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略论“同光新政”和“清末新政”的异同
略论“同光新政”和“清末新政”的异同

 

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洋务运动(亦称“同光新政”)和二十世纪初年的新政(亦可称“清末新政”),有许多共同之处,亦有许多可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对这两个历史事件进行对比研究,对于弄清二者的连带关系、性质及各自的历史地位是颇有必要的。

  

一、   历史背景惊人的相似。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有着非常类似的历史背景。其主要表现有二

 

  其一,群众斗争铁拳的沉重打击。洋务运动开始时,正是太平天国进行艰苦战斗的岁月。洋务派大企业创立时,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了,但仍有太平天国余部、捻军及各少数民族起义继续战斗。在太平军旗与剑的勇猛冲击下,八旗绿营一触即溃,土崩瓦解,清朝政府不得不动员汉族地主组织团练,湘军、淮军便应运而生了。

  清末新政的开始,比洋务运动晚了四十年。当时,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刚刚被镇压下去,但群众性的反抗斗争仍然没有结束。在直隶,景廷宾举起“扫清灭洋”的大旗;在广西,有会党的起义;在各地,群众性的抗捐抗税斗争此伏彼起。后起的湘军、淮军败于甲午战场,在人民起义面前也显得软弱无力。在这种形势下,穷途末路的清朝政府搞起了新政。

  其二,帝国主义联军的压力。洋务运动开始时,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刚刚结束,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强迫清朝签订了《天津条约》,又把战火烧到了北京城,咸丰皇帝逃往热河,清朝被迫签订了《北京条约》。在列强的压力下,清朝统治者逐渐向侵略者靠拢,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洋务派也开始得势。

  清末新政开始时,八国联军的侵略战火尚未完全熄灭,侵略军亦未撤出中国。1900年,义和团在京津地区及各地造反,猛烈地冲击着侵华势力。帝国主义组成了八国联军,由大沽登陆向天津、北京进犯。以那拉氏为头目的清朝统治集团,一来同帝国主义有矛盾;二来对义和团不敢公开镇压,怕“祸起肘腋”。便于621日发布了“宣战”上谕,想利用义和团打击一下帝国主义,发□对帝国主义的不满;又想借帝国主义之刀屠杀义和团,一箭双雕,十分恶毒。清廷宣战了,但却按兵不动,只是让义和团当炮灰打头阵,暗地里又指使部分清军屠杀义和团。义和团前面顶着帝国主义的炮火,背后却不断遭到封建主义的冷枪,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了。814日,八国联军的马蹄踏入北京城,曾跟随咸丰逃往热河的那拉氏,又不得不带着光绪和她的一些亲信宠臣仓惶出逃,同时发出了镇压义和团与向帝国主义投降两道命令。1901年清朝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如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历史背景是何等惊人的相似。说到不同,只是时代所致:洋务运动开始前,是近代的初期,中国社会基本还是两大阶级的对立。而清末新政时,民族工业早已产生,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都出现了,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了戊戌变法。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狂潮,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二、   宗旨与目的大同小异。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有着相类似的宗旨与目的。

 

洋务运动,是由洋务派搞起来的,其主要代表人物在地方上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名臣,在中央则是奕□、桂良、文祥等实权人物。最高统治者那拉氏,则是他们的后台老板。清末新政,由那拉氏发起,当时在世的洋务派官僚,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刘坤一、张之洞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李鸿章的《妥筹本章办法》成为指导性文件。

  洋务运动,是在不触及封建统治根基的前提下,学习一些西方资本主义的皮毛,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清末新政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呢?19011月清廷准备变法的上谕点明了这个问题:“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清德宗实录》卷4768-10页;卷4964页;卷4861415页;卷4943页;卷5222页;卷5621页;卷48313页;卷52347页。)这就一语道破了清末新政的实质:也是在不触及封建统治根基的前提下,进行一些“改弦”性质的具体政策上的改革。

