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2007年清史研究综述
2007年清史研究综述
 

 

  2007年度的清史研究,不仅成果甚丰,著述颇多,而且某些重要问题的研究较前又有新的进展。同时,一些新的研究领域也在逐步开拓之中。总的来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现就目之所及,概要介绍,以备参考。 

一、学术会议 

  1 月6 ,北京大学历史系与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商鸿逵教授诞辰百年纪念会”,与会的专家学者一百余人对商鸿逵教授倾心学术、严谨治学、为发展史学忘我工作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 

  6 月30 —— 7 月6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与黑龙江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届科举制与科举学研讨会”在黑龙江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科举制度与科举文化”、“废除科举制度的相关问题”等,展开有益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32425日,由南京大学民族与边疆研究中心和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多元族群与中西文化交流一一基于中西文献的新研究”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二、政治史 

  帝王政治。冯尔康《乾隆初政与乾隆帝性格》(《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第3)认为乾隆初政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反映乾隆帝具有高度的政治调适力,同时也体现出他刚柔相济、执两用中的性格特点。叶晓青《光绪帝最后的阅读书目》(《历史研究》第2)研究了光绪帝生命的最后一年向外界索要的“进呈书单”,认为光绪帝对于当时的君主立宪类书籍颇有兴趣,说明他仍在思想上积极准备,试图在未来有所作为。张玉兴在《辉煌与困惑——清朝奠基人努尔哈赤传奇一生解读》(《清史论丛》2007年专号)一文中认为努尔哈赤是时代伟人,但也要客观地看待其晚年的不智、倒行逆施。力求给努尔哈赤一个全面、求实、准确的评价。王思治《康熙重视督抚的选任》(《清史论丛》)认为康熙帝对督抚选任非常重视,并以康熙三十三年两江总督的简任为例进行阐述。成积春《论顺治帝的“自罪”帝王观念》(《烟台大学学报》第1)认为顺治帝“自罪”帝王观念是儒家帝王思想、天人感应理论与清初的政治局势共同作用的产物。这种观念对其政治人格、政治统治和施政方式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麻天祥在《雍正与清初禅学之兴衰》(《湖北社会科学》第9)一文中指出,清初禅宗思想因雍正的推奖而耀人眼目。 

  制度与政策。杜家骥《清朝初期大学士的品级问题》(《清史论丛》)通过辨析有关文献,总结归纳了清朝大学士的满汉不同品级情况及其变化。姚念慈《康熙初年四大臣辅政刍议》(《清史论丛》)对四大臣辅政的由来及其位序以及辅政体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四大臣辅政体制的局限性注定了其失败的结论。刘风云《有关康熙朝西北三省满族督抚的考察》(《清史论丛》)对康熙朝清廷将山西、陕西、甘肃西北三省的督抚设为满洲缺这一特例进行考察。傅林祥《清代抚民厅制度形成过程初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l)论述了抚民厅制度从萌芽逐步完善,直至全面形成的过程.孟姝芳、章文永《清代处分官员与官员规避之互动研究》(《学术研究》第2)认为清朝廷很重视对官员失职、渎职行为的处分,官员为了避免被处分而进行了种种规避,从而形成了封建政府与官僚集团之间的互相争斗,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特性。 

  吴莉苇《18世纪欧人眼里的清朝国家的性质——从〈中华帝国全志〉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描述谈起》(《清史研究》第2)认为西方学者的殖民地研究视角对于研究中国国家形成历史有一定借鉴意义。周保明《清代的地方吏役、地方政府与官僚政治》(《史林》第2)认为清代国家对地方吏役管理已失控,但他们在制造社会冲突的同时,也起到了调和国家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作用。孔祥吉、村田雄二郎《一九零二年东京“支那亡国纪念会”史实订正》(《历史研究》第3)研究了藏于日本外务部外交史料馆的“支那亡国纪念会启”原件,由此订正和补充了冯自由《革命逸史》等书中的相关文献。尚小明《“两种清末宪法草案稿本”质疑》(《历史研究》第2)质疑俞江所发现的“两种清末宪法草案稿本”,认为第一种是日本人著作的节译,而第二种是民间所纂拟的草稿,并非清廷秘密立宪的产物。茅海建《戊戌变法期间的保举》(《历史研究》第6)认为,戊戌变法时期的保举情形表明绝大多数官员关心的只是个人仕途。因康有为及其党人的借势生事,才产生当时激烈的政治。徐凯、张婷《满洲本部构成与八旗佐领分布》(《清史论丛》)通过分析《八旗满洲氏族通谱》,阐述了八旗满洲共同体的形成及部族姓氏的世居地,分析了八旗部族人员的职司特点及部族内满洲化和自身汉化趋势。 

