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对义和拳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对义和拳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对义和团源流的探讨和研究,长期以来在史学界就是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义和拳是义和团的前身的观点,已为史学界大多数人士所公认。廖一中等同志在《义和团运动史》(廖一中等编:《义和团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以下引文未注明出处者,皆引自此书。)一书中,就清代义和拳问题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观点,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但是,对于该书中的某些论述,我觉得尚有商榷和补充的必要。

  

  关于义和拳的起源

  

以往在史学界,人们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对义和团源流问题的探讨上,而忽视了对义和拳起源的探讨。由于弄清义和拳的起源有助于对义和团源流问题的解决,我们应该首先探讨义和拳的起源问题。廖一中等同志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对某些问题的论述似与史实不符。例如,把义和拳等同于梅花拳(义和拳是不是又称为梅花拳?以往已有不少论文指出,把两者混为一谈,其证据是不充足的,推断也不够令人信服。我同意这种论点,此处不再赘述。),并且根据天理教起义的重要首领、“地皇”冯克善的拳棒师父唐胡子(即唐恒乐,嘉庆十八年十二月为清朝直隶总督那彦成拿获)的供词,把义和拳的起源“上推到康熙年间”的梅花拳师杨丙。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先将唐胡子的供词抄录于下:

 唐胡子即唐恒乐供:滑县朱兆村人,年六十二岁,卖药生理,并不习教。平日会打梅花拳,是同村人齐大壮徒弟。齐大壮说过,康熙年间有滑县人杨丙,是武探花,做过京营都司,会打这拳。他是向杨丙学习。齐大壮已于乾隆五十一年病故。冯克善是我徒弟,也会拳棒。(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农民运动类·秘密结社项》(以下简称《军录·农运·结社》),《唐胡子供词》。)

廖一中等同志据此把杨丙定为梅花拳的第一辈,齐大壮是第二辈,唐恒乐是第三辈,冯克善是第四辈(廖一中等同志为了证实他们的这一推断是正确的,又把光绪年间义和团首领赵洛珠(即赵三多)说成是梅花拳的第五辈。他们写道:“记载上说‘(梅花拳)先后凡八辈,洛珠居第五辈,故推为首领’。”细查所引“记载”,我们发现作者的推断与原意不符。原文是这样叙述赵洛珠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同山东冠县令曹倜对话的:“义和团起于三十年前(按指同治时期),正天主、耶稣两教人中国时也。宗旨在反对传教,有患难相扶之规约。先后凡八辈,洛珠居第五辈,故推为首领。”(曹倜:《古春草堂笔记》“解散拳民”条)仔细分析这段话的意思,可以清楚地知道,义和团自同治年间创办,至光绪二十四年的三十年间共传了八辈,其中赵洛珠是第五辈。可见,廖一中等同志把赵洛珠说成是梅花拳杨丙之后的第五辈(从赵洛珠谈话的意思来看,他当时也并不知道自己是梅花拳系的人),显然证据不足。另外,如果我们假定冯克善是梅花拳的第四辈,那么从他被杀的1814年到1898年,八十四年间梅花拳只传了一辈,这更是十分难以理解的事。)

  我认为这种推断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其一,按照唐胡子的说法,康熙年间的杨丙也只是“会打这拳(梅花拳)”,并不能据此就断定他是梅花拳的创始人。其二,廖一中等同志并没有把唐胡子的供词引用完全。唐在他的供词中还说:

  嘉庆五年正月内,同县的冯克善来要学拳,就拜我为师。到了三月以后,他就不学了。……三年前,我听得人说他人了白莲教。……我说:“你若真人了教,就别算我的徒弟了。”

他的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在冯克善的拳术中,有梅花拳的成分。这在当时是一点也不足为奇的。我们知道,清代民间不仅有许多种拳会,如义和拳、梅花拳、八卦拳、金钟罩、红拳会等,而且它们之间经常互相渗透。即是说,如果两人在比赛中相斗,其中一人明显超出另一人,那么败者就希望胜者能将其高超技艺传给自己,并立即拜他为师(冯克善拜唐胡子为师即如此)。因此,一个人的拳术师父往往是很多的,拜谁为师并不等于参加谁的拳系。我们不能单凭冯克善拜唐胡子为师这一点,就断定冯是梅花拳系统的人。唐胡子这段话的第二层意思是:在冯克善参加天理教起义的前三年,他们已断绝了师徒关系。清政府在镇压天理教起义之后,对二人间的关系进行了追查,得出的结论却是:唐仅当过冯的拳棒师父,并非传教师父(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上谕档》,嘉庆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谕。)。这就说明冯克善根本不属于梅花拳系统。

  那么,冯克善应属于哪个系统,他的主要师父又是谁呢?

