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简论日俄战争中清政府的“ 局外中立” 政策
简论日俄战争中清政府的“ 局外中立” 政策

1904一1905年的日俄战争, 是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中国的领土和权益, 在中国的上地上进行的一场狗咬狗的战争。其交战的双方对中国来说都是侵略者然而, 腐败无能的清政府, 竟然置国家的主权和东北人民的利益而不顾, 宣布在战争中严守” 局外中立“ 并划定辽河以东为战区, 任凭两个帝国主义强盗在我国东北的领土上火拼。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的罕有之事

本文仅就清政府当时推行” 局外中立“ 政策的原因和结果, 谈谈我们的粗浅看法。


  清政府在日俄战争中之所以推行“ 局外中立” 政策并不是偶然的。

  首先, “ 局外中立” 是清政府积贫日久软弱无力, 长期奉行对内镇压人民、对外妥协投降政策的必然结果。

  鸦片战争, 英帝国主义用鸦片和炮舰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 欧美资本主义列强跟睡而至, 在列强们的坚甲利舰面前, 清政府屡屡失败, 被迫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割地赔款丧失主权, 中国步步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

  然而, 最使清朝统治者害怕的并不是各帝国主义, 而是人民的革命力量。他们非常清楚地认识到: 帝国主义的入侵, 无非是割地赔款无动于根本, 如果人民革命力量获得胜利将会水远结束他们的反动统治。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等, 给了清王朝以致命的打击, 他们便不惜出卖民族的利益来勾结帝国主义, 共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而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革命力童的打击下, 也吸取了一定的教训, 他们意识到: 采取“ 以华制华” 的政策来统治中国, 比直接进行军事改领, 实行殖民统治更加稳妥。他们认为清政府是一条十分温顺 、非常听话的走狗, 必须扶植利用它来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 这样就会使中国在形式上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而实质上是在帝国主义共管下的半殖民地。

  在帝国主义控制和奴役下, 在清政府的腐朽的政治统治下, 中国的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军队腐败不堪, 已成为任人宰割的瓮中之鱼, 姐上之肉, 根本无力对抗外来之侵略

  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 日、俄两个帝国主义成为侵略我国的急先锋, 抢夺我国东北的主要角逐者。

  沙皇俄国, 为了实现称霸远东的计划, 极力排斥日本竞争者, 于1 8 9 5 年, 联合德、法进行“ 三国干涉还辽” , 迫使日本吐出已吃到嘴里的辽东半岛, 并且利用清政府对日赔款举借外债的机会, 同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四厘借款合同》, 通过对华借款进一步控制中国, 1 8 9 6年, 又通过同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 取得了在中国东北修筑铁路的特权。1898年, 沙皇又通过同清政府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强占了旅顺大连。1900年11月9日, 沙俄强迫奉天将军增祺的代表周冕在他们早已拟好的《奉天交地暂且章程》上签字, 使沙俄对奉天的占领合法化尼古拉二世对《暂且章程》的签订表示十分高兴, 并急于把它从奉天扩大到整个东北, 于是召开了御前会议, 制定了《俄国政府监理满洲之原则》。这个“ 原则” 实际上是把整个东北都置于沙俄的监理控制之下, 达到其独霸我国东北的目的。

    沙俄独占我国东北的计划, 触犯了口、美等国的利益, 英国首先披露了《暂且章程》, 中外舆论大哗

  在各帝国主义列强的压力和中国人民的反对下, 沙俄无奈同清政府于1 9 0 2 年4 月签订了《东三省交收条约》。条约规定俄军分三期每期六个月, 一年半之内全部撤完。沙俄并不甘心从中国撤走军队, 真正履行《东三省交收条约》, 遂制造借口, 有意拖延。1 9 0 3年4 月, 第三期撤兵期限已满, 沙俄违约不撤, 节外生枝地提出了七项无理要求以作为撤兵的先决条件七项要求集中起来是要把我国东北和内蒙统统纳入俄国的势力范围。1903年8 月。沙皇发布救令任命阿列克谢也夫为远东总督, 把旅大租地和中东路沿线的土地都作为沙俄远东领土的一部分, 由远东总督统一管辖。到1 9 0 3年10 月, 撤兵的期限已过, 沙俄不但不撤兵, 反而增兵重新占领奉天城。面对着沙俄这种肆无忌惮的侵略行动, 积弱日久的清政府却无能为力, 只好听之任之, 既无力出兵赶走沙俄, 也不敢出面交涉, 促使沙俄按约撤兵。