  苏红彦《清代蒙古王公年班的特点与作用》(《内蒙古社会科学》第1)认为清廷实行蒙古王公的年班制度体现对蒙政策“宽严互济”、“恩威并施”的特点。张剑《(钦定宪法大纲)与清末政治博弈》(《史学月刊》第6)认为《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布是清末政治博弈的结果,由其构建的宪法框架及所体现的宪法精神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丁海斌、韩季红《清末陪都盛京的军政改革》(《史学月刊》第6)认为清末对辽宁地区行政建置的改革是当时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因其革除了原盛京军事制度的多种弊端也是历史进步的表现。邵晓芙《清末吏治与乡村民变——以浙江为例》(《浙江社会科学》第4)以浙江为例,从吏治方面考察清末乡村民变蜂起的成因及政府的应变措施和成效。赵彦昌、李国华《从清代玉牒看清代的宗法制度》(《满族研究》第1)认为清代玉牒发挥了宗法在政治统治中的作用,宗法制度的精神与运用成为皇帝控制皇族最有力的工具。李春梅《清朝前期督、抚陋规收入的用途》(《内蒙古社会科学》第2)考察了清朝前期官吏贪取陋规收入的用途,即使养廉银政策实施也未改变此种状况。孟姝芳《清乾隆中后期罚扣大员养廉银与其行政处分之关系探析》(《安徽史学》第2)分析了乾隆罚扣地方大员养廉银的缘由、目的及具体运作,指出这项措施与地方大员所受的行政处分有密切关系。刘丽君《略述清代顺治朝科道官员》(《内蒙古师大学报》第2)、《清顺治朝科道官员作用受限的初步探讨》(《内蒙古社会科学》第2)两文集中对顺治朝的科道官员进行了考察.涉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科道官的典型个案分析及巡按御史的作用,尤其关注科道官作用受限原因。刘丽楣《清代达赖喇嘛奏事权探析》(《中国藏学》第2)对清朝政府否定清末十三世达赖喇嘛提出直接向皇帝奏事权的请求这一问题的处理过程进行了简要分析。 

  军事。杨海英《关于明清易代的朝明军事合作计划及其执行者研究——洪承畴泄密新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五辑)探讨了明末清初朝鲜和明朝欲联合抗清计划失败的原因及影响,并提出了洪承畴泄漏朝明外交机密的新证据。宝音朝克图《嘉道年间的大青山山后卡伦》(《清史研究》第1)梳理了嘉道年间大青山卡伦的来龙去脉,进而剖析内在因素及其功效。季泽琦《清代驻防将军印信署理制度考略:以乌里雅苏台将军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第6)利用《军机处满文月折包》予以考订,说明清代驻防将军管理制度严格,印信的署理制度亦极其严密。黑龙《乌尔会河之战》(《清史研究》第1)认为乌尔会河之战是噶尔丹与清军进入全面对抗阶段的历史转折点,为清朝最后确立对喀尔喀蒙古的有效管辖起了积极作用。并有力地促进、推动了我北部边疆的形成。 

  重大事件。杨珍《朱天保上书事辨析》(《清史论丛》)结合朱天保的奏折,并以不同文本相互参证,考察了有关记述的失实之处,分析了这一事件之所以出现的原因及影响。郝艳红《道光帝尊奉皇太后懿旨即位辨析》(《清史论丛》)对道光帝的即位是否尊奉了皇太后的懿旨、皇太后的懿旨在道光帝的即位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究。黑龙《奇塔特出使准噶尔部初探》(《西域研究》第l)揭示]682年康熙帝派内大臣奇塔特出使准噶尔部的意图,作者认为随后清朝对准政策由“笼络、羁縻”到“限制、削弱”的调整与此有关。梁绍杰《清康熙朝大学士王挾奏请建储始末》(《故宫博物院院刊》第1)以厘订《文献丛编·康熙建储案》所收王损议储密折的奏上时间为主线,进而剖析王挾议储的心理及康熙处理此事的隐衷。聂红萍《嘉庆朝新疆“玉努斯案”》(《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l)揭示了嘉庆十九年(1814)发生于新疆的“玉努斯案”的实质,及对清朝政府治理新疆产生的不利影响。季云飞《清乾隆年间台湾林爽文事件性质辨析》(《安徽大学学报》第4)从多个方面进行考察,认为林爽文事件实质上是一宗企图分裂国家的事件。 

三、经济史 

  2007年的经济史研究在经济制度与政策、地区经济等方面有多篇文章发表。 

  经济制度与政策。萧国亮《清代广州行商制度研究》(《清史研究》第1)认为清代前期实行的行商制度,具有对外贸易垄断所有权与垄断经营权相分离的垄断特征。范金民《清代前期淮安关税收的盈绌原由》(《安徽史学》第1)认为,康熙二十年代起开海贸易,海运量增加,运河运量减少。导致淮安等相关税收随之减少,商人采取各种手段违禁绕越偷漏税款,更严重影响了淮安关税的征收。()邓海伦《乾隆十三年再检讨——常乎仓政策改革和国家利益权衡》(《清史研究》第2)一文对乾隆十三年的米价大论战进行再检讨,指出朝廷将米价上涨归咎于常平仓储备的扩大并不一定与事实相符。作者认为朝廷当时财政上的一些考虑很可能与第一次金川战争有关。阎光亮《论清代禁垦蒙地政策》(《社会科学辑刊》第4)对清政府在内蒙古地区推行的禁垦蒙地政策进行了考察,并从清政府的统治意图、实际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王颖超《清代东北马政探析》(《满族研究》第2)通过探析清政府在东北实施马政的情况,进一步考察清代马政的得与失。侯俊云《试析鸦片战争前清代走私贸易处罚律令》(《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第2)对鸦片战争前清代法律中有关进、出口走私处罚律例进行考察,认为清代制定走私律令并非从贸易需要的角度出发,而是统治者在朝贡思维和“严防其出”思想指导下的海禁法令。 