  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的目的又有何异同呢?洋务运动开始于太平天国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因而首要的目的是为了镇压人民起义,其军事工业直接生产屠杀人民的武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求强”不仅仅是为了镇压人民起义,也有其反抗外来侵略的意图。不然就无法理解:人民起义被镇压之后,军事工业为什么继续扩建?金陵机器局为什么给大沽炮台生产大炮?洋务派为什么非常重视海军的建立?清末新政时,人民斗争也没有停止,资产阶级革命派还举行了两次武装起义。心有余悸的清朝统治者搞新政,必然有镇压人民之目的。但是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清末新政也有对抗外来侵略的意图,在“强邻逼处”的情况下(《清德宗实录》卷4768-10页;卷4964页;卷4861415页;卷4943页;卷5222页;卷5621页;卷48313页;卷52347页。),要“变法自强”(《清德宗实录》卷4768-10页;卷4964页;卷4861415页;卷4943页;卷5222页;卷5621页;卷48313页;卷52347页。)

  洋务派搞民用工业的口号是“求富”,求富是洋务运动目的之一。清末新政要发展实业,其口号是“振兴”,这是洋务派“求富”口号的翻版。当时清廷认为:中国“推积弱所由来,叹振兴之不早”(《清德宗实录》卷4768-10页;卷4964页;卷4861415页;卷4943页;卷5222页;卷5621页;卷48313页;卷52347页。),“农工商业,为富强之根本,自应及时振兴。”(《清德宗实录》卷4768-10页;卷4964页;卷4861415页;卷4943页;卷5222页;卷5621页;卷48313页;卷52347页。)目的是“以期渐图富强”(《清德宗实录》卷4768-10页;卷4964页;卷4861415页;卷4943页;卷5222页;卷5621页;卷48313页;卷52347页。)

  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封建的国家机器,巩固满族贵族的统治。同时两者又都有迎合帝国主义的表现,洋务运动开始于中外反动派公开勾结之时,主奴关系初步确立,清末新政是在八国联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开始的,有迎合帝国主义一面是不足为怪的,但不应说是主要目的。

  此外,由于时代的变化,清末新政的目的同前者也有相异之处。这就是清末新政在客观上,适应民族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某些需要,适应了当时“实业救国”的思潮。

  

三、主要内容有所发展。

 

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大部分内容相类似。不同的是,清末新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前进,有所发展。在机构设置上。1861年清朝设立总理衙门,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开始,该衙门成了洋务运动的领导机关。清末新政开始时,清廷设立督办政务处,为总指挥部。接着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不同者,是因形势所需,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机构。如1906年设农工商部、民政部、陆军部、海军部等。

  在经济方面。洋务运动期间,办起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民用企业。这些厂矿分别以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出现,民族工业即掺杂其中了。清末新政,在经济上的努力更为突出。工矿业方面,由于清廷采取奖励政策,洋务运动的老厂矿有所恢复与发展,新的厂矿也大量涌现。如工厂企业,仅19041910年间就新建六千余家,相当于以前四十多年总和的一半(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料》第一辑,10页。)。对于农业也有所重视,认为:“商之本在工,工之本在农,非先振兴农务,则始基不立。”(《清德宗实录》卷4768-10页;卷4964页;卷4861415页;卷4943页;卷5222页;卷5621页;卷48313页;卷52347页。)因此实行清丈垦荒,兴修水利,创立农桑学堂与试验场,传播西方先进农业知识技术等(《清德宗实录》卷5222页;参见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868898页。)。重视交通运输业,1913年建成铁路九千六百一十八公里,比洋务运动期间增长了二十五倍多(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下册,1096页。)。商业方面,采取了奖励政策,规定营业资本在一万元以上者皆可赏给奖牌直到爵位(《光绪朝东华录》总(五)5738页、572页。),以资鼓励。关于华洋商品等税的规定(《清德宗实录》卷4768-10页;卷4964页;卷4861415页;卷4943页;卷5222页;卷5621页;卷48313页;卷52347页。),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族工商业。金融事业也有所发展,出现了大清、劝业、商业等银行。

  在军事方面。洋务运动期间,突出的是建立近代军事工业和海军。清末新政期间,对原有军事工业进行了扩建,普遍增加了经费(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上册,466497页。)。更主要的是编练新军,计划练成三十六镇。辛亥革命爆发前,练成十六镇。

