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沭河流域的山东境内部分, 行政区划上包括临沂市各区、县以及淄博市沂源县和日照市莒县。本文以山东沂沭河流域所囊括的行政区域为地域范围, 以清代府、县志书所记载的水灾史料为依据, 结合《清史稿·灾异志》以及《清实录》的相关史料对清代前期这一地区的水灾概况、原因以及影响进行简要的探讨, 以期对于当地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更好的借鉴作用, 也为当前的防灾减灾提供一些有用的思考。
一、水灾概况历史上, 临沂一带就是有名的水灾多发地区, 故有“洪水走廊”之称。根据史志记载, 沂河原入泗河, 汇入淮河入海。
1194 年黄河夺淮入海, 破坏了原有水系, 沂河、沭河、运河洪水相互侵扰, 灾害频繁。清代沂水县令吴树声撰写的《沂水桑麻话》记载“每遇夏秋之间, 滨两水之左右岸居者, 岁岁苦涝甚,且漂溺畜产室庐, 人有其鱼之虑。”[1]清代前期( 1644—1840) 的近二百年中这一地区发生的见于《清史稿?灾异志》记载的影响较大水灾17 次。另外见于《沂州府志》以及本地区所属各个县志的水灾总计33 次。( 重复记载不计算在内)具体情况可以参见下表从以上的资料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清代前期山东沂沭河流域水灾发生的显著特点: 首先就是发生次数多, 频度高。其次是影响范围广而又相对集中。所辖一州六县每地都有水灾的记载而发生频率较高地区又集中于兰山、郯城二县。同时我们也看到水灾的发生季节主要集中于夏秋两季。为了更好的审视水灾发生的全貌, 单纯的资料记述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有必要在此基础上水灾发生的成因以及影响进行更为详尽的考察, 做出更为完整的描述。
二、水灾影响
( 一) 破坏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水灾发生后, 给当地的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据当地县志所述“邑本水乡, 村外之田, 辄目曰湖, 十岁九灾所由来也。岁荒间有迫于饥寒, 携孥担橐, 糊口四方者在乎, 司牧者加之意耳。”[1]由此可见水灾发生之频繁, 人民生活之疾苦所在。无情的洪水不仅淹没了农民辛苦耕种的田地,使他们丧失了衣食来源, 同时也淹没庐舍, 毁坏了他们的家园, 使得他们无家可归, 最后不得不流离失所。有诗云: “平地生巨浸, 六月在沂沭。淫雨七日休, 房屋尽倾覆。河滨数千人,鲜不死沟渎。死者常已矣, 生者复来哭。百里少人烟, 黄沙沟我目。”[2]
( 二) 滞后了当地农业和社会的发展水灾的频繁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了当地农业以及社会的发展。一场水灾也影响了下一个季节以及几年的农作物耕种。乾隆元年, 乾隆帝谕大学士张廷玉: “朕闻山东沂州府属之郯城县、兰山县一带地方, 自雍正八年大水淹浸之后水退沙存, 凡低洼地亩沙深数尺, 不产五谷, 即荑、稗、青草亦不生长。
郯城有一百数十顷, 兰山有三百余顷, 其余州县不近大路者尚有十余处, 地既不毛, 粮从何半,小民纳赋甚属艰难。”[3]乾隆十九年二月, 山东布政使李渭奏称: “沂州属之郯城、兰山二县雨水稍多, 洼下之区积水不能消涸, 以致民间间有难以种麦之处。”[4]乾隆十八年五月, 山东巡抚杨应琚奏: “沂州一郡水患屡遭, 农工素惰, 荒地最多。”[5]农民辛苦几个月的劳动成果被洪水无情吞噬之后, 而田中的积水又让他们难以种麦, 农民的积极性受措之后, 荒地越来越多, 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困苦, 流离四方, 困苦之至, 如前所述。
( 三) 危害了其他地区的安全山东沂沭河流域的水灾, 也影响到了沂沭河流域的下游地区, 也就是现在江苏连云港、宿迁地区。有一首民谣这样唱:开了江风口, 水漫兰山走, 淹了临郯苍, 捎带下邳州, 两岸庄稼看不见, 老婆孩子顺水流。由此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洪水给处于河流中上游的临沂人民带来的苦难, 也能体会到给下游的邳州人民带来的困苦。乾隆十三年五月, “谕军机大臣等江南淮海一带州县, 近年屡被灾伤, 推原其故, 皆由山东沂郯等处上游雨水盛涨建瓴而下, 河道不能容纳遂直注骆马湖,卫决六唐河两岸子堰, 淹没民田以海沭为归宿, 小民荡析离居, 甚属可怜”[6]。乾隆帝向来对于兰郯水灾非常重视, 多次过问当地状况, 鉴于此种形式遂命“将山东全省穷源竟委, 广咨博访, 躬亲履勘, 务将近年所以致患之由并将来作何查办, 毋致再被浸漫延及邻省之处, 悉心妥酌定议”[7]。
