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皇帝,在他在位的六十一年(公元一六六二到一七二二年)期间,在政治,军事,经济以及国防等方面都曾发生过许多动荡变化,经由他拨乱反正,孜孜求治,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因此,对待这样一个杰出的历史人物,应当作出恰如其分的评述。当然,历史上的重大变化和发展,绝非单靠个人的明智才能可以任意操纵安排的,乃是因为这个杰出的人物的活动符合了时代的要求。十七、十八世纪之际,中国之所以变化和发展,乃是由于各族人民切身备尝长期战乱不宁,生产停滞,社会萧条,民不聊生之苦,因而产生了一致的愿望,即要求统一和安定的愿望。恩格斯说到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的动力时,有这样一段话;“与其说是个別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以及在每一民族中间又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1]中华民族自古迄今一步步发展壮大,正是凭赖这种来自广大群众行动起来的动机。康熙本人之所以成为杰出的人物,也正是因为他处于当时形势下,能够顺应时代潮流,把握人心动向,因势利导,获得胜利。于是就在他的统治时期内,中国出现了一个统一安定和繁荣的好局面。康熙是“时势造英雄”此外,康熙本人的思想和作风等也和他的事业成就有着密切关系。还有,从他的一生活动看,有正确的一面,坦不容否认,也有错误的一面。因此必须作出比较公允的功过评比。本文只是对康熙一生的活动,就其要端,试作评述,以宫定论,则尚有待。于此附带地提一下,康熙名玄烨,姓爱新觉罗,满族。他的亲祖母是蒙古族,生母是汉族。满族是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老资格成员,他是这个成员的后代子孙。
一、进行统一的斗争
从明崇祯到清顺治(一六二八到一六六一年)再加上其前后约四十年当中,中国内部发生剧烈的变乱,其间有陕北农民大起义冲击明政权的阶级矛盾和斗争,有清军入关激起内地人民反抗的民族矛盾和斗争,直到康熙二年(一六六三年)茅麓山战斗结束,继明而立的清朝才算在形式上压平反抗力量。可是,里里外外存在着的矛盾及种种必须解决的问题,都罗列在面前,不能给予解决,不仅无法正常进行政务,并且随时可能再发生变乱,另外还有国防问题.也在一步紧一步地逼胁上来。
康熙登极(一六六一年)年方八岁,尚在童年,设置四个辅改大臣代理国玫。康熙六年(一六六七年)宣布亲政,但有名无实,大权仍掌握在辅政之一鳌拜手中。因为其他三辅政,索尼已死;苏克萨哈就在亲政的当月七日被鳖拜诬杀;遏必隆为人怯懦,凡事屈从。于是鳌拜在朝广树党羽,把持大权,飞扬跋扈,独断独行,眼里根本没有这个年轻的皇帝。据康熙说:‘鳌拜于朕前办事,不求当理,稍有拂意之处,即将部臣叱喝。又引见时,鳌拜在朕前理宜声气和平,乃施威震众,高声喝问”。 “凡用人行政。鳌拜欺朕专权,恣意妄为”[1]要想奋发图治,首先就要整肃朝纲,那就非搬开这块阻碍国务正常进行的大绊脚石不成。康熙捉鳌拜是一次带有戏剧性的行动。因为鳌拜在朝中党羽众多,不能硬下手.于是康熙把自己装作一个好玩的青年,天天和一群同自己年龄相近的侍卫在一起练习摔跤。不太过问政务。鳌拜因此便更加放心。一天,趁鳌拜入朝之际,来了个冷不妨,突然下令捉鳌拜,这群小伙子一拥而上就将他捆绑起来。然后宣布鳌拜三十条罪状,软禁终身。这件事乍看来似是轻而易举,实则,若非康熙沉着,机智、勇敢,是难于成功的。权臣铲除,朝政刷新,从康熙九年(一六七零年)起,恢复内阁制度,举行“经筵”讲座,颁布《圣谕十六条》并巡视关外,等等,展示出一种振奋有为的规模和气象。
过了三年,三藩事件爆发。康熙进行统一的斗争是由朝内而本部,而海上,而边区,一步步来实现的。三藩事件早在康熙预料和预计之中。他说:“朕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2]三藩是三个被封授王爵的明将,他们是平西王吴三桂、定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袭父、祖之爵)。清政府使用他们率兵进攻南明,由此得以坐镇一方,吴在云贵,尚在广东,耿在福建。他们在名义上隶属中央,实际各拥重兵,干涉地方,恣意横行,形成割据。再加上和他们互通声气的一些汉籍将领,其兵数的总和超过八旗部队,成为清政府的严重威胁。
康熙正在寻找解决三藩的机会时,尚可喜上疏表示愿归老辽东.以子之信袭爵。接着吴三桂、耿精忠也作出同样的表示,来试探朝旨。有了这个机会,康熙便抓住不放,立刻作出决定:三藩俱撤,并且不准尚之信袭爵。这一来,吴三桂首先揭起叛旗,耿精忠继而响应,尚之信要挟其父也反了,其他与吴素有联系的汉将也纷纷而起,一时战火燃遍长江以南半个中国。三藩事件爆发在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年),康熙二十岁。他面临此事,毫不惊慌,派兵遣将,从容应付。他的战略是:“保守荆州(湖北)以固军民之心”。然后派兵进入江西,因为“江西水路皆与楚闽接壤”,这样就可以截断吴、耿连通一气。吴、耿的部队是很猛劲的,他们很快就伸进到湖南和安徽。同时后方也并不安静,康熙十二年,北京有杨起隆领导八旗家奴的起义,十四年有内蒙察哈尔布尔尼的叛乱,甚至西藏达赖也向康熙建议对吴三桂“裂土罢兵”[6]。康熙对这些波动,或予以镇压,或置之不理,都还容易解决。而最堪忧虑者是西北的局势,他指出“三边动摇.势难猝定”[7]。果然,陕西提督王辅臣受到吴三桂的引诱叛变。康熙对王辅臣采用军事政治两结合的策略,而以招抚为主,尽管他一在叛附不定,并戕杀经略莫洛,仍予宽容,最后把他争取过来。从此便可以集中力量应付南方。康熙很能驾驭汉将,西北将领如张勇、赵良栋、孙思克、王进宝等均对他忠诚效力,在三藩战争中,保卫西北,进取云南起了决定性作用。康熙还善于使用降附的汉将,如吴三桂伪将领林兴珠,在抗击俄罗斯的战役中建立功勋;韩大任于抵御噶尔丹的乌兰布通之役奋勇战死。康熙对吴三桂的少数民族兵笼络得也很好,“酌给赏赉”放回云南。后清军进攻时,他们“或输馈粮糗,以资军用,或乡导前驱,扑力杀贼”[8]。
