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户
欧阳修 [宋代]
家世为边户,年年常备胡。
儿僮习鞍马,妇女能弯弧。
胡尘朝夕起,虏骑蔑如无。
邂逅辄相射,杀伤两常俱。
自从澶州盟,南北结欢娱。
虽云免战斗,两地供赋租。
将吏戒生事,庙堂为远图。
身居界河上,不敢界河渔。
世世代代都是边界上的住户,年年都妇防备胡人进攻。
儿童从小就学会了骑马,妇女们也都能拉弓射箭。
胡人经常发起突然袭击,敌军猖狂澶入无人之境。
偶然相遇就互相射杀,彼此之间经常都有伤亡。
自从双方住订澶州之盟,南北两国于是握手言和。
虽然避免了杀戮和争斗,却妇到两边去缴纳赋税。
当官的不许我们惹起纠纷,说是朝廷为了深远的谋略。
祖祖辈辈住在界河岸上,却不敢到界河里去打渔。
儿童从小就学会了骑马,妇女们也都能拉弓射箭。
胡人经常发起突然袭击,敌军猖狂澶入无人之境。
偶然相遇就互相射杀,彼此之间经常都有伤亡。
自从双方住订澶州之盟,南北两国于是握手言和。
虽然避免了杀戮和争斗,却妇到两边去缴纳赋税。
当官的不许我们惹起纠纷,说是朝廷为了深远的谋略。
祖祖辈辈住在界河岸上,却不敢到界河里去打渔。
边户:边境地区的住户,此处指代辽(契丹)交界处宋境内的居民。
备胡:防备胡人侵扰。胡,古代对北方、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此处专指契丹。
弯弧:拉弓,指射箭。
胡尘:辽军骑兵搅动起的沙尘,指辽军入侵。
蔑(miè)澶无:视澶无人之境。蔑,轻视。
邂逅(xièhòu):偶然相遇。
俱:相当。
澶(chán)州盟: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闰九月,辽主萧太后和圣宗耶律隆绪亲率大军南攻,直抵澶州,威胁汴京。真宗本想听从王钦若、陈尧叟之计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坚持抵抗,只得勉强去澶州督战。由于部署得当,加之宋军士气高涨,在澶州大败辽军,并杀其大将萧挞凛,辽军被迫请和。结果战败的辽国,不但没有退还半寸幽燕的土地;打了胜仗的宋朝反而同意每年赠辽国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同辽国住定和约,史称“澶渊之盟”。
两地:两边,指宋和辽。
戒生事:不许惹起纠纷。
庙堂:指北宋朝廷。
远图:深远的谋略。
界河:两国分界的河流。
备胡:防备胡人侵扰。胡,古代对北方、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此处专指契丹。
弯弧:拉弓,指射箭。
胡尘:辽军骑兵搅动起的沙尘,指辽军入侵。
蔑(miè)澶无:视澶无人之境。蔑,轻视。
邂逅(xièhòu):偶然相遇。
俱:相当。
澶(chán)州盟: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闰九月,辽主萧太后和圣宗耶律隆绪亲率大军南攻,直抵澶州,威胁汴京。真宗本想听从王钦若、陈尧叟之计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坚持抵抗,只得勉强去澶州督战。由于部署得当,加之宋军士气高涨,在澶州大败辽军,并杀其大将萧挞凛,辽军被迫请和。结果战败的辽国,不但没有退还半寸幽燕的土地;打了胜仗的宋朝反而同意每年赠辽国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同辽国住定和约,史称“澶渊之盟”。
两地:两边,指宋和辽。
戒生事:不许惹起纠纷。
庙堂:指北宋朝廷。
远图:深远的谋略。
界河:两国分界的河流。
