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沙溪宝锡院

欧阳修 [宋代]
为爱江西物物佳,作诗尝向北人夸。
青林霜日换枫叶,白水秋风吹稻花。
酿酒烹鸡留醉客,鸣机织苎遍山家。
野僧独得无生乐,终日焚香坐结跏。
本诗是一首寄题诗,题目是“寄题沙溪宝锡院”,所谓“寄题”,即诗人并没有亲到寺院,而是从异地写诗题赠。在赞颂寺院、僧人的同时,还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为一首别具特色的题赠诗。 从写作意图上看,诗人在尾联肯定宝锡院僧人的修行,符合寄题诗的特点。尾联中的“野僧”指的是山野的僧人,而标题“寄题沙溪宝锡院”也有“宝锡院”,可见在诗歌结构上尾联与标题形成呼应。尾联“野僧独得无生乐,终日焚香坐结跏”转为写僧人。“无生乐”,指佛家对生死的认识。“坐结跏”,指佛者诵经时的坐法。尾联两句,写山野之僧人能够悟透人之生死,不去追求俗世的各种享受,终日参禅诵经。这两句诗,既是照应前四句所造之景,溪山秀美之处乃佛家理想的清净地方;又是前四句的反跌,溪山秀美风光和朴实真挚的农村生活并不能打动佛者的虔诚心,自甘整日念佛诵经。从写作内容上看,“野僧”在家乡修行得道,是“物物佳”的具体体现(或侧面反应出沙溪风光秀美,民风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