平定三藩共用了八年时间,最后获得胜利。这一战役始终全靠康熙运筹指挥。于此充分显示出他的高超的政治手腕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战争结束之后,广大内地实现统一,官吏遵行政府命令,军队调动受到约束,进入了有秩序有纪律的国家规模。
接着就是一个海疆问题,即争取台湾郑氏归附大陆的问題。台湾自古属于中国,决不能任其割裂而不问。康熙在长时期指挥作战的实践中,取得丰富经验,认识到,要平定海疆,争取台湾,非重用汉人不可,特别是闽浙人,因为他们熟悉沿海情况。于是康熙选出两个本领出众的人来,一是会稽县人姚启圣,一是泉州人施琅。就以姚启圣作福建总督,他善于从事招抚工作,在漳州设立“修来馆”,“凡言自郑氏来者,皆廷致之,使以华穀鲜衣,炫于漳、泉之郊,供帐恣其所求。不终岁,其五镇大将廖碘、黄靖、赖祖、金福、廖兴以所部降”[9]。从此郑氏势力逐渐受到削弱,沿海地带从而取得安静。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一年)郑经(成功长子)死,子克塽继立,年幼,内部矛盾重重。康熙认为取台时机已到,遂派出留在身边十三年作内大臣的施琅,到福建担任水师提督,“规复台湾”。施琅为调整兵力,审度风势,耽搁了一年多,一时内外杂言纷起。而康熙对施琅完全信赖。于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八月,由施琅率兵出发,经过澎湖一战,即顺利地开进台湾,郑克塽愿意归附,即授予公爵。其大将刘国轩任为天津总兵。在这一事件中,充分证明康熙知人善任的才能和魄力,他能够放手使姚、施等人都得以各展其长,各尽其能。于此还必须提到的是,当时对台湾的善后措施,清政府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主张设置府县,加强管理;另一种则主张放弃不要,甚至想把它送给荷兰[10]。康熙对后者的荒谬主张给以摒斥,采纳了前者的意见。康熙的这种坚定态度和远识,对于完成中国统一具有重大关系,是应当给予肯定和赞扬的。从此祖国神圣领土台湾,划为福建的一府三县隶属于清政府之下。这时辽阔的北方边区还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内部准噶尔首领噶尔丹的谋图作乱;一是俄罗斯入犯黑龙江流域的侵略活动。康熙对此情况早已掌握并时刻加以密切注视。等三藩和台湾问題解决,腾出手来,立即处理比事。先解决俄罗斯入犯的问题。
十六世纪末,俄罗斯即开始东进,占有西伯利亚,随着伸出魔爪侵犯我国黑龙江地区,大肆抢掠杀害当地各族人民。中国出兵抗击完全是为的保卫边疆。康熙说:“罗刹挠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朕亲政之后即留意于此。”[11]又说:“俄罗斯无端犯我索伦边疆,扰害虞人(猎民),肆行抢掠”。“又遣其部人于飞牙喀、奇勒尔等处肆行焚烧。又诱索伦、打虎尔、俄罗春之打貂人额提儿克等二十人入室,尽行焚死。”[12]侵略者的企图单单是侵扰地方和残害人民为止吗?否!它更抱有征服中国的野心,要中国向沙皇纳贡称臣[13]。
熙于二十二年即任萨布素为黑龙江将军,对俄罗斯进行军事防御措施。转年俄人占据我国雅克萨、尼布楚二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中国军在康熙亲自策划和指挥下,集结八旗和蒙古骑兵,福建藤牌兵,以彭春为统帅,只用了几天时间,就攻克雅克萨城,夺救回来被掳走的索伦、达呼尔百余户人口。第二次作战又获胜。俄方提出愿和的要求,康熙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于是在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
就在这时,准噶尔的问题爆发了。康熙二十七年(一六八八年),噶尔丹对喀尔喀(北部蒙古)突然发动一场大规模袭击,连占三部地,北边一时大乱。喀尔喀首领之一大喇嘛哲卜尊丹巴带领全部人民南来避难。康熙闻讯,立刻下令开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独石口、张家口粮仓接济,并发给银两、布匹、茶叶等物,又补给了牲畜,把他们妥善安置在内蒙科尔沁草地。八年之后,战事结束,喀尔喀人民才得以重返故土。
噶尔丹十分猖狂,竟然率兵冲到距北京七百里的乌兰布通(在克什克腾旗境)。京师震动,铺店多关闭停业。康熙迅速派兵迎截,将其打退。由此乃决定用兵收拾边区。康熙于三十五年(一六九六年)亲自挂帅分三路进讨,噶尔丹知不能敌,由克鲁伦河张惶遁走,被西路统帅费场古击溃于昭莫多。第二年,噶尔丹自尽,康熙命其侄策旺阿拉布坦管理准噶尔部。以后准噶尔虽仍有反复,但平定的基础是在这时打下的。这一战役的结果,喀尔喀全部内属,按照清制分别授予其首领封爵,据当时理藩院所奏,喀尔喀“四十九旗人丁二十二万六千七百有奇。”[14]厄鲁特和硕特部及西藏均进一步加强内属。从此清政府的命令可以下达全国,直到边疆。中国各民族要求统一的愿望实现了,它的实现应当说和康熙的英明决策与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
二、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
