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68年7月25日晚(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在山东南部发生一次旷古未有的特大地震,郯城“城楼垛口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俱倒塌如平地”,“地裂泉涌,上喷二三丈高”,“地裂处或缝宽不可越,或深不敢视”(康熙《郯城县志》)。据记载,当时地震影响所及达410多个县,鲁、苏、浙、皖、赣、鄂、豫、冀、晋、辽、陕、闽诸省及朝鲜半岛同时感觉地震。山东郯城、沂州(今临沂)、莒州(今莒县)破坏最重。
这次震中正处于我国著名的“郯庐断裂带”主体范围,由陆地断裂带活动造成了地震,史称“郯城大地震”。这次地震的里氏震级估测为8.5级,震中烈度12度,造成约5万余人死亡,50多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50多个州县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有感半径800多公里。这是有史以来我国东部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8级以上特大地震之一。至今410余州县仍保留520多条关于这次地震的记载。这次地震史料之丰富翔实是国内外罕见的。
著名的小说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卷二《地震》一文中对“郯城大地震”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地大震。余适客稷下(编写者注:今临淄),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体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侧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这次地震造成了“山川易景”的变化。2000年春天在枣庄市山亭区发现的熊耳山天然大裂谷,就是这次大地震的见证。
(资料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