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明军三大营是什么?
明军三大营是什么?

明朝军队十分强大,而且军工业十分发达,有各种火炮、手雷和火箭等装备。可能是因为明朝发生大规模战争的频率比较高,所以在军事方面要比此前的多数朝代都要更加重视军工业。其中明军三大营是明朝早期最为精锐的野战部队,是由朱棣亲自组建,分别是三千营、五军营和神机营,可能大家在某些影视剧中会听说过。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明军三大营,看看明朝军队有哪些特别之处。

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了侄子朱允炆的江山,朱棣能够顺利入主南京一方面与他突出的军事能力分不开,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一个能力强的主帅还不行,还必须有一支精锐的部队,两者才能相得益彰,朱棣所率领的燕军就属于一支战斗力强,纪律严明的部队,在朱棣夺取江山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成功登上皇位皇位后,在原来的基础上组建了明军的主力——三大营,这是一支内卫京师,外征备战的军队,明成祖五次北征漠北都是带着这支军队,所向披靡,蒙古军队完全只有招架之力没有还手之力。

所谓三大营究竟是由那三大营组成呢?三大营分别是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人数在二十万左右,三大营中作战的主体是五军营,主体是步兵,辅以一些轻骑兵,分为中军、左军、左掖军、右掖军、右哨军,五军营是集明军所有部队的精英组建起来的,类似于今天的特种兵选拔,兵员在地方部队选拔。五军营的运作结构:大营设提督内臣一人,武臣二人,掌号头官二人,大营坐营官一人,把总二人。各军营设坐营官一人,马、步军队把总各一人。

三千营是听到这个名字很容易被误解,以为这支军队只有三千人。实际上三千营不止三千人,因为起初是由三千蒙古骑兵组成,即“靖难”时朱棣雇佣的蒙古骑兵“朵颜三卫”。所以就叫三千营了。三千营全部由骑兵组成,作为明军的机动兵力和突击力量,是对坑和追击蒙古骑兵的主要力量,毕竟蒙古人跑起来也是贼快的,步兵带着辎重是追不上的,三千营里面也分为轻骑兵和重装骑兵。

神机营是一个新兵种,在明军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装备的不是刀、枪、弓箭等冷兵器,而是全员装备热兵器,主要是火枪、火铳、火炮。神机营人数在五千人左右分带火铳的步兵3600名,骑兵1000人,炮兵400人组成。

明军三大营是一个庞大的作战群体,三大营之间必须设置合理的战术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尤其是新兵种神机营的使用,神机营自身的战术是首先火炮齐射,齐射结束后,就是火器兵上前准备射击,火器兵的射击战术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最简单的齐射,但齐射会造成火力不能够持续输出,因为当时遂发步枪还没发明出来,都是需要前填装的。所以明军又发明了“三段击”战术,即将士兵分为三组,第一组射击,第二组准备射击,第三组装弹,如此循环,这种布置可以使明军始终有稳定的火力输出。朱棣给神机营设置的战术是"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的作战原则,这种战术尤其在第二次北伐的忽兰忽失温决战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瓦剌军的头目马哈木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他为自己选取了好的战场位置,率领三万精装重骑兵屯于山上,利用速度优势一举冲垮明军,就等明军入套了。朱棣发现蒙古军前锋后,马上判断“虏必大至”,“朕固知虏不远矣。”朱棣知道明军骑兵敌不过瓦剌骑兵的第一波冲锋,所以重点还是神机营的火器,但为了迷惑马哈木,明军还是让步兵前面开路,但早已让神机营准备好。

当马哈木发现明军打头阵的是明军后,大喜过望,马上让部下率领数千重骑兵冲锋,当他们快要接近明军时,明军变阵了,前面的步兵迅速向两翼退去,迎接他们的是黑森森的枪口,一轮齐射,蒙古重骑兵人仰马翻。接着神机营也迅速两翼迂回,大队骑兵冲出,朱棣更是亲率数千重骑兵直冲瓦剌中军,皇帝亲自上阵杀敌,本来明军就占上风,这不得了,蒙古军大败逃跑,这时神机营又从两翼射击溃退的蒙古骑兵,大获全胜。

忽兰忽失温战役只是三大营战术的一个小插曲,最能体现三大营战术和阵容的是公元1421年,即永和十九年朱棣为彰显国威和交好各国而举行的北京大阅兵,本次阅兵共抽调军队十万人,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相继表演骑兵包抄、步兵突击、步骑合击等项目。其中最显眼的是神机营的表演,”虎威炮”、骑兵专用火枪“火龙枪”、安南铳(抬枪)、“一窝蜂”、“火龙车”等诸多“高科技”武器相继展示,其中“一窝蜂”就相当于今天的火箭炮,“火龙车”就如同今天的火焰喷火器,这些武器都是领先世界水平的,各国使节观看后,无不被震慑,纷纷向明朝示好,值得一提的是帖木儿国的使臣在北京觐见朱棣时以“我国无此风俗”为由坚决不行跪叩礼,此次阅兵过后,在土木堡第一个带头下跪,完全把“我国无此风俗”抛到九霄云外。

由于明英宗的昏庸无能,明军三大营在土木堡损失殆尽,虽然在嘉靖年间重建,但实力远不如以前,最终也没能重新辉煌。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