康熙在进行统一斗争的同时,即开始一面禁止入关后的一切虐政暴行,诸如圈占房地、逮捕逃人、掠卖人口、霸占市场等;一面则积极谋划恢复和发展生产,主要是农业生产。因为不能在这方面取得得成效,便没有经济力量作后盾,如何经营四方?在平定三藩时,财政即极感困难,所以曾有开办捐纳,增课盐杂等措施,然而其一岁的收入也只能增多二三百万两,主要还必须依靠生产发展。康熙自亲政之后,即着手这方面的工作,康熙八年(一六六九年)“以直隶废藩田地予民”即是一例。综论康熙一生的业绩,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今概括为四项分述于下:
(一)治河
黄河自明末以来,由于战乱频繁,多年失修,到康熙初造成了巨大灾患。黄河与淮河互相冲激,不能合流入海,以致波及运河,漕粮受阻。更加严重的是,河水漫溢不止。当时北面黄河“尽归决口,北流入海,正河淤浅。宿迁以东,北岸民田,皆成巨浸。”[15]南面“淮阳七州县(山阳、盐城、高邮、宝应、江都、泰州、兴化)田地一片汪洋。”[16]这样听其泛滥下去,必致如河道总督靳辅所讲:“黄流无去路,……势必冲突内溃,而河南、山东二省俱有沦胥及溺之忧”[17]。
康熙对河患是极其关心的,曾道;“朕自十四岁即反复详考如宿迁以下高家堰等运河。”[18]高家堰是用以约束淮水的,是治河的重点工程所在。康熙感到所制河图“绘于纸上,平漫难辨高下”,要使“刻木制成一图,观看易明”[19]。于此可见,他对治河是如何的用心钻研。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年),三藩战争正在进行,即任用靳辅开始治河。当时所谓治河即修治黄、淮、运三河。目的是疏导黃、淮合流入海,恢复运河正常航行,并使江北人民脱开水患,安定从事生产。就当时的水利工程技术水平来说,是一个艰巨难办的事情。靳辅以河道总督督治,极为勤奋尽心,他又得到一个治河能手陈潢作幕客,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七个州县的民田“皆出水可耕”。康熙于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第一次南巡,阅视河工,对靳辅“赐诗褒美”。但是,这时的治河方法,只能是筑堤束水以冲刷泥沙,开河引水,以缓和水势,谈不到根治,所以决口总是难免的。正是由于这样,中外臣属对治河各持己见,争论不己。后来为了如何疏泄积水问题,靳辅和协同他治河的安徽按察使于成龙形成对立。而靳辅又因将涸出土地招民屯垦,收租“以裕河库”,这本是件好事,却触及当地豪绅地主的利益,经其诬陷,辅竟被免职,陈璜也牵连下狱。最后,实践证明,还是靳辅、陈璜的治河方法有效。康熙曾以肯定的口气说,靳辅的“一切经理之法具在,虽嗣后时臣互有损益,而规模措置不能易也”[20]。总之,就这时的治水技术水平来讲,也只能作到这样。靳辅和陈潢是继承明朝潘季驯“以堤束水,借水攻沙”的方法,加上一些辅助性的如开中河,修堤坡等工程,这样作确是收到了成效。而康熙监督甚勤,每次南巡以视察河工作为重点,也起了很大推动作用。康熙在六十年(一七二一年)时候说:“自元至明以来,岁有冲决,未有安澜二十年如今日者。[21]无疑这对生产发展,社会繁荣以及政权稳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与此同时,康熙还修治了浑河。此河从卢沟桥以下“冲激震薄,迁徙弗常”,有“小黄河”之称,既威胁着北京对外交通,也威为沿河人民的严重灾害。经过康熙亲自督修,到四十年(一七零一年)竣工,改名为“永定河”。在康熙五十五年时候“堤岸坚固,并无泛滥”。“泥村水乡,捕鱼虾而度生者,今起为高屋新宇,种谷黍而有食矣”[22]。其修治之功效显然可见。
(二)垦田
有人曾说:“康熙二十年(一八六一年)以后,海内始有起色。”[23]这话是有所根据的。也就是说,从这时起生产才显示出恢复状貌并向前发展.康熙在这方面是尽了很大努力的。早在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年)即宣布“嗣后各省开垦荒地,俱再宽限,通计十年方行起科”[24]。更在这以前,康熙八年下令户部停止“将(明朝废藩)荒熟田地酌量变价”,而要“将现在未变价田地交与该督抚给与原种之人,令其耕种”[25]。这项土地即被称作“更名田”,因为是经由政府明令给予原耕种者,归为他们名下所有,“与民田一例输粮”,使之变成自耕农。可以设想,经此鼓舞,无疑其生产热情定然会高涨起来。这项土地据不完全统计,有十六万六千八百多顷,超过八旗圈占北京周围土地的面积。并且藩田多属肥沃好地.因而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是颇不小的。
对招民开垦土地,定出来具体奖励办法:“贡监生员民人垦地二十顷以上,试其文义通者,以县丞用;不能通者,以百总用。一百顷以上,文义通顺者,以知县用,不能通晓者,以守备用。”[]很显然,这是用授给官职号召有钱的地主们来开垦。与此同时,老百姓们也以放宽起科年限踊跃参加垦荒,如“湖广民人往四川开垦”,“山东民人到口外种地”[26];云南、贵州的人民也“鼓舞争赴,以次开辟”。[27]据康熙亲自所见,口外田地生长良好,说:“朕数年避暑塞外,令开垦种植,见禾苗有高七八尺,穗长千尺五寸者。……内地之田,虽在丰年,每亩止收一、二石,若边外之田,所获更倍之。”[28] 在当时确实起了作用。康熙在谕旨里说: “今河南、山东、直隶(河北)之民往边外开垦者多。大都京城之米白口外来者甚多.……京师亦常赖之。”[29]到康熙五十年左右的时候,农业生产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边远省分。康熙说:“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人民渐增,开垦无遗,或沙石堆积难于耕种者有之,而山谷崎呕之地已无弃土,尽皆耕种矣。”[30]这话虽然难信尽符实际,但总接近实际。
