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边疆史地学科的发展与现状
边疆史地学科的发展与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边疆史地研究者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边疆史地学科的学术内涵及外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一、中国边疆史地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983年,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应运而生,并在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1983~1987年是该学科建设具有开拓性意义的时期,但是由于基本科研条件以及对这一学科的认识程度所限,学科建设没有深入展开。 

2.1987~1994年是学科框架奠基时期。这一时期边疆中心明确了主要任务,即在基础研究方面以中国近代边界研究、中国古代疆域研究和中国边疆研究史三大研究系列为内容,重点研究中国近代边界变迁,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历史上治边政策的经验教训,以及中国边疆研究的历史遗产,充分发挥以史为鉴的作用。在应用研究方面,对当代中国边疆地区热点问题、重点问题进行对策性和预测性研究。由于确立了三大研究系列的学科发展方向,明确了边疆中心建设的目标,使边疆史地学科框架的雏形基本形成。 

3.1994~2005年是边疆中心学科建设蓬勃发展的时期。在不断拓宽基础研究的内涵的同时,加大了应用研究的力度,并实现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重大学术转型。 

在上述三个发展阶段中,边疆中心科研人员承担并完成了一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据统计,从1987年到2005年边疆中心科研人员先后有百余人次主持或参与了各类课题83项。其中包括国家“七·五”重点项目《中国近代边界沿革史》、国家“八·五”重点项目《中国古代疆域史》、社科基金项目《清代边疆政策研究》、《20世纪的中国边疆研究》、《中国边疆通史》,院重大项目《中国历代边事与边政》、《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当代新疆治理研究》,院重点项目《关于南沙群岛史地问题的综合研究》、《中亚五国简史》,所重点项目《都护制度研究》、《民国时期治藏的有关问题研究》等。 

从目前来看,对边疆理论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中国历史疆域的形成、发展研究,相关的理论探讨自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形成了一个高潮,至今仍方兴未艾;二是关于历史上中国历代治边思想与政策、制度的研究,相关理论探讨是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至今研究不断深化。 

二、中国边疆史地学科的重大问题研究现状及学科前沿动态 

中国边疆学学科体系、中国历代疆域形成、历代边疆治理、历代宗藩关系等问题,一直是该学科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 

1.中国边疆史地学科的重大问题研究现状 

关于中国边疆学学科体系的建立,近年来引起国内边疆史地研究者的关注。大多研究者认为,边疆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学科门类,有自身的学科框架,如依据某些学者主张的仅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考察,无法涵盖其学术内涵。此外学术界还就中国边疆学的学科基础、学科范畴等进行了讨论。尽管这一讨论还有待深入,但较之以往有了相当的进展,具体体现在:其一对中国边疆学学科定位的讨论日益深化,并更加清晰;其二对中国边疆学结构的讨论已不再停留在历史学或其他学科单一的层面,而呈现在跨学科领域的思考上。 

在中国历代疆域形成理论研究方面,学术界将视野放诸更广阔的范围,一方面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疆域变迁的历史脉络,另一方面将其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演进历程相联系,以寻求中国边疆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规律。同时,对西方边疆理论以及世界其他国家边疆问题的研究,也逐步展开,研究者希望在对中国边疆历史由古及今贯通研究的基础上,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边疆问题以及边疆学说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从而使我们的研究内容更加丰富,使我们对中国边疆的认知更加科学和完整。 

在历代边疆治理的理论研究方面,近年来有了一定的突破,以马大正主编的《中国边疆通史》(七卷本)最具代表性。这套大型丛书以中国的边疆治理为主线,按照历史发展的进程,以东北边疆、北部边疆、西北边疆、西藏、西南边疆、海疆为板块,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宏观历史的角度,对自夏代至民国数千年来中国边疆的发展和历代中央王朝对边疆的经略治理,分不同的历史阶段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分析和研究,并由此总结和归纳出历史上中国边疆发展的大势和特点、中国边疆治理的成败得失,为今天中国边疆各项政策的制定和当代边疆种种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在历代宗藩关系问题研究方面,也有了一定进展,特别是对历史上中朝宗藩关系、中越宗藩关系的研究尤为突出。同时,也引发了对“一史两用”的理论思考。研究者在正确阐述历史上中外宗藩关系形成、变化的同时,力图辨析其性质和特征,以求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如何看待宗藩关系成为研究者争论的焦点,同样一段历史是否可以在现代两个不同的国家历史中进行描述,似乎不是太大的问题,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待这一段共同的历史。有研究认为“一史”首先应该是信史,而“两用”则必须讲求尊重历史,对历史上的宗藩关系进行科学定位、准确表述,不可将历史问题现实化。 

2.中国边疆史地学科研究发展趋势 

在对重大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的同时,中国边疆史地学科研究呈现出以下发展态势:首先,随着研究的深入,边疆史地学术研究上的难点问题层出不穷,以往研究中被忽视或者研究不够深入的大量理论问题日益成为学科研究中不可回避的课题,这些问题为研究者的研究提供了巨大的研究空间,也凸现出边疆史地学科的发展潜力。 

其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日益紧密。实践表明,这正是该学科不断走向繁荣的正确途径。无论是传统的史学研究,还是具有时代特点的现实问题研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需要把两者融为一体进行贯通性研究。由于仅仅围绕边疆历史展开学术研究的传统格局已经被打破,学术界在深入研究中国边疆历史的同时,更加关注中国边疆的现实问题,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特点已十分明显。 

再次,跨学科研究日趋活跃。就学科本身的特性而言,在边疆问题研究中,研究者普遍将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学、法学、社会学、国际关系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在一起,以更加科学的视角来审视中国边疆的历史和现状。因此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交融日渐深入,跨学科研究渐成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