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苎萝山
李白 [唐代]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咏史怀古,爱情
西施是越国溪边的一个女子,出身自苎萝山。 她的魅力过去今天都在流传,荷花见了她也会害羞。 她在溪边浣纱的时候拨动绿水,自在的像清波一样悠闲。 确实很少能见她笑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一直像在碧云间沉吟。 越王勾践征集全国绝色,西施扬起娥眉就到吴国去了。 她深受吴王宠爱,被安置在馆娃宫里,渺茫不可觐见。 等到吴国被打败之后,竟然千年也没有回来。
1、苎萝山:位于临浦镇东北,海拔127米,历史上曾属苎萝乡,相传为西施出生地。山上有红粉石,相传西施妆毕将烟脂水泼于石上,天长日久,石头变成红色。 2、西施庙:位于浣纱溪西岸施家渡村,坐西朝东,面对苎萝山。相传,这座庙原是苎萝村中的西施宅,后乡人为纪念西施,改为西子祠。南宋淳熙年间,西施受封为苎萝乡48村的土谷神,改称娘娘庙。西施庙主体建筑现拆建为临浦镇通济中心学校,仅存余屋数间。西施庙门额为石刻阳文,是清光绪二年四月重修庙宇时的遗物,今尚存。 3、浣纱溪:傍依苎萝山,属西小江古道。相传,西施父亲以卖柴为业,家境贫寒。西施自幼勤劳善织,常常帮助母亲在溪边浣纱。范蠡寻访越中美人时,正是在这溪边发现了浣纱的西施。唐代范摅《云溪友议》一文载:王轩游西小江,泊舟苎萝山际,感国色埋尘,怆然题西施石曰:“岭上青峰秀,江边细草青;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 4、西施洗脚潭:在苎萝山西麓。相传,西施未离故里时,常在这里洗脚沐浴,现已淤积为农田,称西施畈。 5、范蠡庵:俗称“日思庵”,位于临浦镇施家渡村柴湾浣纱溪畔。相传,范蠡大夫在此访得西施,当地乡人为纪念此事而建。附近原有古渡口,相传是当年西施入吴时的下船埠。 6、后江庙:又称起埠庙,在西施庙南,背依浣纱溪。相传,越灭吴后,范蠡携西施归越隐居,在此起埠上岸,现尚存。
这首题为《咏苎萝山》的诗,是唐代诗人李白为颂扬西施可贵的献身精神而吟就的。 公元前494年,吴越夫椒(今江苏吴兴)之战,越军大败,退守会稽。越王勾践采纳大夫范蠡之计,暂时忍辱受屈,向吴国求和。吴越议和后,勾践立志报仇雪耻、兴邦复国。他每天吃饭时都要尝尝悬挂着的一颗苦胆,晚上在柴草堆上枕戈而卧,苦心焦思,不忘国耻,这就是著名的“卧薪尝胆”的故事。勾践又派范蠡到民间寻访美女,送进吴宫,以消磨吴王的心志。范蠡访遍越中,最后在浦阳江边找到了一位秀媚出众,又怀爱国之心的西施。经过三年的培训后,西施带着特殊的使命,来到吴国。吴王夫差对西施备加宠爱,但西施时刻牢记亡国之耻。她细心观察姑苏城的地形和军事设施,画好一张地图,派人送回越国。越王收到地图后,立即制订作战计划,兵分两路出击,一举攻克姑苏,灭掉了吴国。 2000多年来,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位浣纱女子。有关她的遗迹,几乎遍布吴越各地。萧山旧属越国西境,有关西施的古迹颇多,大部分分布在今临浦通济一带,主要有苎萝山。 越王勾践因战败被吴王夫差囚禁三年,因其在吴表现“忠恭”,遂被夫差放还,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立志复国报仇。