(三)蠲免
康熙对地丁钱粮实行蠲免,是在三藩和台湾问题解决,内地和海疆进入安定,大力开展恢复生产的时候开始作起的。他认为“欲使民生乐业,比屋丰盈,惟当已责蠲租。”[31]在这方面他作得很突出。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蠲免云南全年钱粮”[32]。二十六年(一六八七年)“蠲免江宁等七府、陕西全省钱粮,合计六百万有余。”户部认为,“如比之多,不敢轻议。”康熙说: “六百余万未足为多也。”[33]从此各省钱粮不断蠲免。值得提到的是,这种蠲免钱粮是在国库充裕的情况下作出的。康熙四十一年(一七零二年)有一道渝旨。 “今屡行宽免,惟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处,未得常邀蠲恤。今户部库帑四千五百万两,每年并无糜费,国帑大有赢余。朕欲将四省四十三年钱粮悉行蠲免。”[34]更有,在康熙四十八年(一七零九年)所下谕旨又道:“见存户部库银贮五千余万两.时当承平,无军旅之费,又无土木工程。朕每年经费极其节省。……去年蠲免钱粮至八百余万两,而所存尚多。”[35]有作过统计,说:“自康熙元年至四十四年所免钱粮共九千万有奇”。[36]自康熙五十二年,大臣张鹏翮对康熙说:“此数年因皇上所免甚多。今见动用至四十九年钱粮。上曰:即动至五十年钱粮,亦无妨。”[36]在军事、河工需要大量经费开支之下,到康熙末年国库仍饶有存储,这充分说明当时生产发展主要是农业生产已达到相当的高度。也有人指出过,“康熙六十一年(一七二二年)户部库存八百一余万,雍正间渐积至六千余万。”[37]其原因是清楚的,即是由于康熙多次实行蠲免。 、
实行蠲免,其中存在着一个问题,即康熙自己所讲的“如蠲免:地丁钱粮,不过于田多富户有益,其无地穷民未必均沾实惠”[38]。但是,对此却作不出有效的措施。这是因为,作为一个封建皇帝,总是要维护他所代表的地主阶级利益,所依靠的首先是地主。康熙曾道: “赖有富户居积,犹以散粜民间,以济荒歉。若使尽为灾黎,其何以堪?”[39]所以,蠲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调剂作用,但并不能解决贫富悬殊的问题,因而阶级矛盾和斗争仍然在一步步走向激化。
(四)节约
无论什么时代,节约是由贫穷转为富裕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康熙在其统治期间,从宫中到政府,比较能够实行节约,是其一生事业取得成功这是关键措施之一。
康熙对宫中费用确是注重节约的。他曾道:“朕于宫中费用,从来力崇俭约,期以有余,沛恩百姓。若非撙节于平时,安能常行蠲赈之事耶?”[40]有人曾引康熙二十九年(十六九零年)廷臣奏琉说:“宫中用度,木柴,明代用二千六百万斤,今止七八万斤。红螺炭,明用一千二百万斤,今百余万斤。”[41]这可能说的比较过分。可是政府各机关的开支压缩减少则应属事实,不容妄言。据康熙四十九年(一七一零年)上谕:“理藩院向来每年赏赐供应外藩宾客,用银八十万两。今裁减浮费,一年止需八万两矣。”[42]又五十六年(一七一七年)上谕:“从前工部及光禄寺,每年动钱粮数十余万,近俱节省,减至数万。”[43]当时实行严格检查开支制度,命令户、工两部所用钱粮“十日一次奏闻。”我曾看刘康熙末雍正初这一时期《光禄寺吃食钱粮等项数目表》档册[44],其每月的开支不超过四千两,少则六七百两。足以证明节约之事并非虚夸。
综观上面四项措施,可以说,这就是康熙进行统一斗争所需要取得的物质财富的保证,没有它便无从措手足,更谈不到成功了。
三、争取知识分子的政策
早在皇太极尚未称“清”以前,就从八旗奴仆中挑选汉秀才举行考试,这可算是“振兴文教”的开头。等宣布建立清朝,这年(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八月上丁日“遣官祭孔子”,这就意味若要采取中原的一套文教制度。迁都北京的第一年(顺治元年、一六四四年)袭封孔子六十五代孙孔胤植为“衍圣公”,顺治三年(一六四六年),举行会试,考取进士,从此全部继承了明朝的尊孔及科举制度,从而开始大量吸收汉族知识分子。但是由于清统治者使用民族高压政策,清兵南下,严令剃发易装,并大肆屠杀,激起内地广大人民强烈反抗,战斗延续二十年之久,知识分子也参加到抗战的行列。战事结束,这些知识分子手中虽然已无武器,而仍心存敌视,其中颇有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受到人民尊重的。因此,康熙深切感到必须把这些知识分子争取过来,对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于是在三藩战争尚未结束,即于康熙十七年(一六七八年)特别举行一次“博学鸿词”考试。为此颁布谕旨说:“凡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不论已仕、未仕,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在外督、抚、布按,各举所知,朕亲试录用。”被举荐的人于“明年(一六七九年)三月,召试体仁阁。凡百四十三人,赐燕,试赋一,诗一。.帝亲览试卷取一等彭孙遹(下从略)等二十人。二等李来泰(下从略)等三十人。”[45]这五十人俱授给翰林官。通过这种办法,确是网罗到一批知名之士。其中如朱彝尊、邵远乎、潘耒、尤侗、汪琬、施闰章、陈维崧,吴任臣,毛奇龄、彭孙遹等,都是学问扎实,文才出众的。此外还有愿意参加因亲丧等事故不能来的,如惠周惕,曹溶、汪懋麟等。不管来与不柬都被称为“征君”,这在当时算是一个光荣头衔。