  江南经济。李伯重《“道光萧条”与“癸未大水”——经济衰退、气候剧变及19世纪的危机在松江》(《社会科学》第6)认为“道光萧条”的直接原因是1823年开始的全球气候剧变所导致的严重水灾。因此,探讨19世纪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时,气候变化是不可忽略的因素。苏永明、黄志繁《行帮与清代景德镇城市社会》(《南昌大学学报》第3)认为清代景德镇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史,也是行帮组织整合与城市社会秩序形成的历史,行帮组织构成了景德镇城市经济组织和社会控制的特征,影响了城市变迁的方向和轨道。王日根《清代江南地方官府对商业秩序的整治一一以碑训资料为中心的考察》(《厦门大学学报》第2)认为清代江南地方官府对商业秩序的整治措施为江南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并指出清代各级政府整治商业秩序的作为往往有决定作用。陈亚平《1819世纪的市场争夺:行帮、社会与国家——以巴县档案为中心的考察》(《清史研究》第l)通过清代巴县档案提供的诉讼案例再现了巴县行帮在自身组织化、市场争夺、行业规范中的作用,同时也揭示了行帮与国家在城市地方社会建构中的影响。梁诸英《清代皖南平原水稻亩产量的提高及原因分析》(《古今农业》第1)对清代皖南平原水稻亩产量进行了初步的估算,并分析产量提高的原因,同时也指出资本投入的匮乏制约了水稻单产的提高。 

  山陕经济。许檀《清代山东周村镇的商业》(《史学月刊》第8)认为清代山东周村镇商业兴起在康熙、乾隆年间,清代中叶迅速发展,并指出清中叶以来,周村开始从单纯的商业中心向加工制造业中心转化。成艳萍《“资源禀赋”与晋商的茶叶贸易》(《山西大学学报》第4)认为,晋商开展蒙、俄茶叶贸易,独特的驼帮运输贸易形式,是晋商有违资源禀赋理论下而获暴利的原因。梁四宝、张新龙《明清时期曲沃烟草的生产与贸易》(《中国经济史研究》第3)考察了烟草进入曲沃的时间及路径,认为烟草给当地农民带来较为可观收益的同时也给当地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带来诸多消极影响。吴朋飞、侯甬坚《鸦片在清代山西的种植、分布及对农业环境的影响》(《中国农史》第3)认为种植鸦片极耗地力,对农业环境造成影响,是导致丁戌奇荒的重要原因。 

  闽广经济。周雪香《明清闽粤客家地区的商品流通与城乡市场》(《中国经济史研究》第2)对明清闽粤客家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陈颖《清初台湾平埔族经济生活面向探究》(《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第6)对清廷领台之初台湾平埔族的生产活动及其衣食住行进行了考察,认为其贸易活动原始低级,只是偶然发生。 

  边疆经济。许檀、何勇《清代多伦诺尔的商业》(《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第6)指出清代多伦诺尔的发展是建立在清王朝维护边疆稳定的一系列政策基础上的,其宗教中心地位带动了商业的发展。 

四、社会文化和民族 

  灾荒史。对清代灾荒史的研究,在本年度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和拓展。李文海主编的《天有凶年:清代灾荒与中国社会》(三联书店)一书,对清代灾荒史这一主题从多元化的视角进行了研究和论述。赫治清主编的《中国古代自然灾害与对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内有多篇论文论述了清代自然灾害问题,其中郭松义《清代的灾害和农业——兼及农业外延式发展与生态的关系》一文认为清代灾害发生次数多于前代,是由清代气象条件这一自然原因和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等人为原因造成的。该文还从农田水利、多种经营等方面论述了农民总结出的既能发展生产,又能积极防灾的可行之路。 

  清代的赈灾政策成为本年度社会史研究中一个新的亮点,有多篇文章对不同的赈灾问题进行了研究。张祥稳《试论清代乾隆朝中央政府赈济灾民政策的具体实施——以乾隆十一年江苏、邳州、宿迁、桃源三州县水灾赈济为例》(《清史研究》第1)认为清代乾隆时期中央政府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赈济政策,但在此次水灾的赈济过程中由于地方官员没有认真履行职责,使赈灾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落到实处。李铮《清代鄂尔多斯地区赈济政策的实施与影响》(《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第5)、王曙明《试论乾隆三年宁夏府大地震的荒政实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第4)、和卫国《灾民流动与基层诉求的政府应对:以嘉庆六年京师、直隶水灾为中心》(《石家庄学院学报》第4)都对不同的赈灾政策进行了考察和论述。 

  民族史。周喜峰著《清朝前期黑龙江民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书对明朝末期到清朝中前期二百年间黑龙江地区的满、汉、蒙、回等多个民族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抗击沙俄及军事驻防等方面作了研究。张杰著《满族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对满族的源流、1644年满族人关并且取得胜利的原因、满蒙联姻政策的历史作用、科举考试对满族融人汉文化的影响等十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阐述。陈鹏《清代前期东北地区赫哲“新满洲”形成初探》(《史学集刊》第6)着眼于清政府在东北地区实行“徙民编旗”的政策,探讨了赫哲“新满洲”入旗后与旧满洲共处而全面满化的过程。 