  沙俄对我国东北的独霸行径, 加深了它与其他帝国主义, 特别是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本是一个新兴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 “ 大陆政策, 是它对外政策的基点而夺取中国东北则是实现其” 大陆政策“ 的重要一环。甲午战争后, 由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 使其已吃到嘴里的肥肉又吐出来, 这使日本对沙俄一直耿耿于怀。它决心从沙俄手中重新夺取我国东北。日本还吸取了” 三国干涉还辽“ 的历史教训, 除了积极进行军事上的战争准备之外, 还积极开展外交活动, 寻找同盟者, 以孤立沙俄。19 0 2年月, 日本同英国签订了同盟条约。英日同盟条约的签订, 使沙俄大为震惊, 为了对抗英日同盟, 沙俄与法国在10 0 2 年2 月, 建立了军事同盟关系。

  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完成了他们的外交部署之后, 便加紧进行扩军备战。沙俄不断地向远东增派陆海军力量, 重新占领了奉天城, 并在旅顺、辽阳、挥春等地积极构筑工事而日本方面, 经过扩军备战, 已经有了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其中陆军拥有个师团, 平时兵力已达2。万人, 海军舰艇106 艘, 并于1 9 0 3 年12 月开始了全面军事动员在英美的支持下, 决心同沙俄” 诉诸武力, 决一胜负“ 。这样, 日、俄之间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形成一触即发之势

  清政府根本无法防止日俄间的战争在中国的领土上发生, 也不能联合一方驱走另一方, 只能严守” 局外中立“ , 划定战区, 让两个争夺中国领土和权益的帝国主义强盗在中国领土上火拼

  其次, “ 局外中立” 是清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压力, 适应帝国主义需要的必然产物

  日俄战争爆发之前, 各帝国主义国家从它们自身的利益出发, 有的支持日本, 有的支持沙俄, 并且怂恿日俄之间开战, 以便在战争中渔利。

  然而, 在战争爆发前后, 各帝国主义国家又都纷纷表示中立, 并积极鼓动中国中立尽可能使战争保持局部化为此, 在日俄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刻, 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展开了一系列频繁的外交活动。1904年2 月, 法国驻华公使向英德等国公使提出: 在即将爆发的日俄战争期间, 是否能宣布直隶省为中立区, 由几个国家来保护其中立的问题。德国认为最好是宣布除“ 满洲” 之外的一切中国领土都是中立区。这样在帝国主义因家的共同策划下, 由美国出面, 征得了“ 在直隶省内自北京至山海关之间各据点上派有军队进行占领的英、法、、意等四国公使同意发一件同文电报, 促请他们各自政府` 建议交战双方声明它们将不派遣军队进入直隶, 并据指出, 这一步的优点在于可使帝国朝廷安心, 以防政府在惊慌失措之际逃走‘ ” 。① 各国先后都同意了中立化交战双方也表示同意, 并要求中国也严守中立。德国驻华公使把这一切都通知了中国政府, 并对中国政府施加了压力, 要求它采取相应的态度

  那么, 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为什么纷纷表示中立, 并还极力促使中国中立呢首先, 是为了超脱战争, 避免战争损失, 以便待日、俄两败俱伤之际, 坐收渔人之

  德国外交当局就认为: “ 不管是俄国还是日本取得胜利, 只要德国人坚持采取旁观态度” , “ 都会提高德国的政治威力。” ②

  其次, 是为了确保他们在华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不受战争的损害。例如, 美国之所以采取中立政策 , 主要为了保持对华的 ’,门户开放“ 政策。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曾说” 中国的中立和它的行政完整受双方尊重… … 军事行动的区域得以局部化和有所限制啤可防止中国人民的过分愤激和骚动, 并使世界商务及和平交往尽少遭受损失“ 。③

    再次, 是为了不失掉清王朝这个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帝国主义在镇压义和团运动中看到了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巨大力量, 生伯在日俄战争中再度激起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和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这样将会从根本上动摇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因为清王朝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最好代理人,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要靠清王朝保护, 而清王朝则必须依靠帝国主义的力量来镇压人民以便维持其摇摇欲坠的统治。这是帝国主义国家竭力让清政府保持” 局外中立“ 的一个重要原因。