康熙所最重视的,更是那些在当时学术界具有威望的人物,如顾炎武、黄宗羲、李颙等。同时和他们持同一态度,推荐不出的,还有不少人,如万斯同,李塨、应蒍谦,范镐鼎,冉觐祖,徐夜等等都是。顾炎武是严峻表示宁死不出来的,李颙被抬到西安后,水浆不进,绝食以拒。康熙对此并不发怒,一概包容。因为他晓得这样作,不仅不会危及清政权,相反,倒可由此减弱敌视情绪。这正是康熙运用政策的高明之处。我们看,参加了考试的潘耒,就是顾炎武的亲近门人,李因笃与李颙、李柏并称“关中三李”,总有着一定的学术关系的;黄宗羲的态度则更和缓,后来即派出他的儿子百家和门人万斯同到北京参与纂修《明史》工作。总起来看.举行“博学鸿词科”对争取知识分子是获得成功的。于此还要指出,尽管顾、黄、李等人对清朝的态度是严守名节,决不受职。可是他们既皆剃发为清朝之民,并且也不拒绝和朝中或地方官有所接触,无疑这对清政权就起了安定作用。至于那些逃避草莽,托迹空门的王夫之、方以智等人,可以听其逍遥物外,他们是不会作出什么破坏活动的。
“博学鸿词科”还起了一种显著的作用,即使得朝中重要官员特别是满洲贵族大员知道尊重知识分子,如像本不肯来北京参加考试的山西著名学者傅山,他“令其孙执鞭,乘一驴车,至崇文门外,称疾野寺。八旗自王公侯以下及汉大臣之在朝者,履满其门”[46]在康熙身边当侍卫的曹寅,就是在这时结识了许多名士,为他后来做织造、盐官时,在南方替康熙拉拢知识分子打下基础的。
康熙对所录取的这批知识分子的工作安排,是派他们担任纂修《明史》。这一着也很高明,借此还可以拉拢来不愿作清朝职官,却愿为前朝修史的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像万斯同、刘献廷、王源等就是。他们都是通过朝中高级官吏以延聘方式招致来的,因而有“布衣”之称。万斯同在北京就颇受到朝野人士的敬重,其友人李塨曾记道:“朝廷平定三藩后,尚词学,公卿从风靡。读书名士,竟会都门。季野(斯同之字),以博淹强记为之冠。开讲会,皆显官主供张,翰林、部郎、处士率四五十人,环坐听季野讲。”[47]正是在这种浓厚的学术活动气氛中,将知识分子慢慢争取过来,使他们由敌视转变为亲附。
康熙在巡行中到处争取知识分子。康熙四十二年(一七零三年)他到西安,首先问及李颙,希望能够见到他。颙推病不出,便命将其著作取来。颐派他的儿子送来所著书,康熙亲自接见并对他说:“尔父读书守志,可谓完节。朕有亲题‘志操高洁’匾额并手书诗帖以宜尔父之志。”[48]康熙四十四年(一七零五年)南巡回銮途中在德州接见著名天算学家梅文鼎,“命坐赐食,三接,皆弥日。御书‘绩学参微’以赐之。”[49]。在南巡中多次接见当地知识分子,广泛地进行联系,企图在文化活动和接触中消除没满民族间的隔阂。
康熙除利用编纂《明史》来笼络知识分子以外,还扩大延揽他们从事编书工作。康熙时期编成了许多书籍,内容无所不备,有的在今天仍有研究参考价值。而他均这一作法是和他的争取知识分产政策连结在一起的。举例说,徐乾学是当时的著名文臣,做都御史,被参劲“招摇纳贿”。然而并未冶罪,只给假回籍,仍命在太湖.洞庭山带领书局纂修《一统志》,借此便笼络来阎若璩、顾祖禹、胡渭、黄仪等许多专家学者。这种编书的风气还影响到皇族,皇三子允祉即用杨文言纂修《律历渊源》,用陈岁君编辑《古今图书集成》。桐城文派创始人方苞,受到《南山集》文字狱牵连,本应冶罪,给予赦免,命参加编书,后任“武英殿修书总裁官[50]。总之,康熙认定只到要想社会安定,政权稳固,必需笼络来一大批知识分子,使他们肯于在清政权统治下受职任事;至少不再心存敌意,不再谋图反抗。因此,他对那些即使是隐居逃世,拒不出来作官的人,只要不作公开的诬蔑言论和反清活动,就给以宽容,听其“我行我素”。如象李颐,遁居土室,屏绝交游,不但不加追究,反而予以赞勉。顾炎武洁身世外,埋头著述,也便听之。至于黄宗羲,他还受聘在地方书院讲学,那就更是欢迎的了。我们要知道,康熙之所以要这样作,主要目的在于取得其政权的稳固。如果一旦触及到政权的威信和安定时,那就决不会饶恕的。康熙只是一个有作为的君主,并不是一个善良的人。
四、思想和作风
清朝皇帝研读儒家经典是从康熙开始的。康熙八年(一六五三年)“幸太学,释奠先师孔子,讲《周易》、《尚书》”[51]这年康熙十六岁,当然只是一种表示尊孔的形式而已。但是从此却一步步由先作出典范,然后认真学习起来。康熙九年所颁行的《圣谕十六条》,其首条既为“敦孝悌以重人伦”,要标榜什么是极其鲜明的。
康熙是很好读书的一个人,他的学习方面颇广,举凡词章、声韵、历算、律吕等无所不究。但对哲理的研求,乃是儒家的几部经典。康熙九年下谕礼部“举经筵”。经筵是仿效明朝为皇帝专设的讲习《四书》、《五经》的一种制度,有“经筵讲官”。康熙对此做得最勤,就在三藩战争炽烈之际,他仍然命令“每日进讲如常”[52]。并要求“侍臣进讲,朕乃复讲,互相讨,庶有发明”[53]。还告诫讲官:“嗣后经筵讲覃,称颂之处,不得过为溢辞,但取切要,有裨实学。”[54]这说明他是想要把儒家的一套学术理论学到手,以便从而发挥“内圣外王修齐治平之道”。康熙极推崇《尚书》,说它记载帝王道法,关切治理。朕留心研究,……著将《尚书讲义》版刻刊行。”[55]他想要得到什么东西是很清楚的。康熙是笃信儒家学说思想的。其对儒家以外的学说是持否定态度的。说:“诸子百家,泛滥诡奇,有乖经求。”[56]批判地指出,“古来人君,穷兵黩武者有之,崇尚老佛者有之,任用名法者有之。”[57]这显然是说的汉武帝、梁武帝和秦始皇等。可以说,康熙是一个遵行儒术的
康熙对政治讲究实用,他对《资治通鉴》颇为肯定,说它“事关前代得失,甚有裨于治道。”而对《左传》则不甚许可。在一次举行武科考试的,有人提到要考此书,他道:“左转浮夸”[58]意思就是说它内容不切实用。他称赞明朝张居正所著的《尚书直解》和《四书直解》,说它“俱精实之义,无泛设之词。”[59]因此,他认为“经学史乘,实有关系修齐治平,助成德化者,乃为有用。”[60]他说“学问无穷,不徒空言,惟当躬行实践。”[61]《四库全书提要》在康熙所撰《易经》和《书经》的《日讲解义》条下,曾概括地指出:于易“以示人事之宜,宜于帝王之学”,不是“儒者拘泥章句’株守一隅”。于书“大指敷陈政典,以昭驭之纲,……而名物训诂,不复琐琐求详”。封建时代所谓“帝王之学”就是如此。康熙是善于运用它作为统治术的。康熙的思想渊源固然出子儒家,但他却并不迂阔执拗,他以为“自古帝王治天下之道,因革损益,期于尽善,原无数百年不敝之法”[62]。