  人口、生态与城市建设。定宜庄《满族士大夫群体的产生和发展:以清代内务府完颜世家为例》(《清史论丛》)通过对有代表性的清代内务府完颜家族的溯源及考证,阐述了“满洲近臣”即包衣通过应试为官逐渐成长为官僚士大夫的特有现象,强调其有依赖性与寄生性等特点。王庆成《晚清华北乡村:历史与规模》(《历史研究》第2)通过对晚清时期武清、栾城、青县、望都等州县的村落及人口资料进行分析,对村屯的规模进行了考察。王晗、郭平若《清代垦殖政策与陕北长城外的生态环境》(《史学月刊》第4)指出清政府对陕北长城外地区认识和开发的过程,也是该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过程。作者认为制度、政策与权力的结合对区域环境变化的影响具有根本性的驱动作用。成一农《清代的城市规模与行政等级》(《扬州大学学报》第3)认为制约中国古代城市规模的要素是多重的,对城市规模的研究不能仅局限于城市的行政等级。任吉东《清代华北乡村治理研究:以顺天府宝坻县乡保制为例》(《历史档案》第2)对清代顺天府宝坻县的乡村社会组织和职能做了研究,由此深入探讨了传统中国的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关传友《论清代族规家法保护生态的意识》(《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第3)认为禁止性事项和惩罚奖励性措施是清代族规家法保护生态的主要内容,作者指出,这种意识在大力提倡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现代社会里,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社会管理。沈大明著《(大清律例)与清代的社会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主要围绕《大清律例》展开研究,从社会控制的角度来剖析清代的法律和社会的关系,作者提出的清代的社会控制力与国家能力互为表里、清代法律控制系统的动态性是社会控制有效性的保障等观点,是比较有价值的探索和尝试。孙家红著《清代的死刑监候》(社会文献出版社)以清代死刑监候制度为研究对象,不仅从思想和制度两个层面梳理了死刑监候的历史渊源,更从立法、司法两个角度对该项制度的形成、运作、沿革做了全方位的考察。王永杰《论清朝京控的结构性缺陷:历史考察与当代借鉴》(《学海》第3)认为清朝京控的结构性缺陷使京控的功能难以实现,但其深层原因却是清朝中后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的结果。吴家红《视野放宽:对清代秋审和朝审结果的新考察》(《清史研究》第3)对清代秋审和朝审的司法结果作进一步的考察,揭示了这一司法实践鲜为人知的某些方面。李典蓉《编户下的回民:以清朝杜文秀京控案为例》(《清史研究》第2)通过梳理杜文秀京控案件始末,探讨清朝边区的社会、民族与法制问题。孙守朋《18世纪中国经济变迁背景下基层司法体制考察:以土地产权纠纷审理为例》(《兰州学刊》第11)对当时土地产权纠纷的审理进行考察,指出法律的变更滞后于经济变迁的步伐,致使基层司法体制结构性缺陷恶化,不利于纠纷的解决。 

  刘永刚《论清代陕甘地区的慈善机构及其运作》(《延安大学学报》第3)认为清代陕甘地区慈善机构在制度、运作以及演变方面都受到当时社会发展的制约,其救助社会的功能相对有限。刘宗志《清代慈善机构的地域分布及其原因》(《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第5)认为清代慈善机构地域分布的均衡程度与政府介入的多少成正比,并指出这种分布特征源于政府政策、救济需求和各地经济文化差异等因素的互相作用。乌仁其其格《清代呼和浩特地区社会救济事业初探》(《内蒙古大学学报》第3)认为清朝政府通过在呼和浩特地区建立社会救济措施,防范和化解了土默特蒙古的生存危机,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陈瑞《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的内部救济》(《中国农史》第1)认为明清时期徽州宗族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内部救济,在实施救济时,宗族通过增设禁止性与惩罚性的附加条件或条款,以约束控制族人。王振忠《从(应星日记)看晚明清初的徽州乡土社会》(《社会科学》第12)通过介绍《应星日记》的史料价值,透视晚明清初的徽州乡土社会中,粮食供应和民间信仰是民众日常生活的重点,人们常以民间调解和官府裁判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相互的冲突和纠纷。段自成《清代北方官办乡约与绅衿》(《河南大学学报》第5)指出清代北方官办乡约与绅衿富民的关系受官府的影响很大,也说明清代官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得到了加强。潘洪钢《清代驻防八旗与汉族通婚情况蠡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5)认为传统观念中驻防旗人与当地人民之间不通婚的概念是不准确的。在八旗驻防地区,所谓禁止满汉通婚主要指旗女不外嫁,而旗内满、蒙和汉军娶当地汉女为妻、妾的情况是确实存在过的。麻健敏《试析婚姻对渡台粘氏宗族发展的作用》(《满族研究》第4)认为粘氏婚姻的多样性,采取多种形式特别是他们大量采用收养的方式延续香火、增加劳动力,构成福兴粘氏宗族迅速繁衍的重要因素。 

  文化史。朱志勇、李永鑫主编出版了《绍兴师爷与中国幕府文化》(人民出版社)从绍兴师爷群体、绍兴师爷历史作用、幕府制度和幕府个案等五个视角,对绍兴师爷与中国幕府文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王泽民《试论清代新疆的维汉双语政策及其措施》(《实事求是》第6)认为清朝政府制定出了符合新疆实际的维汉双语政策作为民族语文政策的一项核心内容,有利于清朝政府对新疆的社会管理。陈晓华《续〈四库全书总目〉之〈郑堂读书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第3)一文就《郑堂读书记》续接《四库全书总目》的特征及其优长之处进行探讨。 

  风俗习惯。毛立平著《清代嫁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对清代嫁妆的整体描述、清代满洲贵族的嫁妆、嫁妆与清代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妇女嫁妆支配权的考察、嫁妆对清代婚姻的影响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多个论题进行了系统阐述。赵兴元《康乾时期燕行使眼中的满族习俗》(《满族研究》第2)对康乾时期来到中国的朝鲜燕行使从服饰、饮食、住房、礼俗等四个方面对满族习俗的观察记录作了探讨,认为这些记录为了解历史上的满族提供了珍贵资料。王柏中《清皇家内屈祭祖问题探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第6)对清朝内庙的组成、祭祀方式作了阐述,指出内庙实为皇族家庙,它与作为国家宗庙的太庙有明显的礼仪差别。 