  上述两个方面, 是清政府在日俄战争中奉行” 局外中立“ 政策的主要原因。



  日俄战争于19 0 4 年2 月8 日爆发后, 2 月12 日, 清政府正式宣布“ 局外中立” 。清廷谕旨中说: “ 彼此均系友邦, 应按局外中立之例办理。… … 晓谕军民人等一体钦遵, 以固邦交, 而重大局” ④ 接着, 外务部照会各国公使: “ 东三省系中国疆土, 盛京、兴京为陵寝宫殿所在, 责成该将军等敬谨守护。该三省城池之衙署、民命财产, 两国均不得损伤。原有之中国兵队, 彼此各不相犯。辽河以西俄已退兵之地, 由北洋大臣派兵驻扎。各省及沿边内外蒙古均按照局外中立例办理, 两国兵队勿稍侵越。倘闯入界 内, 中国自当拦阻, 不得视为失和。惟满洲地方尚有外国驻扎兵队未经退出之地面中国力有未逮, 恐难实行局外中立之例东三省疆土权利, 两国无论胜负, 仍归中国自立, 两国均不得占据。“ ⑤ 外务部还颁布了《日俄战争中国严守局外中立条规》, 规定: 在中国的外国侨民和本国居民不得破坏中立, 中国应享有局外中立权利, 交战国陆军如有在中国局外境内者应遵守各项规定等。此外, 清政府还公布了一个《奉天交涉局议定两国战地及中立地条章》。条章规定: ” 西至盖平县所属之熊岳城, 中间所历之黑峪龙潭 洪家堡老岭、一面山、沙里寨、双庙子, 以东至安东县界街止, 由东至西, 所历以上各地名, 分为南北界限。界卜及以南至海止, 其中之金州、复州、熊岳三城及安东县街为指定战地; 抑或西至海岸起, 东至鸭绿江岸止, 南自海岸起, 北行至五十里止, 为指定战地。两国开战后, 凡战地县内之村屯城镇人民财产, 不免冲突, 倘有损失, 照公法应由战败之国认赔。如有无故杀伤人民, 烧毁房屋, 抢掠财物, 何国所行之事, 应由何国认赔。两国开战, 我既守局外, 所有界限以北之城市, 应由我自行派兵防守, 两国军队不得冲突。其在界限以南, 即在指定战地内之金州、复州、熊岳安东镇各城, 向有华官处所, 仍当由我派兵保守。“ ⑥ 尽管清政府划定了交战区域界限, 提出了一些软弱无力的要求, 但是, 日、俄两个交战国, 把中国政府的声明, 只看作是一纸空文, 根本不想屡行

  日本对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宣布中立, 讥之为” 奇创之观, 满洲固其版图, 且发祥基业之地, 陵寝所在, 宜自任其保全, 而纵俄国侵略言论不能斥, 兵力不能攘, 待他国抗议, 始请撤兵, 及其不成, 袖手无策。及日俄开战, 宣言中立是也“ 。⑦ 日本之所以同意中国中立, 诚如《东方杂志》所分析的那样: ” 若日本之意, 则诚不愿中国之干预以致强兵之国为兵力不足之国所累。中国之助日, 则他国必出而助俄。然中国之助日 日人所益无几。若因之而致他国之助俄, 则日本损失实大。利害之间相去较然, 此日人之所愿中国中立也。“ ⑧

  沙俄基于它已在实际上占据东北和对日本的轻蔑, 相信自己能在战争中取胜, 而表示承认中国中立但是, 为了实现” 黄俄罗斯计划“ 独占中国东北, 沙俄承认中国中立是有条件的。一是, 不承认中国对东北的主权。” 至东省疆土不得占据一节, 目下不能谈论, 应侯事后承前议续商, 俄、日用兵, 华守局外为一事, 东省交地是另一事, 故不允商议“⑨ 二是, 对” 局内“ 、” 局外“ 的界限不满, 反对把辽西划为局外之地。 俄驻华公使向 清政府捉出: ” 辽河以西, 亦当为交战地域。“ 10 在沙俄看来, 有关中国中立地域的划定必须经过沙俄批准, 凡是未经沙俄允许的中国之声明都是不算数的, 这是多么蛮横的强盗逻辑。” 俄军见马玉比屯兵朝阳, 哀制军派兵驻扎永平, 常逞其威嘴手段, 声言将以大兵突入北京。屡命驻京公使雷萨向中国政府阻止马玉觉驻兵朝阳之事。并请将现有 各营尽行撤退“11 。沙俄还蛮横地宣称: ” 东三省及蒙古东北隅铁路所经为运兵用兵要地, 势难认为局外“ 。12 沙俄虽然伪允中国中立, 但又拒绝中国关于东北主权和辽西以及其他地方作为中立区的要求, 企图借战争加速吞并东北。