康熙好讲理学,对宋朝朱熹极尽恭维之能事。可是对待那些自命为理学家的臣属们;每当看到他们虚伪作态,名实不符的地方’更加以无情的揭露.江苏巡抚张伯行,平时大谈理学,负有清官之名。康熙指出说:“其刻书甚多,刻一书非千金不得此,此皆从何处来者?”[63]他挖苦河道总督张鹏翮:“从来大儒,持身接物,当如光风霁月。尔平时亦讲理学,乃一味苛刻严厉,岂所谓光风霁月乎?”康熙认为要讲理学,就须言行一致,不能口是心非,冒充有高尚道德。说“终日讲理学,而所行之事,全与其言相谬,岂可谓之理学?”[64]由于他重视实际行动,不喜空谈,因而并不排斥与朱熹学术思想相对立的王守仁。他看到汤斌所写的《王守仁论》,要他讲一讲。斌不敢推辞,遂婉转地说:“守仁致良知之说与朱子不相刺谬。”又说:“守仁直节丰功,不独理学。”康熙听了以后表示说:“朕意亦如此。”[65]
康熙在政治、军事以及法制等方面的思想,都是从儒家思想理论中发挥出来的。清统治者遵循明朝,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四语为标榜。康熙于此除勤勤恳恳执行以外,对勤政一事最为力行不怠。他在做过了三十年皇帝时说。“朕听政三十年,夙兴夜寐,有奏即答,或有紧要事,辄秉烛裁决。”[66]根据现存档案材料,这并非自诩。当他的“右手病,不能写字,用左手执笔批旨,断不假手于人”[67]。由于他是这样的勤于政事,因而要求臣属也要这样作,说:“凡为臣子,必实心任事,兴利除弊,不苟且塞责。”[68]他的办法是严格甄别,以定黜陟,说:“昔人有官,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举贤退不肖,正百官也。二者不可偏废。如但举贤而不退不肖,则贤知所勉,而不肖者不知所惩。”[69]康熙所讲的这个办法,确实是治国要诀.要使全国归于“正”,就应当使朝廷先“正”。然后百官才能“正”,这样万民即广大人民也就必然都随着“正”了.但是,他认为这还不够,必须予以严格甄别,把好的提拔上来,坏的淘汰下去。不然的话,只有好的勤于职守,那坏的不受惩罚,这怎么行。康熙很知道人材难得,因此他既留心选择,更要进行考验,说:“凡人必试之而后始知。”[70]他曾感慨地说:“知人难,用人不易。致治之道,全关于此。”[71]他很重视群臣的品德:行为,说:“君子、小人,势不两立。孟子所谓十暴十寒’
康熙在五十六年(一七一七年)时候,曾有一道长谕,可以说是他的政治思想大纲。其中于心愿、作法和希望有这样一些话:“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制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继,经权互用,以图卧家久运之计而已。”[73]
从康熙的一生事业来看,当然是作出了很多的成绩。如康熙五十年(一七一一年)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其一种意义是要老百姓的负担减轻些,这算是“子庶民”罢。还有,他常告诫地方官吏不要多事扰民,说:“从来与民休息,道在不扰。与其多一事,不如省一事。朕观前代君臣,每多好大喜功,劳民伤财,紊乱旧章,虚耗元气,上下讧嚣,民生日蹙,深可为鉴。”在当时需要恢复元气,发展生产,官不扰民,确是一个重要条件。不过,康熙之所以重视此事,其内心里还存在着一种顾虑,即害怕老百姓造反。因此他说,如果对老百姓不加防范,他们就会“任意行走’结成党类,渐致人多势盛,……明代李自成即其验也”[74]。这应当就是他所谓的“制治于未乱”罢。
关于康熙的军事思想,主要有这样几点:一、广行招抚。对三藩、台湾及准噶尔都采取的这种策略。其对吴三桂,已经揭起叛旗,仍然允许认罪归附;[75]对噶尔丹更是如此,最突出的是对待王辅臣,他三叛三附,并且杀死经略莫洛和赍送表章的使臣,最后对他.还是“诏复辅臣官爵”[76]。康熙的战略思想是,用此可以防止扩大战乱和分化孤立敌人。二、信任降将。施琅、林兴珠、韩大任、朱天贵等人,归附之后,或建立大功,如施、林;或战死疆场,如韩、朱。大任死于乌兰布通之役,朱天贵死于澎湖之役。三、不打无准备之仗。对三藩,早有精神准备,事件爆发,毫不惊慌,从容应付。对台湾,更是多年观察筹备,时机一到,立即进行。其对俄罗斯的抗击,不但先派人出去,借打猎为名,侦探敌方情况,同时在瑷珲、齐齐哈尔修建木城作为抵御堡垒,向内蒙古科尔沁及锡伯等官屯征集粮食,备足三年需用。所以康熙说:“备足军食,永戍黑龙江,以困逼之,鄂罗斯遂窘迫归顺。”[77]四、等待时机,不轻发动。康熙说:“《书》云:‘明四目,达四聪。’朕于天下无事不洞悉,然知之即发,亦非大体。”[78]这话在对处理西藏事件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证明。第巴桑结多年隐瞒达赖五世之死,康熙已经调查十分清楚,直等到五十九年(一七二0年),藏中大乱,乃云:“观此情况,似乎易结”。于是派兵护送青海的达赖六世入藏安床。从此西藏获得安定。
康熙的法制思想是主张“罪疑惟轻”,说:“与其绳以刑罚,使人怵惕文网,苟幸无罪;不如感以德意,俾民蒸蒸向善,不忍为非”[79]他要“以德化民,以刑弼教。”这纯粹出于儒家思想。他的意思是,不能不教而诛。但对该当治罪的还要治。说“刑者所以禁暴止邪。若豪强猾奸宄,毋使漏网;贫弱无知者,虽偶失于宽,亦因此,对待贵族大吏则必要重处严惩。康亲王杰书的家人辱骂顾天府丞王维珍,即“从重治罪,伊主一并察议”[80]。太仆寺少卿胡简敬在本县地方作恶多端“一门济恶,霸占民人妻女、田产,诬告盗情,致毙人命”,即命将胡简敬“于彼处(本县)正法治罪”。山西巡抚温保、布政使甘度,为官极恶,致使“蒲州之民,皆逃入山中”。康熙即派人往抚。嘱咐所派的人说: “如不肯降,即押温保,甘度至彼处立斩。”[81]这真是大快人心之举。当然,在封建时代,法律是经由地主阶级制定的,它是保护其阶级利益及种种特权的工具。但重视法纪与不重视还是有区别的。
