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贬义成语 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雌黄:鸡冠石;黄赤色。
【成语出处】 南北朝 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晋 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成语典故】 魏晋时期,上层社会清谈之风大盛,西晋大臣王衍就是一个出名的清谈家。此人少年时就伶牙俐嘴,他在文学名家山涛府上作客,以清秀的仪表、文雅的谈吐,赢得四座赞赏。山涛却感叹道:日后耽误天下的,未必不是此人啊! 王衍成年后,爱好老子、庄子的学说,善于用老、庄的道家思想解释儒家经义,讲授玄理。讲的时候,他总是身穿宽袍大袖的衣服,手执玉柄麈尾(用鹿的尾毛制成的拂尘),轻声慢语,满嘴都是玄妙空虚的怪话,每逢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