  

  日俄两国都侵犯中国的中立, 而迫使其为自已服务。正如海牙国际和平大会《关于日俄战争时期中国中立问题的备忘录摘要》所指出的: “ 俄军和日本都试图利用在想象中的中国在中立事项方面的软弱。俄国人主要地是对中立规章作消极抵抗, 日本则侵犯了芝呆( 烟台) 的中立, 但主要的是企图对中国的中立责任在有关它自已的一方面发出强迫命令” 。13

  中国虽然宣布“ 局外中立” , 但对东三省的领土权却始终没有放弃。在战争接近尾声即将议和时, 中国政府在致美、日、俄三国照会中再次声明: “ 两困不幸失和, 中国政府深为惋惜。现闻将开和议复修旧好, 中国政府不胜忻幸。但此次失取和 , 曾在中国疆土用武, 现在议和条款内, 倘有牵涉中国事件, 凡此次未经与中国商定者, 一概不能承认业经本部电知出使大臣照达贵国政府, 予为声明” 。14虽然中国声明在先, 而日俄还是背着中国将东三省之权利互相转让, 造成既成事实, 再由日本出面迫使中国签订条约来承认。《朴茨茅斯条约》的许多内容都直接关系到中国的领土主权问题, 日俄却背着中国私下作了交易。该条约签订后, 日本依据条约的有关条款张迫清政府予以承认, 软弱无能的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 不仅光全承认了卜茨茅斯条约》中有关中国的条款, 而且使日本攫取了更多的权益。

  中国政府曾预先声明, 受战争损害的生命财产应由战败国赔偿。俄国非但没有赔偿损失风而将中国的领土主权转让给日本, 对于中国人民的损失则完全置于脑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损失是极端惨重的。凡侵略军所到之处“ 烽馗所至, 村舍为扦, 小民转徙流离号哭于路者以数十万计” 。15 “ 东三省自旅顺逸北, 直至边墙内外, 凡属俄日大军经过处, 大都因粮于民, 就黍高梁均被艾割, 以作马料, 纵横千里, 几同赤地。于是民不聊生” 。16 至于“ 死于雷阵之上者数万生灵, 血肉横飞, 产破家倾” 。17 许多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盖州、海城各属被扰者三百村, 计遭难者八千四百家, 约共男女五万多名” 。18 “ 沙河战后, 难民避入奉天省城者, 不下三万余人” 。19 “ 奉天省城避难食贩者日七万口” 。20 “ 有俄将校一员骑兵八名, 并其通事等数日前由某处退却之际, 强奸妇女, 掠夺财物, 土民愤怨不堪” 。21 日俄侵略军的罪行不胜枚举。

  在日俄战争中, 清政府的中立政策, 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桩奇耻大辱, 万青政府奉行“ 局外中立” 妥协投降政策的结局, 招致了中国领土的进一步被瓜分, 尔三省主权的丧失, 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的损害, 殖民地化危机的进一步加深。我们应该水矢不忘中国历史上这沉痛的一页。



①③13 马士: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3卷, 中译本, 第4 5 5、4 5 6页、257页。

② 〔苏〕罗曼诺夫: 《日俄战争外交史纲》4 34 一435 页。

④⑤⑥1011161718192021, 《日俄战纪》第1编, 第414 1476 36 4页,第13编,第85、86页, 第15 编, 第8 4页, 第16 编, 第7 6页, 第13 编, 第8 4页。

⑦ ( 日) 依田雄甫、河田署: 《日俄战纪》, 日文版, 第63 页。

⑧ 《东方杂志》第1卷, 第3期, 第8 页。

⑨12 《清季外交史料》, 第1 82 卷, 第3 页, 第18 1卷, 第27 页。

14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第69 卷, 第14 页。

15程德全: 《程中示奏稿》第2 卷, 第27 页。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