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樊梨花是怎么死的?她最终结局是什么?
樊梨花是怎么死的?她最终结局是什么?

其实樊梨花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个人,而且也的确是一位女将,唐朝贞观年间的人物,后世对于樊梨花的演绎不完全准确,但是基本设定还是一样的。历史上的樊梨花甚至还被封侯,封为威宁侯,这可真的是让很多人羡慕的了。那么,樊梨花最终又是怎么死的呢?樊梨花的一生究竟该有多么精彩?

樊梨花,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父樊洪为西突厥寒江关关主,后投唐(樊父原系隋将,归依突厥)。樊梨花智勇双全,美貌绝伦,其自嫁薛丁山为妻,协助薛丁山登坛挂帅、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其一生故事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视剧、电影、歌舞戏剧等。且广为民间道教立庙祀神至今。

樊梨花是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和花木兰、穆桂英、梁红玉相比,她身上的神话色彩似乎还要浓厚一些。《说唐》《薛家将》在讲到薛丁山征西的故事时,无一例外都要讲到这样一位富有叛逆精神并且敢于大胆追求理想爱情的古代女子。

故事说的是在大唐贞观年间,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登上唐王朝皇帝宝座之后,以甘肃武威为中心的西凉国等一些西北小国不愿接受唐王朝的管辖,并以武力和唐王朝相对抗。为此,唐太宗李世民决定派薛仁贵前去征讨,所有关于樊梨花的传说便都发生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上。

樊元帅俗名樊梨花,薛丁山的妻子。她自幼随梨山老母习艺,历时八载,武艺高强。她乃是薛家父子征西的中流砥柱,一口绣戎刀无可匹敌。於薛仁贵身亡后,继任征西大元帅,终至西凉之乱敉平,因居功厥伟,唐高宗时加封为威宁侯、镇国一品夫人。


樊梨花顾全大局、聪慧勇敢、忠于爱情的艺术形象,经过民间的传说、说唱、演义等不断的再加工、再创作,愈加鲜明、丰满,广为流传,是中国古典文学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薛丁山与樊梨花的故事是以唐贞观年间平定西北边乱为背景,描述了一幅热血儿女平乱定边,沙场挥戈的壮阔画卷。其中的薛丁山三请樊梨花最为脍炙人口,被戏曲、曲艺等艺术形式广为传唱流传不衰。上世纪八十年代拍摄完成了豫剧电影艺术片《樊梨花》,2000年央视完成了东北地方戏曲艺术电视剧《三请樊梨花》,如今又被港台的电视人拍摄成电视剧,使故事的艺术载体更加丰富。

今天我们听到评书版的《薛家将》,再看看最初的《说唐三传》,恍如隔世。唯有原著留下的樊梨花,成长为薛家将真正的灵魂人物。“命运,能奈我何?好气魄!” 所以说樊梨花也是《说唐后传》、《说唐三传》整理的初唐传说当中,为中华文化贡献的唯一的一个精华人物。

樊梨花,美丽无双,武艺最高,天下无敌;虽受辱含冤,却申明大义,顾全大局,以德报怨。她的形象是超常的,美丽的,深刻的,只因其子薛刚元宵夜酒醉打死皇子惊死唐高宗被武则天下令处死,这也导致了后来的薛刚反唐。


樊梨花形象最早源出上溯至唐代,见于各地史志稗史,后历代以传说、话本的形式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清代,乾隆年间中都遗叟杂采历代民间传说、角本子编纂成讲史小说《说唐三传》,又名《异说后唐三集薛丁山征西樊梨花全传》,后人亦称《征西全传》;如莲居士编辑成《反唐演义全传》等书,典藏于经文堂。

《征西全传》,书中叙述樊梨花与薛丁山马上订亲及薛丁山三休三请樊梨花的故事,给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故而在民间有很大影响,戏曲中一些剧目即取材于此,如《寒江关》、《马上缘》、《三休三请樊梨花》、《姑嫂英雄》、《梨花挂帅》、《梨花巡营》等等,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相关剧目至今在舞台上盛演不衰。

京剧、婺剧、豫剧、越剧、秦腔、粤剧、昆剧、黄梅戏、歌仔戏等剧种都有该剧的传统版本。

明清讲史小说中有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历史、英雄传奇采自民间口头传说,经文人创作加工为案头读物,随即又为广大的市井说唱艺人借鉴为话本,口传心授、世代流传,后来也有人整理为“说书体小说”.以纯散文形式出版。由民间演义、杂说到说唱,再到“说书体小说”的过程中,故事情节得到提炼,人物形象愈加丰满。在众多有关樊梨花故事的说书体小说中,西河大鼓名家黄佩珠所作《少西唐演义》对樊梨花形象塑造的再度加工创作,就最具代表性。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