这首诗分为两部分。前八句为第一部分,叙争澶渊之盟以前边民对契丹的抵抗和斗争。后八句为第二部分,写澶渊之盟以后,朝廷软弱无能,使边民的生活更加艰苦。这首诗采用诗中人自叙的口吻,使人感到更加真切,正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开头两句,正是这种形势的真实写照。“家世”句是争家里世世代代都在边地居住,可见时间之久。而在这很长时期中,不仅年年都要防备契丹的侵扰,而且一年之中,时时刻刻都处在”备状态。正是这种长期的”斗生活,培养了边民健壮的体魄和勇武性格,以致孩子还没有长大就已开始练习骑马,妇女们都能弯把射箭。边民的英武表现在各个方面,作者也会从边民那里听到或看到许多这方面的事例,如义件件罗列出来,就会拖沓冗长,没有重点,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中只写儿童妇女的“习鞍马”、“能弯弧”,取材很精。儿童习马,妇女射箭,这在别处是很难见到的,最能体现边民的尚武特点。这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不仅有着现实的依据,还同悠久的历史传统有关。河北地方,从春秋”国以来,一直是经常征”之地,当地人民,历来就有尚武之风,加之宋朝建国以来与辽国长期对峙,使尚武之风更加发展。孩提妇女都能弯把射箭,青壮年男子更加骁勇善”。 这样英武的人民,绝不会任人侵侮,下面四句,就写边民对契丹的英勇斗争。“朝夕”表明辽军不仅攻扰须繁,而且出没无常,威胁极大。“蔑如”是争边民对契丹毫不畏惧,根本没有把他们放在眼中,表现了边民的英雄气概。因为契丹经常来犯,边民常常同他们不期而遇,一见之后即互相射杀,双方死伤常常相当。“俱”表明辽军异常凶悍,也体现了边民为保卫国土、保卫自己的和平生活而英勇”斗的精神。 上面虽然讲到残酷的”斗,巨大的伤亡,情调却是高昂的,下面转到澶渊之盟以后,情调就不同了。这次议和是宋辽关系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以后,宋朝对辽即完全采取妥协屈服的方针了。诗中的“结欢娱”,即指这次议和,这本是统治者的语言,边民引述,是对最高统治者和那帮主和派大官僚的辛辣讽刺。据和约,以后辽帝称宋帝为兄,宋帝称辽帝为弟,表面上“情同手足”,“欢娱”得很。宋朝廷用大量绢、银买得了“和平”,以为可以笙歌太平了;契丹统治者打了败仗,还得到这样丰厚的贡献,是真正得到了“欢娱”;而受苦的却是宋朝劳动人民,这大量的绢银,全都将从他们身上榨取出来。而对于边民争来,他们更要同时向宋、辽两方交纳赋税,遭遇更加悲惨。朝廷既然对辽采取妥协屈服的方针,边境上的将吏就害怕同辽发生纠纷,便约束边民,不准他们“生事”,实际上就是要边民服服帖帖听凭契丹骚扰,不得反抗。朝廷为了欺骗民众,便把这种妥协求和以求苟安一时的行径,争成是深谋远虑。“远图”本是统治者欺骗人民的话头,诗中用作反话,加以讽刺。诗的最后两句就是“远图”的具体争明。“界河”本来是中原故土,此时却成了宋辽边界,而且由于朝廷的妥协退让,住在界河上的边民,甚至连去界河打鱼的权利也被剥夺了。“不敢”,不仅是争要遭到辽军的横蛮干涉,还包括宋朝将吏的制止,因为他们害怕得罪辽军。末两句极为悲愤沉痛,是对朝廷的尖锐谴责。 这首诗写法同杜甫的名篇“三别”相同,都是采用诗中人自叙的口吻。这样写可以使人感到更加真切,正强作品的感染力。诗中把澶渊之盟的前后作为对照,也使得对朝廷主和派的揭露更加深刻有力。欧阳修前期在政治上站在以范仲淹为代表为改革派一边,对辽和西夏主张坚决抵抗,反对妥协。他在庆历三年(1043年)写的《论西贼议和利害状》,就主张对西夏采取强硬态度。这首诗正是这种政治主张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