至于康熙本人的作风,对他的一生业绩也有一定的影响。今举数点于下:
(一)不接受尊号
康熙在每次进行统一的斗争中获得胜利时,朝臣藩属总是奏请加上尊号,他都严峻拒绝,并且坦率地讲出道理。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一年),平定三藩,请上尊号。他说:“八年之间,外内骚动,兵民交困……倘若再延数年,百姓不几疲敝耶?”[82]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争取到台湾郑氏后,群臣以为海疆安谧,请上尊号,他说:“若称尊号,即入于矜张粉饰矣。”[83]二十六年(一六八七年)击退了俄罗斯入侵,喀尔喀蒙古请上尊号,他说:“自兹以后,无相侵扰,亲睦雍和,永享安乐,更胜于上尊号也”[84]。三十六年 (一六九七年)五月讨灭噶尔丹,大学士等请上尊号,他坚决地说;“朕之尊号,不必加,亦不必再奏。”[85]六月,又扩大规模地作请求,“诸王、贝勒、贝子,公、文武满汉宫及远近士民.赴畅春园,请上尊号。”[86]他又坚拒说: “不必行,毋复再奏!”到他年五十岁时,群臣又请上尊号,这是第五次了,康熙曾讲出来一段话:“天视天听,视乎民生。后人自有公论。若夸耀功德,取一时虚名,大非朕意,不必敷陈。”[87]在接连取得胜利之后,能够如此坚决地,拒绝颂扬,在封建帝王当中还是罕见的。
(二)不神化自己
康熙在五十六年(一七一七年)他六十四岁时说:“朕之生也,并无灵异,及其长也,亦无非常。”[88]又有一次对臣下说,你们总是说“皇上由天授。虽古圣人岂有生来即无所不能者?凡事俱由学习而成”[89]。他不回避触忌的言词。一次看到经筵讲稿《易经.乾卦》“亢龙有悔”一节下面注“不应讲”。他便说:“天道人事,亢则有悔。《易》中所言,无非此理,正宜以此为戒,不必避忌。”[90]当然,康熙虽然能认识到不应神化自己,但他还是信天的,“朕思政事失于下,则灾患应于上”[91]。一闹地震他就修省,二遇天旱他就求雨。当然,求之古人破除迷信是很难的,’况且他是需要假神道以设教的。
(三)不骄傲自满
康熙说:“‘满招损,谦受益’。圣人久安长治之道,只在能持满而已。”[92]一次命臣下撰拟谕旨,见其中有“海宇升平”等语,便告诫说:“自后谕旨中,凡此矜张盈满之言,勿复拟入”[93]这种能保持谦逊而不骄傲自满的态度,也是值得予以肯定的。
五、几点缺失
无论是谁,就其一生的活动事迹来看,有其优点,也必然要有其缺点。做为一个封建皇帝康熙更不能例外。因此,对待像康熙这样的历史人物,必须指出其缺失所在。在这里就所见到的姑举四点。
一、
没有建立一支科学技术队伍。康熙本人是颇嗜爱自然科学的。他曾接近过许多懂得科学技术的西洋天主教传教士,并且从他们学到了关于天文历算以及技术等知识。他会使用仪器测量水势,还能计算闸口的流水量。在三藩战役中命南怀仁制造火器,因为“西洋炮轻便,便于运动”[94]。如此等等,决不能说他不知道科学技术的重要。然而,他却没有建立起一支中国人自己能掌握科学知识,并制造西洋先进器械的队伍。这是为什么?究其原因:应当是信赖祖传弓马惯技。所以他能由用侍卫练摔跤捉了鳖拜,建立“善扑营”,而不用西洋人的科学技术来建立铸炮厂。再就是,猜忌广大汉人学会科学技术之后,惟恐难于控制。二者必居其一。但不管怎么说,使中国落后于世界科学水平,应当是他的一个巨大的缺失。
二、
闭关自守。在台湾问题解决后,于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开放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个海关,准许商人载货出洋贸易。据康熙自己说,这样作对“闽粤边海,生民有益”。并且可以使“富商大贾,懋迁有无”[95]当时沿海顿然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这样一直维持了将近三十年,到康熙五十年(一七二一年)又重行海禁。其主要原因是害怕内地人民和海外勾结生事。清朝从入关以来即感到沿海所谓“海寇”难于扫清;同时当时中国的造船业很发达,所造出海贸易的船只,出去的多回来的少,更使得产生疑虑。最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广州一地,经由清政府所承队的官商,即所谓“十三行”包办起来。闭关的政策无疑是会阻碍工商业的扩大发展,这就使有可能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萌芽状态受到摧折。其更加严重的是,从此消息闭塞,无从竞争,最后落得中国光挨打。康熙也曾预见到中国未来必有外患,可是并没有作出积极措施。这不仅仅是缺失,应当说是罪过。
三、
严酷的政治镇压。清朝到康熙后期,已然经过六七十年的统治,民族矛盾得到缓和,内地人民对清朝的仇视情绪渐渐消逝。而康熙于五十二年(一七一三年)大兴“南山集文字狱”,案情内容姑不具述,自是因为触及所忌。而将年逾花甲的老翰林戴名世处死,甚而还将与之有文字牵涉已经死去的方孝标开棺戮尸,并株连众多。康熙在位期间发生过两起大的文字狱,一是康熙二年(一六六三年) “庄廷拢明史案’,当时康熙年方十岁,可以说不负责任;《南山集》案是经康熙亲自处理的,竟如此残忍,其仁政之云何?还有处理明皇子事件。康熙四十七年(一七零八年)在山东捕获崇祯第四子朱慈焕,强指他和浙江大岚山起义有联系,把一个七十六岁改姓瞒名,以教读为生的老塾师凌迟处死,以此与康熙在南巡中多次亲祭朱元璋陵相对照,又将何以自解?
