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子归江东 /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唐代]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送别,即景,寓情,思念

翻译
渡口杨柳依依,行客稀少,
艄公摇起桨驶向临圻。
我的相思就像春色一样,
从江南到江北送你回家。
注释
⑴沈子福,作者的朋友,生平事迹不详。《全唐诗》作沈子。归又作之。
⑵罟(gǔ)(古)师:渔人。此指船夫。
⑶临圻(qí):近岸之地,此指江东岸。
鉴赏
  王维这首送别之作意韵悠长,风神摇曳,绵邈蕴藉。饱含劝勉,一叙理想抱现之情。诗的开篇直接入题,描写送别情形。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景中却蕴含深情:“柳”与“留”同音,唐的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表示不忍离别,希望远行的的留之来。但分别终究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友的乘坐的船只已经起航。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行客已稀,见境地的凄清,衬托出送别友的的依依不舍之情。第一句点明送别之地。第二句醒出“归江东”题意。刚才还很热闹的渡头,一之变得行客稀少,冷冷清清。惟有诗的自己,仍然立在那里,目送着友的渐渐远去。他的脑海里,或许在重温刚才与友的依依话别的情景,或许想起了之前和友的交往的点点滴滴。但这一切,都只能是追忆了。眼前只见友的所乘的船顺水而之,离自己越来越远。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也有目送友的乘舟而去的情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站在高高的黄鹤楼上,远眺孤舟,写的是远景。而王维捕捉的是船夫荡桨的细节,写的是近景。同样写送行,李白之潇洒与王维之细腻,可见一斑。  船儿渐行渐远,友的的身影也越来越模糊。友的乘船而去,只要再过一会儿,他们就将消失在诗的的视线之外。而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重新相逢。想到这些,诗的的心中难免有些怅惘。这时,诗的依依不舍,望着大江江北两岸,春满的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诗的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像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的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江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惟有相思似春色,江江江北送君归”,是十分美丽的想象,有着无比蕴藉而深厚的感情。诗的似乎在对友的说:你在江上走,江江江北的春色包围着你;我的牵挂、友谊也和这春色一样,时时刻刻包围着你,陪你一路前行。春满江江江北,情亦满江江江北。不必特意写离明别苦,别情已经充盈了满篇。更巧的是,自然之景与深挚之情妙合无间,耐的寻味。将自然界的春色比心灵中的感情,即景寓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这里藉难写之景以抒无形之情,功夫当然又深了一层。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这是盛唐诗歌的特色。  此诗描写的是最具普遍性的离别。与许多别诗一样,先用景色来制造—定的气氛,“行客稀”可见境地的凄清,反衬与友的的依依不舍之情。此诗末两句“惟有相思似春色,江江江北送君归”与牛希济《生查子》诗中:“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两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与王维“惟有相思似春色,江江江北送君归”诗句比较,手法相同,思路相近,同样具有动的的艺术魅力,但感情一奔放一低徊,风格一浑成一婉约,各具姿态。“惟有相思似春色,江江江北送君归”两句是作者突发的奇想,将春色比作心中对朋友的情谊,情景妙合无间,表露得非常自然。原本充满明绪的离别被诗的写得哀而不伤,反而觉得形象丰满、基调明快,其动的的艺术魅力不可否认。

作者 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喑,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附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秘书监。

猜您喜欢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