  戏剧文化。朱家清、丁汝芹著《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中国书店)探讨了宫廷演剧的嬗变历程,同时也对这些戏剧折射出清代不同时期的时局、文化政策及社会生活作了分析。 

  会党教门。赵崔莉《清代皖江圩区的民间信仰》(《古今农业》第1)认为清代皖江流域的圩区中,圩民宗教信仰形式多样,并对其祭祀的特点进行探讨。雷冬文《清前期天地会的社会合法性危机:以嘉庆年间广东省的天地会为例》(《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第4)和吴雪梅《清代民族边缘地区宗教组织的形成与乡村社会转型:以鄂西南土家族为中心的考察》(《贵州民族研究》第3)的个案研究也值得关注。 

五、学术思想史 

  本年度的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主要涉及学术流变、理学、史籍考订以及学术反思等方面。 

  学派与学术流变。陈祖武《关于乾嘉学派的几个问题》(《文史哲》第2)指出乾嘉学派如同历史上众多的学术流派一样,也有其个性鲜明的形成、发展和衰微的历史过程。准确地梳理和把握此一历史过程,可窥见1819世纪间中国学术之演进脈络。黄爱平《乾嘉学案:高扬汉学的旗帜》(《光明日报》 920)对此问题也阐述了个人的见解。林存阳《三礼馆与清代学术转向》(《南开学报》第1)认为清代学术以知识界对传统经典的回归取向为标志,实现了由理学返抵经学的学术转型,在此转型过程中,乾隆初叶清廷诏开三礼馆这一政治性学术事件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 

  张晋藩《清初经世致用的思想与实学的学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第3)认为清初社会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为首的学者注重将学术探讨与经世致用结合起来,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唯心主义理学,形成了新思想、新学风。姜广辉《略论明清时期的考据学思潮》(《湖南大学学报》第2)对明中叶以降兴起的考据学思潮进行了考察,重点分析了戴震与章学诚的方法论。罗军凤《论清初经学复兴的民间性》(《求索》第4)指出清初经学的倡导及影响发于民间、著于民间,而清廷对经史之学的提倡以及经史书籍的刊刻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间经学的发展。史革新《清初学术思潮转换刍议》(《四川大学学报》第3)对明清之际学术思潮的转换进行了考察。张昭军《义理与考据之辨一一晚清时期宗宋学者对汉学的批判与反思》(《史学史研究》第1)一文从与清代汉学并吋存在的宋学出发对清代汉学进行考察。陈其泰《公羊家法与清代今文学复兴之统绪》(《齐鲁学刊》第4)从公羊家法的角度对清代今文经学复兴的轨迹进行了勾勒。 

  学术思想史。此方面的论著比较重要的一部是汪学群、武才娃著《清代思想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该书以“清代思想”为论题,以史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学术思想、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思想、宗教思想、经学思想以及政治思想等几个方面的阐述,勾勒出清代思想的特色、轨迹及贡献。 

  理学。张昭军的著作《晚清民初的理学与经学》(商务印书馆),从理学和经学的视角研究了晚清学术中的某些方面,既有通盘的思考,也有个案的分析。另外,史革新著《清代理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一书也值得关注。张昭军撰写《“先入之见”与“白以为是”——清前期来华传教士对程朱理学的诠释与传播》(《中国哲学史》第2)、《程朱理学在晚清的“复兴”》(《光明日报》 831)两文对清代程朱理学进行了考察.段润秀《〈明史·王守仁传〉编纂考论》(《史学集刊》第3)指出,清官修《明史》过程中对于《王守仁传》的归属及其学术评价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争论的背后却隐含了史馆内的门户之见及其尊崇程朱理学的官方主流思想。 

  史籍考订。孙宝山《〈明夷待访录〉的写作意图辨正》(《中国哲学史》第2)一文从多方面对《明夷待访录》的写作意图加以辨证,并对黄宗羲所谓的“箕子之见访”的意义进行辨析。梁继红《章学诚〈释通〉与〈答客问〉写作时间考订》(《史学史研究》第2)对《释通》、《答客问》成书时间进行了重新考订,指出《释通》与《答客问》诸篇应当写于乾隆四十九年之前。张宗友《〈四库全书总目〉误引〈经义考〉订正》(《中国典籍与文化》第1)一文指出,《四库全书总目》在引用《经义考》时有误。该文对其讹误之处进行了辨析,凡订正十二处。汪庆柏《殿本、浙本〈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图书进献者主名异同考》(《文史》第1)从《总目》所著录的图书进献者方面进行比较和考察,指出殿本、浙本《总目》在这方面有很大差异。 

  学术反思。学术反思日渐为研究者所重视。如何正确借鉴西方的理论与方法运用于清代学术思想史的研究,是学术反思的重要内容。王俊义《庄存与复兴今文经学起因于“与和绅对立”说辨析——兼析对海外中国学研究成果的吸收与借鉴》(《清史研究》第1),对美国学者艾尔曼提出的庄存与晚年转而研究和复兴今文经学是为了反对和坤说进行了质疑,该文依据大量原始史料分析,认为庄存与同和坤之间根本形不成对立和斗争。罗炳良《恰当借鉴西方心理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史学——对国内外关于章学诚研究心理分析方法的考察与评价》(《江海学刊》第2),指出我国学界将西方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历史研究,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局限性。张循《清代汉宋学关系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反思》(《四川大学学报》第4),从四个方面对以往学界研究清代汉宋学关系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六、科举与教育 