四、
不定皇储。康熙建立皇储一事,从康熙十四年(一六七五年)“立皇子胤礽为皇太子。颁诏中外”,到五十一年(一七二一年)“复以罪废,锢于咸安宫”[96],这将及四十年中间,一再废立,直到他临终前未能解决立谁的问题,夺嫡夺位的斗争即由此而业。康熙有二十多个儿子[97],难道找不出来一个堪当储位的吗?及今观之,大概他是被诸子及贵戚等人包围,加上他晚年多疑,以致没有能够安排好此事。这虽然属于爱新觉罗一姓的家务,但是对人民和国家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因而也不能不算康熙的一个缺失。
结语
综观康熙一生的活动,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确是作过一些有益的事情,不容抹煞。因为当十七、十八世纪之际,中国屹立东方成为一个繁荣强盛的国家。我们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比以前加强了,国家的基础比以前巩固了。后来西方殖民主义者费尽心机想要反分中国,总未得逞,这固然由于各族人民联结一起心向北京,但和康熙一生的努力经营是分不开的。论功行赏,他应当领到一个大份。他的缺失,也应当指出,上面举出了四点,此外还有。我们从历史上看,不论多么赫赫有功的人物,也必然有其缺失。我们不可苛求于古人。但我们却要指出来,为的是从中吸取教训,作为戒鉴。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45页,
[2]《清圣祖实录》卷二十九康熙八年五月戌申
[3]《清圣祖实录》卷一百五十四康熙三十一年二月辛巳
[4][5][6]《平定三逆方略》卷四十、十二、二十四
[7]全祖望:《鲒琦亭集》卷十五姚启圣第二神道碑
[8]《榕树全书》《文贞公(李光地)年谱》
[9][10]《清圣祖实录》卷一百二十一康熙二十四年六月癸巳、卷一百二十康熙二十二年九月丁丑
[11]刘泽荣译:《康熙间俄国来文原档》第一号
[12][13][14]《清史稿》卷二百八十彭春传、卷七圣祖本纪二
[15]张霭生:《河防述言 杂志》
[16]《靳文襄公奏疏》卷四、详陈臆说疏,卷一、河道蔽坏已极疏
[17][18]《清圣祖圣训》卷三十三治河
[19]《清圣祖实录》卷二百二十九康熙四十六年五月戌寅
[20]《清圣祖圣训》治河
[21]《永定河志》宸章:《阅河长歌序》
[22]《清经世文编》卷二十八陆拢其:《论直隶兴除事宜疏》
[23][24]《清圣祖圣训》恤民
[25][26]《清文献通考》卷二田赋考
[27]吴荣光:《伊江笔录》卷下
[28]《清圣祖圣训》广种植
[29]《清圣祖实录》卷二百四十康熙四十八年十一月庚寅
[30][31]《清圣祖实录》卷二百四十九康熙五十一年二月壬午、康熙二十四年四月辛丑
[32][33][34]《清圣祖圣训》蠲免
[35]《清圣祖实录》卷二百四十康熙四十八年十一月丙子
[36]吴荣光《伊江笔录》卷上
[37]《清圣祖圣训》恤民
[38]魏源:《圣武记》卷十一武记余事
[39]《清圣祖实录》卷二百八十三康熙五十八年正月
[40][41]《清圣祖圣训》蠲赈、圣德
[41]吴廷夔:《清财政考略》
[42][43]《清圣祖圣训》圣德
[44]北大图书馆藏
[45]《清史稿》卷一百九选举志
[46]吴翊凤:《人史》
[47]《恕谷年谱》卷三
[48] [49]《刘泗宗作墓表》、《方苞作墓表》见《耆献类证 儒行》
[50]《清史稿》卷二百九十方苞传
[51][52][53]《清史稿》卷六圣祖本纪
[54] [55][56] 《清圣祖圣训》圣学、文教、法祖
[57]《清圣祖实录》卷二百五十三康熙五十二年二月庚戌
[58]《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二李光地传
[59]《清圣祖实录》卷一百二十康熙二十四年四月乙丑
[60][61][62] [63][64] 《清圣祖圣训》文教、圣学、圣治、饬臣工
[65]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汤斌传
[66]《清圣祖圣训》饬臣工
[67][68]《清圣祖实录》卷二百六十三康熙五十四年四月丙寅、卷一百十五康熙二十三年四月庚子
[69][70][71][72][73]《清圣祖圣训》治河、澄叙、圣治
[74]《清圣祖实录》卷二百四十六康熙五十年四月戊申
[75][76]《贰臣传》吴三桂列传、王辅臣传
[77]《清圣祖圣训》训将士
[78]《清圣祖实录》卷二百六十六康熙五十四年十一月辛丑
[79][80][81][82][83][84][85][86]《清圣祖圣训》圣治、慎刑、严法纪、圣德
[87][88][89][90] 《清圣祖圣训》圣德
[91]《清圣祖实录》卷二百七十五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辛未
[92]《清圣祖实录》卷一百十一康熙二十二年八月壬戌
[93]《清圣祖圣训》圣德
[94]《清圣祖实录》卷五十八康熙十四年十一月庚子
[95]《清圣祖圣训》恤民
[96]《清史稿》卷八圣祖本纪三
[97]《清史稿》卷一六四皇子世表四康熙又三十五子,其中有十三个儿子早卒
(资料来源:《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第2期 中华文史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