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
 苏轼 [宋代]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垅隔,惟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裳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僮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尝有夜雨对床之言,故云尔。


翻译
没有饮酒为什么依然感觉像喝醉了的的沉沉的呢?我的心已经追着弟弟回家的马一起送出去了。
归家的人还有亲人和家可以惦念,而我又用什么来抚慰寂寞呢?
在高处回头看视线已经被丘陵阻隔了,只能看离弟弟的帽子高高低低地出没。
我惦念着弟弟在这样寒冷的天气衣着太过单薄,还要在撒满月光的路上独自骑着马回去。
路人边走边唱着歌感受着人世的快乐,仆人埋怨我沉溺于悲伤哀痛。
我也知道人生总要有离别,但只是害怕时间流逝得太快。
什么时候可以在寒夜的孤灯下面对面回忆往昔,在下雨的夜晚听着风吹树木的声音。
你要记得我们的约定和情意不可以忘记,千万不要太爱高官俸禄。
注释
兀兀:的沉的样子。
归鞍:归骑。回家所乘的马。
庭闱:指父母居住处。
坡垅:丘陵。
行歌:边行走边歌唱。借以发抒自己的感情。
僮仆:仆人。
凄恻:悲伤。
飘忽:轻快迅疾的样子。
畴昔:往日;从前。

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猜您喜欢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