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宫词
 李商隐 [唐代]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
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注释
①张《笺》编此诗于大中十一年(857)时商隐任盐铁推官,游江东,至白下。凭吊齐、梁旧事,有感于两朝皆务浮华享乐,于纸醉金迷、轻歌曼舞之间,兴衰代续,乃有此作。 ②永寿句:《南史·齐废帝东昏侯纪》:“齐废帝东昏侯宝卷起芳乐、芳德、仙华、大兴、含德、清曜、安寿等殿,又别为潘妃起神仙、永寿、玉寿三殿。……萧衍师至,王珍国、张稷应之,夜开云龙门,勒兵入殿。是夜,帝在含德殿,吹笙歌,作《女儿子》。卧未熟,闻兵入,趋出北户,……直后张齐斩首送萧衍。”同书又载:“又凿金为莲华以贴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此以永寿宫代指齐宫,言宝卷宠潘妃及亡国之事。 ③夜不扃:夜里未关宫门(因有内应)。 ④梁台:晋、宋间称朝廷禁省为台。梁台即萧梁宫禁之地,故址在今南京玄武湖畔。
鉴赏
这是一首咏史诗,但妙在只叙事而不议论。永寿殿阁,金莲女色,梁台歌舞的奢华享乐中,演绎着兴衰更替的历史故事,那风中摇曳的九子铃,见证过一代代王朝的悲欢荣辱,物是人非!刘、余《集解》云:"九子铃既齐废帝荒淫昏愦之标志,亦其荒淫亡国之见证;既梁台新主荒淫相继之标志,亦其重蹈覆辙之预兆。"历史是漫长而且复杂的,但诗人只"就微物点出,令人思而得之","倍觉唱叹有情"。李商隐是一位常怀忧国之心的诗人,此诗咏史之意未必不在讽今。前人多有认为此诗讽唐敬宗者,不无道理。杜牧《阿房宫赋》云:"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九子铃之鉴,深意或正在此。"犹"字耐人寻味。此诗含蓄蕴藉,与《贾生》诗之直言议论风格不同,下附其诗供参读: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作者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谿(xi)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因受牛李党争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长于律、绝,富于文采,风格色彩浓丽,多用典,意旨比较隐晦,以《无题》组诗最为著名。有《李义山诗集》。

猜您喜欢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