有骆宾王一字,已骂宋玉为罪人矣。”其名重如此。诗多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以五言著称,有《刘随州集》。

猜您喜欢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