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朱熹 [宋代]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古诗三百首,初中古诗,写景,读书,哲理,早教古诗一百首

翻译
半亩之大的方形池塘如同打开一面镜子(比喻一方书法作品展开),池塘水面上荡漾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比喻纸上的留白与书法线条相映成趣,飞扬生动)。问这池塘它为何这样清澈呢(这书法作品何以如此清新隽永呢)?那是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那是在于书写者内心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注入啊)!
注释
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镜。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②鉴:镜。古人以铜为境,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③渠:他,指方塘。 ④哪得:怎么会。 ⑤如许:这样。
鉴赏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作者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紫阳等。徽州婺源人。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对经、史、文学、乐律等有较大贡献。有《晦庵词》。

猜您喜欢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