  对清代科举制度和进士群体以及教育方面的研究,今年同样取得了丰硕成果。 

  科举。在专著方面,李润强的《清代进士群体与学术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李国荣著《清朝十大科场案》(人民出版社)两书值得关注。后者从科场个案的视角来解读科举制,以1000余件清宫科举档案为写作基石,对清代科举的一个个历史片断作了定格展现。 

  同时,多篇对科举制度研究的论文也将此问题的研究推向深入。李世愉《试论清代科举中的考差制度》(《湖南大学学报》第4)一文指出考差是清代对各省乡试正副主考官的选拔考试,肇始于顺治年间,至雍正形成的考差制度,乾嘉诸朝不断调整、完善,使其成为清代科举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者认为无论从制度的建设去评价还是从实践的效果去衡量,清代考差制度都有其积极意义。他的《科举落第:一个被忽视的研究领域》(《探索与争鸣》第3)、《清代科场回避述略》(《学习与探索》第5)、《清代科举中式后的待遇》(《科举学论丛》第一辑)等文都以独特的视角,对科举问题加以深入探讨。滕兰花《清代广西进士分布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广西民族研究》第2)分析了清代广西进士分布东多西寡的格局,这与桂东和桂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便利的程度以及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等因素密切相关。此外,杨齐福《清代台湾举人之概论》(《台湾研究》第5)对此方面的问题也有所涉及。 

  教育。桑兵著《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重现晚清学生活动的史实,展示这一新兴群体的思维和行为倾向,着重考察学生的社会联系及在社会变迁各方面的角色、功能和作用。高晓芳《晚清洋务学堂的外语教育研究》(商务印书馆)一书重点从晚清洋务学堂的外语教育,洋务外国语学堂与其他学堂外语教育的比较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邹振环《清代前期外语教学与译员培养上的制度性问题——与俄国、日本的比较》(《社会科学辑刊》第1)认为由于清朝皇帝没有将学习西方作为国家的文化政策加以考虑,导致清朝前期在外语教学和议员培养方面的类似制度性层面的尝试都归于失败,对比同时期的俄国和日本仿效西方的努力取得的成功,中国传统政治体制深处的文化因素值得深思。雷炳炎《清代八旗异姓世爵世职教育述论》(《黑龙江民族丛刊》第3)、梁玉多《后金教育政策考略》(《东北史地》第3)、廖晓晴《入关前清统治者的文化政策》(《光明日报》 921)等文的阐述也很有见解。七、边疆史地 

  清代边疆问题的研究,仍然是本年度探讨的热点。其中,尤其是对新疆和西藏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同时其他地区的研究也随之跟进。 

  边疆制度与政策。王恩春《清代乾隆皇帝统治新疆的军事策略》(《昌吉学院学报》第4)认为乾隆把统治新疆的中心放在北疆,显然与准噶尔部长期据守这一地区进行叛乱有关,也与当时在满族统治阶级中盛行的轻视农业定居民族反抗能力有关。吴轶群《清代新疆镇迪道与地方行政制度之演变》(《中国历史地理》第3)阐述了清代新疆镇迪道的建置沿革和职能特征演变过程,并就其对地方行政制度及其他边疆地区建置提供的示范作用及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梁俊艳《论清朝反击廓尔喀入侵西藏与(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清史论丛》)对廓尔喀两次入侵的原因及清朝的相关对策进行了考察,并论及《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的相关问题。付永正、王继光《清代庄浪满城述论》(《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第1)从庄浪满城修建始终、满城规模及清政府对其管理直到清末满城的衰败这一历史过程的叙述中探讨庄浪满城修建的主要目的、发挥的作用及后期的衰落原因等问题。王慧《清朝前期清政府与藏族的关系》(《平原大学学报》第3)认为清朝排除蒙古诸部首领在西藏的角逐,通过支持本民族领袖来执行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施政,加强对西藏地方的直接管理,是清朝对西藏施政的一个历史性转折点.苏奎俊《清代新疆满城探析》(《新疆大学学报》第5)对新疆满城建立的目的、过程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周伟洲《试论清代松潘藏区的“改土设弁”》(《民族研究》第6)论述咸丰十年松潘发生的“庚申番变”,以及事变乎息后,清廷采取的善后措施——“改土设弁”,并简略地评述“改土设弁”的性质、意义。冯智《清代治藏军事制度的历史评价》(《西藏大学学报》第4)分析和论述了清代关于历次对西藏的用兵、治藏军事制度的构成要素、发展阶段和特点、治藏的军事思想以及它的历史影响等问题。麻秀荣、那晓波《清初八旗索伦编旗设佐考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4)从八旗索伦旗佐组织的编设发展过程,各阶段的不同情况分别进行阐述,并明确指出编旗设佐的根本原因是考虑清朝北部边疆防务的需要,以及八旗索伦精于骑射、骁勇善战的民族特点。 

  其他。张双志《18世纪朝鲜学者对清代西藏的观察:读朴趾源(热河日记)(《中国藏学》第3)认为清代中期朝鲜学者朴趾源以外国人的视角在《热河日记》记载了有关六世班禅、黄教(藏传佛教)、乾隆对班禅的态度、对藏政策等方面的内容,为今天清代西藏的研究留下许多珍贵的资料。 