  在文化教育方面。洋务运动期间有了一定的重视,1862年,在北京设立“同文馆”培养办洋务人才,地方出现了新式学堂及派遣留学生活动。清末新政时,清政府把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清廷认为:“惟是治法,尤贵有治人”(《清德宗实录》卷4768-10页;卷4964页;卷4861415页;卷4943页;卷5222页;卷5621页;卷48313页;卷52347页。),“为政之要,首在人才”(《清德宗实录》卷4768-10页;卷4964页;卷4861415页;卷4943页;卷5222页;卷5621页;卷48313页;卷52347页。)。为了人才,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1905年决定“自丙午(1906年——引者)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光绪朝东华录》总(五)5392页。)流传于中国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的历史就此结束。为了人才,清廷又令各省兴办各级各类新式学堂,令张之洞等制定学堂章程,批评办学不力者。当时中国出现了一股办学热潮。1911年全国新式学堂达到五万二千五百余所,在校学生达一百五十余万人(章开沅等:《辛亥革命史》上册,373页。)。为了人才,清廷还大力派遣官费留学生,鼓励自费留学,提倡到欧美各国留学。因此,清末出现了留学洪流,如19051906年间,仅留日学生就多达八千余人。

  

四、两种作用不可忽视。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都有不良后果,又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两次新政,需款甚巨,劳苦大众,捐税累累,如牛负重。洋务运动中,福州船政局在十多年间共花银五百余万两(牟安世:《洋务运动》76页。),所造之船武装了福建水师。北洋海军花费更巨,仅定制“定远”、“镇远”两舰就花去白银近三百四十万两(《洋务运动》丛刊(二)41页。),而常年经费又高达二百万两(《洋务运动》丛刊(二)181187页。)。中法战争中,福建水师葬身鱼腹;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灭,两大军港也皆资敌。剩下的只是人民的沉重负担和国库更加空虚,财政更加困难的厄运了。清末新政,需要经费的数额也相当可观。为了解决经费,清廷大力派款,仅19031224日两个上谕,所派之款每年就多达九百六十万两(《清德宗实录》卷4768-10页;卷4964页;卷4861415页;卷4943页;卷5222页;卷5621页;卷48313页;卷52347页。)。而地方要政同样需要经费,这只有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当时出现了粮捐、房捐、新捐、学捐不胜枚举,民困难纾。

  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为中国造成并发展了买办阶级、军阀集团与官僚资本。

  两次新政的军事工业、建新军、办警察,也起到了镇压人民的反动作用。

  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客观上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洋务运动期间,在军事、民用企业中出现了一批产业工人;而清末新政中,由于工矿企业迅速增加,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逐步扩大。

  其次,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搬到中国来,这是拔地而起破天荒之事,民族工业就伴随着洋务派“求富”口号的声浪出现了。清末新政,民族资本更加兴旺,达到了初步发展阶段的最高峰,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

  第三,洋务运动期间设学堂、派留学生、译西书,使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开始在中国传播。而清末的办学热、留学生洪流的出现及大量翻译外国书籍,使西方科学技术更广泛地传播开来。

  第四,洋务运动中的民办企业,在抵制洋货与洋人贸易垄断上起了一定作用。清末新政的抵制作用就更鲜明了,各种工厂企业大量出现,是其表现之一,特别是收回利权运动,群情高昂,成效显著。

  此外,清末新政有着突出的超过洋务运动的客观作用:一方面清廷大力搜刮的结果,激起群众强烈不满,使紧张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为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活动,造成了一个大好的形势。另一方面清廷大力兴办学堂,广派留学生,出现了相当规模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队伍,他们是首先觉悟的成分,其中特别是在留日学生中出现了革命的领导和中坚力量,东京成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摇篮。清廷编练的新军,成了革命党人活动的重要阵地,后来清朝地方政权绝大部分亡于新军之手。因此我们说,清廷“兴学育才”、编练新军,客观上是为自己培养了掘墓人。

  从晚清两次新政异同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两次新政的实行,都是群众斗争打击的结果。统治阶级对待人民往往采取镇压与缓和两手,镇压之后强调生产,使生产力发展。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农民战争推动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之一。

  其次,两次新政都是在列强联军侵入北京,迫使帝后逃离后推行的,封建统治者也感到自己的贫和弱。清廷表面上不得不迎合帝国主义,而实际上都有抵抗外来侵略的用心。

  第三,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是一脉相承的,清末新政是洋务运动的继续和发展。这是中国封建统治者,办官僚资本的一条途径。

  第四,两次新政,都应该给予一定的历史地位。史学界对洋务运动已比较重视,对清末新政也应加强研究,全面评价。

 

【资料来源:《哈尔滨师大学报》1984年第2期】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