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叹(三首其三)
 杜甫 [唐代]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注释
①布衣:指没有做官的人。 ②比数(shù):相提并论,认同。 ③衡门:以横木做的门。 ④环堵:只有四面土墙的屋。与“衡门”一样,指陋室。。 ⑤稚子:小孩子。 ⑥走风雨:在风雨中跑来跑去。 ⑦胡雁:北方的雁。 ⑧后土:大地。
鉴赏
这组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秋天,这是第三首,那一年秋天,下了六十多天雨,庄稼歉收,粮食匮乏,房屋毁坏,民不聊生,奸相杨国忠却找来个别长得好的禾苗向唐玄宗报告说:“雨虽多,不害稼也。”杜甫写这三首诗,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寓有讽谏之意,表现出很强的忧患意识,堪称“史诗”。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一生坎坷。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猜您喜欢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