他一边假装向吴王表示恭顺,一边又不露声色地“遣送巧工良材,让其广修殿宇,以耗尽其钱财。”又意欲“选送绝色女子,以移其心志”。他对大夫文种说:“孤闻吴王淫而好色,惑乱沉湎,不领政事,因此而谋,可乎?”文种也建议选择美女媚惑吴王。 于是,越王勾践十二年(公元前485年)勾践便派遣相面的遍游国中,选择美女,终于得到绝色美女——西施、郑旦。 西施是浙江诸暨南五里的苎萝山下砍柴人的女儿。这山有东、西二村,多数都姓施,女子在西村,所以叫西施。郑旦也在西村,与西施相邻,两家都临江而居,每日里一起在江上浣纱,红颜花颜,交相辉映,好象一对并蒂的芙蓉。 其时,西施已经是远近闻名的漂亮姑娘,“西施衣褐而天下称美”,她因家里贫穷,常常穿着粗布衣服,可是,粗布旧衣掩不住她的天然朴素之美。 她貌似天仙,光彩照人。 勾践选择了西施、郑旦二人,便命相国范蠡用百金聘之,用綺罗制成衣裳让她们穿上,又用多重帷帐的车子让她们乘坐。国人慕美人之名,都想一睹风采,便争相到郊外迎候,道路一时为之堵塞。范蠡于是就带领西施在驿馆中停留,传谕:“想见美人的,先交金钱一文。”并设下一个柜子收钱,柜子一下子就装满了钱币。美人登朱楼,凭栏而立,从下面望上去,飘飘乎像天仙一般。美人在郊外逗留了三天,所得金钱无数,统统归于府库,以充国资。 越王便在会稽城外的土城建了一座美人宫,让西施、郑旦在美人宫里接受培训,并派老乐师教授二人歌舞伎艺,学习宫廷礼仪,装扮容貌举止,经过三年的培训,纯朴的农村姑娘已脱去了“朴鄙”的土气,学会了宫廷礼仪和歌舞伎艺,变得柔情无限,媚态横生,且礼伎也尽善尽美。又饰以金玉,坐上宝车,所过街道,香风远近都能闻到。又选择了美婢旋波、移光等六人为侍女,派相国范蠡到吴国进献。于是西施、郑旦两位原本纯朴美丽的农村姑娘就成为越王施行“美人计”的工具,成为越、吴两国政治、军事斗争的“武器”。 范蠡进见吴王时说:“东海贱臣,感大王之恩,不能亲率妻妾,伏侍左右,搜遍国内,窃有二遗女,越国跨下困迫,不最稽留,谨使臣蠡献之。大王不以鄙陋寝容,愿纳以供箕帚之用。”夫差望见,以为是神仙下凡,魂魄俱醉。 吴国忠臣伍子胥坚决反对,并劝谏吴王说:“不可,王勿受也,臣闻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昔桀易汤而灭,纣易文王而亡,大王受之,后必有殃……臣闻贤士国之宝,美女国之咎;夏灭以妹喜,殷亡以妲已,周亡以褒姒。美女乃亡国之物,王万勿爱也!”可是夫差不听,遂受其女。 夫差得到美女西施、郑旦便神魂颠倒,夫差把西施更名为“夷光”,郑旦更名为“修明”,越即入吴,二人方上苑中,兵士望见,以为神女。这两个美女都是天姿绝色,夫差都很宠爱,而妖艳善于诌媚的,更推西施为第一。于是西施独夺歌舞之魁,居姑苏之台,擅专房之宠,出仪制相同于妃后。郑旦居吴宫,嫉妒西施的得宠,郁郁不乐,终年而死。夫差哀怜,把她葬在黄茅山,立祠祭祀。 吴王夫差为了满足贪欲,为了淫乐大修宫室,筑姑苏之台,横亘五里,并建春宵宫,为长夜之饮;又建天池,池中造青龙舟,舟中大摆妓乐,轻歌曼舞,日夜与西施为水嬉;令王孙雄特别建造馆娃宫于灵岩之上,铜沟玉槛,装饰珠玉,作为美人游息之所。又建“响屧廊”,什么是响屧?是鞋子。把廊下凿空,用大瓮铺平,上面再盖上厚板,令西施与宫人穿鞋绕行,铮铮有声,所以叫做响屧。如今灵岩寺园照塔前小斜廊,就是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