八、中外关系史 

  2007年,在中外关系史研究方面出版的多本著作值得关注:刘景莲著《明清澳门涉外案件司法审判制度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书中论述明清澳门涉外案件的司法审判机构,并重点讨论了澳门涉外司法案件的特点、司法审判程序、适用法律,兼及澳门涉外案件与内地司法审判制度的比较问题。[比利时]高华士著、赵殿红译《清初耶稣会士鲁日满常熟账本及灵修笔记研究》(大象出版社)重现了17世纪耶稣会士鲁日满(Francois dc RougemontSj16241676)在中国的传教活动及生活状况,同时书中的部分内容也有益于中国明清经济史的研究。夏泉著《明清基督教教会教育与粤港澳社会》(广东人民出版社)以明清时期粤港澳基督教教会教育为研究对象,将教会教育发展史分三个阶段佐以具体实例加以详细阐述,从而考察基督教在岭南的布道和办学活动对三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中西关系所产生的独特影响。江滢河著《清代洋画与广州口岸》(中华书局)探讨清代洋画与广州口岸的关系,有助于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广州口岸的历史地位。[]孟德卫著《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新星出版社),指出15001800年间东西方的相互影响时断时续,尽管双方的影响并不均衡,但这种交流始终是双向的。[]曾根俊虎著《北中国纪行清国漫游志》(中华书局)记载了作者在中国游览各地的风土人情、城池大小、山川形势等,是了解清代地方社会状况的宝贵资料。 

  另外值得关注的论文集有《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思想、制度与政策》(山东大学出版社),其中张振鵾的《清代中国与邻国传统关系的一个标本:中国与越南关系》、孙宏年《清代藩属观念的变化与中国疆土的变迁》等文,对清代对外关系的有关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在论文集《史料与视界:中文文献与中国基督教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中,韩琦《康熙时代的历算活动:基于档案资料的新研究》一文研究了《律历渊源》的编纂经过,阐述康熙时代历算活动的背景以及耶稣会士在清代前期科学活动中的作用。张先清《书刊传教:清代禁教期天主教经卷在民间社会的流传》,探讨清代禁教期天主教经卷在民间社会的流传情况。谢必震、李莉《解读近代福建教会契约文书》针对近代福建地区的各类教会契约文书展开研究。论文集《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中,吴伯娅《值得重视的历史文献:{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华活动档案史料)评介》、段琪《从(花甲忆记)看丁韪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等文从不同角度对清代的中外关系史进行了探讨。 

  崔志海《端方与美商一桩未予诉讼的经济官司》(《历史研究》第3)主要借助美国历史档案,研究了19011902年间任湖北巡抚的端方与美国商人之间的一起经济纠纷,认为美国政府在此事的处理上体现了支持中国亲外派官员的立场。吴义雄《权力与体制:义律与18341839年的中英关系》(《历史研究》第1)对义律在1834年—1839年中英关系中的角色和作用进行分析,探讨了他对华关系的主张和企图,最后勾勒了他成为中英关系舞台中心人物的发展轨迹。许苏民《灵光烛照下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利玛窦〈天主实义〉、龙华民〈灵魂道体说〉、马勒伯朗士〈对话〉解析》(《中山大学学报》第2)认为这3部著作皆从基督教哲学的观点,畅论中西哲学在某些问题上基本思维方式的微妙差异。陈辉《耶稣会士对汉字的解析与认知》(《浙江大学学报》第4)认为16世纪中后叶,东来的耶稣会士建构了一套对东亚语言的科学认知模式,在音韵学、训诂学等方面对东亚的语言尤其是汉语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刘小萌《关于清代北京的俄罗斯人——八旗满洲俄罗斯佐领的历史寻踪》(《清史论丛》),措意于满族史中较少受到注意的俄罗斯佐领,考察了其形成过程、到北京后的生活、俄罗斯人与东正教的关系及俄罗斯人最后的归宿,随着八旗制度的解体而融人中国社会的历史。同一论题在张雪峰的《清朝初期俄罗斯佐领融人中华文化进程考》(《西伯利亚研究》第4)中也被关注。 

  本年度在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对朝鲜的研究成果有聂付生《论金评本〈西厢记〉对朝鲜半岛汉文小说的影响——以汉文小说(广寒楼记)为例》(《复旦学报》第4),文中指出金评本《西厢记》对朝鲜半岛汉文小说产生的影响以《广寒楼记》为最。杨雨蕾《18世纪朝鲜北学思想探源》(《浙江大学学报》第4)认为18世纪朝鲜北学思想堪称朝鲜走向近代社会的前奏,从根本看是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认同的一种回归。 

  戴东阳《甲申事变前后黎庶昌的琉球策略》(《历史研究》第2)以甲申事变为界,就黎庶昌琉球策略的形成、背景及其影响作一较系统的考察。荆晓燕《清顺治十二年前的对日海外贸易政策》(《史学月刊》第l)认为清朝初期顺治帝在对日海外贸易方面未行海禁,而是允许拥有政府热照的商船前往日本及东南亚国家进行贸易。汤开建、黄春艳《顺治时期荷兰东印度公司与清王朝的正式交往》(《文史》第1)对顺治年间荷使初访中国这一重要事件作了较为详尽而清晰的阐述。湛晓白、黄兴涛《清代初中期西学影响经学问题研究述评》(《中国文化研究》第l)对近百年来学界有关明末清初传人中国的西学对于清代初中期经学产生影响这一问题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林延清《马戛尔尼使华与中英观念的变化》(《清史论丛》)认为18世纪末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他们通过此行对中国社会有了一定了解和认识。英国人的中国观发生了很大改变。李华川《清朝中前期国人对法国的认知》(《清史论丛》)认为《清史稿》“法兰西”志中将法兰西与佛郎机(葡萄牙)混淆,并对产生混淆的原因进行了考察,同时文中指出尽管清朝中前期的一般士大夫对于法国缺乏了解,但康熙、乾隆二帝以及部分特殊群体对于法国的认知却是相当具体而正确的。王晓秋《一段晚清历史的辉煌、遗忘与发掘、探索——论1887年海外游历使》(《清史论丛》)论述了1887年海外游历使在历史上的地位和特色,并对清政府派遣海外游历使所涉及的多个问题都进行了探讨。米列娜《一部近代中国的百科全书:未完成的中西文化之桥》(《北京大学学报》第3)考察了1911年黄摩西编纂的《普通百科新大辞典》,对此书的价值给予肯定,但也对此书后来被国人忽视感到遗憾和困惑。八、人物研究 

