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汉韩伯俞受母责打,感念母亲力衰而哭泣。比喻孝顺。
【成语出处】 伯俞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尝见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俞得罪,笞尝痛,今母力不能使痛,是以泣。” 故曰父母怒之,不作于意,不见于色,深受其罪,使可哀怜,上也;父母怒之,不作于意,不见其色,其次也;父母怒之,作于意,见于色,下也。 (汉·刘向《说苑·建本》)
【成语典故】 伯俞先人留下一道家规:每个子弟都得遵循曾子的教导,天天检查自己的言行:替别人办事,有没有尽心尽力?跟朋友交往,有没有做过对不起朋友的事?老师教的功课,是不是认真复习过了?犯规的,得挨五下拐杖。每晚由家长检查子女执行家规的情况。伯俞父亲早故,检查工作由母亲担当。 小孩没机会替别人办事,朋友也就是塾中的同学,小伯俞犯规最多的是第三项复习功课不认真。但是伯俞是个好孩子,从不在外惹是生非,放学回到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