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蝉
 王沂孙 [宋代]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移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漫想薰风,柳丝千万缕。

婉约,咏物,寓人,抒情

翻译
宫人忿然魂断,满腔余恨无消处。化作哀苦的鸣蝉,年年栖息在翠阴庭树。你刚在乍凉的秋枝上幽咽,一会儿又移到密叶深处,再把那离愁向人们倾诉。西窗外下过了一阵疏雨,我奇怪,为何你的叫声不再凄苦,反而好似玉佩在空中流响,又像佳人抚弄着筝柱。明镜已变得暗淡无光,你也无心打扮装束,而今又是为了谁,你却鬓发尚如此娇美?金铜仙人离开了国度告别了故乡,流下的铅泪如洗,可叹她携盘远行,再也不能为你贮存清露,你残弱的双翼害怕秋天,枯槁的形骸阅尽人间的荣枯,还能经受得几次黄昏日暮?凄咽的残鸣尤为凄楚,为何独自把哀愁的曲调反复悲吟,一时间变得如此清苦。你只有徙自追忆那逝去的春风,吹拂着柔弱的嫩柳千丝万缕。
注释
①宫魂:指蝉,据马缟《中华古今注》记载:传说齐后因受冤屈,非常怨恨,自杀死后,尸体变蝉。 ②咽:哽咽。 ③凉柯:指秋天的树枝。 ④瑶佩:即玉佩。 ⑤调柱:调整筝的丝弦。 ⑥镜暗妆残:本指女子容颜衰老,这里指秋蝉。 ⑦娇鬓:借喻蝉翼娇美。
鉴赏
本词托物喻意,意调凄怆,形象幽渺,是一首乱世悲歌,作者借咏蝉为名,抒写家国这恨。既有对南宋朝廷的哀悼,也有个人身世之伤感,写得哀恻凄怨。词中数用宫廷遗事,显然寄托着黍离之悲和家国之恨。全词围着蝉的特性特征展开叙写,运用比喻象征各种手段,舍貌取神,空灵缥缈,韵味隽永。本词并见于《花外集》和《乐府补题》。《乐府补题》是宋朝遗民感愤于无僧杨琏真伽盗发宋代帝后陵墓而作的咏物词集。故此集中以咏物词多有寄托,词调均哀婉凄绝。又据载,一位村翁曾在孟后陵处得到一缕发髻,头发六尺多长,并有二枚宝钗。故集中咏蝉之作有可能是托意后妃的,本词也是如此。还应指出一点,这里的孟后即南北宋之交的孟献太后。此人是哲宗皇帝的废后,因被废逐出皇宫,避过靖康之难。南宋初年被许多老臣拥戴,成为一个政治中心。在高宗被废,局势极严峻的关键时刻,她深明大义,大智大勇,转危为安,因其辈分是高宗的伯母,又深得臣心。故南宋初在稳定大局方面起到他人难以取代的作用。她的陵墓被盗,她的发髻被发现。自然会引起遗民文人们的无限悲慨。本词所写肯定与此有关,只不过是局限于此而已。开篇便用蝉是齐女所化的传说比拟南宋的后妃,描写她化蝉之后向世人诉说离愁的凄楚动人情景。“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二句,暗指村翁发现孟后发髻一事。下片由蝉餐风饮露,运用金铜仙人辞汉之典,一典双用,既有亡国之意,又有承露盘迁走,没有清露,蝉更无以为生之意,构思妙极。“病翼”以下几句寄寓身世艰难,朝不保夕的感慨。结尾二句忽作转折,由回忆当年春风正盛的情景暗指当年盛时的欢乐,反衬目前景况的凄苦。盛时难再,寒蝉为之魂断,而词人也只有抱恨而终了。情致极为凄婉。全词咏物感怀,物我交融,寄意隐曲深微,沉郁悲凉。

作者 王沂孙(?—1290?)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入元,曾任庆元路(今浙江鄞县)学正。与周密、张炎等人同结词社,相与唱和。其词多咏物之作,间寓身世之感,讲究章法、层次,词致深婉,盛传于世,然有意旨隐涩之病。有《碧山乐府》。

猜您喜欢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