  学术人物研究。本年度学术人物研究成果丰富。清初三大家仍是学界关注的重点。潘志锋《王船山的道统观》(《船山学刊》第1)和彭传华《推故而别出其新一一浅议王夫之的〈中庸〉》(《船山学刊》第2)两文从不同角度对王夫之进行了考察。李峰《王夫之学术思想中的经史互动发微》(《求是学刊》第2)指出王夫之打通了经史之间的界限,使经学与史学在他的学术体系内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交融。许苏民《论王夫之的历史进化论思想》(《江苏社会科学》第2)认为王夫之的论证方法颇接近于今日之科学的史学方法论。吴长庚《经典考据学之祖一一顾炎武》(《湖南大学学报》第2)对顾炎武的生平与学行、“经学即理学”学术纲领的提出及其意义、通经致用的治经宗旨进行探索。赖玉芹《好古敏求,以友辅学——朱彝尊学术交流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l)通过朱彝尊一生的学术交游活动,具体探讨朱彝尊学术成长过程。魏义霞《“以实药其空”:颜元哲学的创建机制及其对理学的批判》(《中国哲学史》第2)认为颜元在反思理学中建构了自己的哲学,他对理学的认定和矫正具有积极意义,但也陷入了另一种极端。王记录《论钱大昕的宋学观》(《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第1)一文指出,钱大听对宋明理学的很多范畴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质疑,但他对朱熹、王阳明正心诚意、主敬立诚的思想又十分推崇。刘巍《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本源与意蕴》(《历史研究》第4)一文指出,章学诚循着“文史校雠”之学的取径建立起“六经皆官礼之遗”诸说,实为“六经皆史”观念之根源。李江辉《“六经皆史”与章学诚对乾嘉考据学风的反思》(《湖南大学学报》第2)认为,章学诚通过反思乾嘉考据学风,对“六经皆史”观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为经学和史学研究理论开创了新局面。朱汉民等撰写《曾国藩的礼学及其经世理念》(《中国哲学史》第3)、《以学术为治术——曾国藩的礼治思想及其经世实践》(《中国文化研究》第1)两文对曾国藩礼学思想进行了考察。黄开国《析刘逢禄{论语述何)及治学方法》(《四川大学学报》第5)认为《论语述何》是刘逢禄以《公羊》微言大义论说群经的具体化,并对其治学方法及影响进行探讨。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主编的《黄遵宪研究新论》(社科文献出版社)一书,主要从晚期思想史、中日文化关系史和文学史的角度对黄遵宪作了论述。本年度从学术人物方面看研究重点突出,这种局面虽有利于推动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的深化,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界从更广阔的领域选取更多的对象进行探讨,不利于从整体上推动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的深入。 

  其他。崔岩《噶尔丹死亡问题考辨》(《清史研究》第2)对噶尔丹死亡问题分别从不同立场进行解读,并指出“病死”说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吴伯娅《苏努研究》(《史料与视野:中文文献与中国基督教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认为苏努家族是清代天主教史上具有独特地位的奉教宗室,明确指出苏努诸子信奉天主教,他本人对传教士及其天主教也有好感,但将其列为教友则缺乏确凿依据。刘仲华《王源交游及其遗民子弟的一生》(《清史研究》第3)对王源的一生交游作了考察,通过遗民子弟在清初的历史境遇折射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并从个案角度呈现了清初经世致用学风的变迁趋势。王瑾《丁耀亢交游考》(《理论界》第7)考察了明末清初著名戏剧家丁耀亢所交往的众人行事及其对丁氏的不同影响。王日根、覃寿伟《徐士林与清初福建汀漳道的社会治理:〈徐公巡漳谳词〉解读》(《漳州师范学院学报》第2)认为徐士林任职汀漳道期间留下的一些断案记录体现了徐士林为树立社会正气的努力。孟昭信《抗清功绩不可泯:试谈毛文龙评价问题》(《东北史地》第1)、郭春萍《方孝标闽越滇黔游因考》(《史学月刊》第3)、孔祥文《陈宏谋吏治思想研究》(《兰州学刊》第6)都以独特的视角,对不同人物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此外,除文中提到的学术著作外,本年度还有一些学术著作相继出版。如,王开玺《晚清政治新论》(商务印书馆),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政治史室、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主编的论文集《晚清国家与社会》(社科文献出版社),王家范著《史家与史学》(广西师大出版社),马钊主编《19712006年美国清史论著目录》(人民出版社),连瑞枝著《隐藏的祖先:妙香国的传说和社会》(三联书店),章文钦笺注《吴渔山集笺注》(中华书局),尹全海《清代渡海巡台制度研究》(九洲出版社),丁海斌、时义著《清代陪都盛京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钞晓鸿著《明清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等;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推动出版的文献丛刊:《清代稿抄本》(广东人民出版社)、《近世人物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李鸿章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常熟乡镇旧志集成》(广陵书社) 

  由于个人能力和学识的有限,以上所述挂一漏万,疏忽或理解不到位的地方会有很多,真诚希望方家批评指正。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