三、水灾成因
( 一) 自然环境的影响该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多年平均降雨850毫米左右, 时空分布不均, 多集中在7- 8 月份, 占全年总量的70~80%。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并且现代研究认为: 当地降水“不但在季节上过于集中, 而且往往历时短, 易形成暴雨, 日降水量
( 二) 地势水道的分布状况当地的地势水道状况是当地水灾频发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 史志称: “邑地虽弹丸, 实两省联界, 大河归海之要区, 历年垫溢, 十岁九荒之危地。”[10]该区处于南北交通之要地, 区域内河流纵多, 交错复杂。这一点犹以当时受灾最为严重的兰郯二邑最为突出。正如乾隆年间沂州知府李希贤所说: “兰郯二邑处沂祊汶沭涑泇诸水下流, 故上游水发则漫。”[11]在当地的水道系统中, 以沂沭两河为大, 在沂沭两岸分布诸多大小河流,沂沭水发, 则大小河流连成一片, 当地遂成汪洋, 一片泽国, 加重了当地人民的苦难。《沂州府志》亦载: “兰山地处沂汶涑泇诸水下流, 而境内亦多有活源水, 每遇上游水发, 各河漫溢更加。山水四集, 宣泄不及, 则充漫田亩。”[12]
( 三) 人为原因的破坏人为的破坏也影响到了当地水灾的频发, 据咸同年间沂水县令吴树声撰写《沂水桑麻话》论述道:“山场既坏, 小民不如大计, 有山必开地, 即硗确坡陀亦必多方开种, 最为害事, 山水甚骤, 赖有草根护持, 不致冲刷。一经开种, 则本山之沙土随水而下, 近山之地先受其害, 久而山河尽淤, 山水暴涨, 势不能容, 必将横决。平原近河之处, 无不受其害。官私皆宜设厉禁, 断不可姑容, 保全当不少也。”蒙阴生员公渐曰“近又童山濯濯, 草根皆采为薪, 草根去则沙土无以为固,一经雨水冲决土碛、沙石与流俱下, 而河易淤。河愈浅, 水愈高,淹压愈远, 故蒙水之害, 较往年更酷。”[13]人为的破坏导致了植被遭受破坏, 水土流失加重。上游经冲刷下来的泥沙淤积于河道之上, 造成了河道的淤塞, 成为诱发水灾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对此乾隆帝认为“必系该省水道, 所在梗塞, 未尽疏通蓄泻机宜,久废不讲, 以致本处既苦漫溢, 临境并受淹伤。”[14]人为原因的破坏还体现在对于防洪设施的破坏上, 郯城东北十二里, 在一个叫安坞穴的地方, 以前有一个石台, 相传为大禹治水时“因沭水自穆陵东注抵马陵不能遄行, 遂凿山口导沭西流, 复建台以障之, 使南行而东折, 制甚善也”。后人称其为禹王台。但是“前明正德年间, 有宰是邑者, 毁台取石以缮城郭, 遂直啮邑城且挟沂河、白马诸水涌入骆马湖为黄运患,沂邳诸州邑皆有胥溺之忧。”[15]
参考文献:
[1] 乾隆《郯城县志》, 《舆地风俗》, 中国地方志集成本.
[2] 嘉庆《莒州志》卷十四, 《艺文下》, 中国地方志集成本.
[3] 《清实录》卷三七, 乾隆元年二月下,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
[4] [5]中国科学院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134, 128.
[6] [7][14]《清实录》卷三一四, 乾隆十三年五月上, 中华书局影印本.北京: 中华书局,1985.
[8] [9]于兴修.沂河中游洪涝灾害初步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9(2).
[10] [11]乾隆《沂州府志》卷三十四, 《艺文》, 中国地方志集成本.
[12] [13]乾隆《沂州府志》卷三, 《水利》, 中国地方志集成本.
[15] 乾隆《郯城县志》, 卷十一《艺文志》, 中国地方志集成本.
(资料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年第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