  根据现有资料,我们知道,早在嘉庆二年,冯克善就向八卦教中离卦首领郜云陇后裔的徒弟王祥学习八卦拳法(《军录·农运·结社》,《冯克善供词》。按,清初,八卦教创立时,“分八卦收徒党”,掌离卦的是河南商丘县人郜云陇。部云陇故后,部氏子孙继续执掌离卦,并在河南、山东传教收徒。),“尽得其术”,(兰□外史:《靖逆记》卷5,《冯克善》。)后成为离卦头目。从冯克善的主要活动来看,他既不是义和拳,更不属于梅花拳系统,他的组织系统是八卦教。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廖一中等同志把义和拳的起源上推到康熙年间的梅花拳师杨丙,以及他们考证出的梅花拳谱系(包括把冯克善作为四辈梅花拳师)都是不能成立的。

  我认为,义和拳的起源似可追溯到明末于弘志、陈颖侠等人领导的棒棰会。

  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徐鸿儒在山东领导白莲教支派闻香教发动了反明的武装起义。应徐的请求,直隶景州于弘志、河南开封一带陈颖侠分率数万名棒棰会成员响应起义。

  据史载,于弘志等人“以棒棰会聚恶少年”(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70,《平徐鸿儒》。),其成员被明朝统治者称为“棒棰手”,大多是由“有智者、有勇者、有技力者、有散财结死士者”(张凤翔:《再请兵饷疏》,见《抚畿疏草》卷2)所组成。由此可见,棒棰会主要是民间一种以演习拳棒为主的武术团体。

  棒棰会的活动地区主要在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尤以直隶北部的清河、南宫、冀州、故城、景州、献县、束鹿,山东德州、金乡,河南开封、卫辉等州县最为活跃。于弘志、陈颖侠等人和徐鸿儒一起被明政府镇压后,“棒棰会”作为一个组织虽然消声匿迹,但是,仅山东的“郓城、范县、曹、濮等处,捶手兴发,纠合成群”,“扰害一方,岁无宁日”(孔府档案,转引自何龄修等著:《孔府研究》,第624587页。)。入清以后,直、鲁、豫三省“少壮之民,习于强悍,多学拳棒”,“凶狠不法之辈,效尤成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批奏折·农民运动类·秘密结社项》(以下简称《□批·农运·结社》),乾隆四年十月十九日,河南巡抚雅尔图奏。)的记载史不绝书,这说明三省地区民间习武打拳的活动不仅没有被根绝,而且依旧十分盛行,同时也从侧面说明了棒棰手在民间是分散活动的。清代乾嘉时期的义和拳,很可能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当然,由于史料所限,对从棒棰会到义和拳的演变过程还不可能细论,但从两者在活动地区和习武打拳的活动方式上的一致来看,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它们是有渊源关系的。

 

  关于义和拳的性质

 

  廖一中等同志认为:“义和拳或义和门原来只是一种拳术的名称,后来则用以指称习练这种拳术的人所组成的武术团体,它是民间的一种秘密结社”。这段话表明了作者对义和拳性质的两点看法:一是把义和拳与义和门系同一个组织;二是义和拳原系一种拳术名称,后来发展成为民间的一种秘密结社。我认为,这些看法也是值得探讨的。

  众所周知,白莲教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很长的一个民间秘密宗教。明朝末年,主要由于统治阶级的严厉禁止和残酷镇压,白莲教在各地分散活动,形成了许多支派。清代,白莲教派林立,名目繁多。在某一个教派中,由其教首的徒弟们建立的分支有时被称为“支”,但更多的则被称为“门”。显然,义和门(在清代的档案中被称为“义和门教”)就是白莲教一个教派的分支。嘉庆十八年(1813年)十二月,京畿地区一个名叫季文升的义和门教徒被捕后,向清政府交代了有关义和门教的情况,现将其供词节录于下:

我平日种地为生,素与朱家庄的(白莲教徒)王世清认识。他家供着一张纸画的佛象,也记不真是什么佛,领我烧了香,磕了头,教我学好,说是义和门,取其和好的意思。这义字我也讲不来,他教我孝顺父母,和睦乡里,……还教我坐功运气,……修炼真性,以修来世。……他家有经卷,我不认的字,不能看那经卷。(《军录·农运·结社》,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十日,庆惠奏。)

从季文升的供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义和门的信仰是佛,“修炼真性,以修来世”;活动方式是“坐功运气”。可见,义和门教完全是并无“悖逆”行动的白莲教支派。

  义和拳则不同。据档案和官私著述的记载,义和拳“潜习拳勇”(《清仁宗实录》卷249,嘉庆十六年冬十月甲戌。),“开操演技拳脚”(兰□外史:《靖逆记》卷2,《金乡守城事》。),“学拳棒”(《皇朝经世文编》卷71);在阶级斗争尖锐时刻则“横行乡曲”(《清仁宗实录》卷198,嘉庆十三年秋七月戊寅。),“扰害地方”(《清仁宗实录》卷249,嘉庆十六年冬十月甲戌。)。说明义和拳既是一种拳术名称,又具有反抗封建统治的民间武术集团的性质;在它还未加入白莲教时,并没有什么信仰。乾隆中、后期以来,义和拳术不仅渐渐在民间广泛流传,而且还被统治阶级所利用。如嘉庆十八年九月,天理教起义者攻打山东金乡县,当此“处处伏戎,刻刻可虑”(吴□:《金乡纪事》卷2)之际,金乡知县吴□颁布了“守城示”,其中一条内容就是,命令城内兵民“所习技艺,拳脚第一,长枪第二,……但拳脚、长枪熟练即为成就”(同治《金乡县志》卷6,《兵防》。)。吴□为了壮大守城力量,还积极吸收“拳勇出众者”,使之“投充官丁”(《金乡纪事》卷3)。另外,从文献记载来看,即使乾嘉时期,一些民间的白莲教派别开始注重武装、习学拳棒之时,一部分义和拳虽曾和白莲教派结合,但就其整体而言,仍是两个不同的组织系统。如嘉庆二十二年,清政府在直隶抓获了一名白莲教徒,他供认其祖于乾隆年间“习白莲教,并学义和拳”(《军录·农运·结社》,《于柱水供词》。)。由此可见,义和拳在社会上公开活动,并不是一种秘密结社的组织。

  综上所述,我认为,义和拳和义和门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组织。义和门是白莲教的一个并无“谋逆”行动的支派;义和拳则既是一种拳术名称,又是一个反抗封建统治的民间武术集团。

 

  关于义和拳与秘密宗教的结合

 

  我在前面的论述中,虽然从整体上把义和拳当作民间一种习武的团体来看待,但并不否认部分地区的义和拳和秘密宗教组织有个结合过程。这是因为,义和拳实际上并非铁板一块,其内部派别林立,地区分散。特别是乾隆中后期,随着社会阶级矛盾日趋激化、农民反抗运动日益频繁和逐渐向较大规模发展,一方面,某些经常为农民起义所利用的秘密宗教组织开始致力于组织武装;另一方面,民间武术团体也需要获取一个摆脱贫困境界的思想武器。这样,在民间,传教和习武就开始走上了结合的道路,拳术实际上已成为一种宣传和接近秘密宗教组织的途径。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一部分义和拳和白莲教的某些教派逐渐结合起来,并在此过程中发展壮大。廖一中等同志指出:义和拳是在“和秘密宗教白莲教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无疑是正确的,但还应进一步勾画出两者相结合的大致轮廓。

  我认为,清代乾嘉时期的义和拳和白莲教系统秘密宗教的结合,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乾隆后期一嘉庆中期):和八卦教、老天门教的结合。

  八卦教是清顺治、康熙年间,由山东单县人刘佐臣创立的。其后,八卦教代代相传,历久不衰,势力遍及许多地方,并形成了许多支派。乾隆中叶山东王伦领导的清水教就是其中的一支。据史载,王伦“以拳棒教授兖东诸邑,阴用白莲教诱人炼气”,在教内设文场、武场,“炼气曰文弟子,拳棒曰武弟子”(戚学标:《鹤泉文钞》卷下,《纪妖寇王伦始末》。)。值得注意的是,王伦的徒众习拳并不划一,有的教徒习八卦拳,有的则传习义和拳。说明此时已有一部分义和拳开始和八卦教结合起来。

  老天门教可能是因袭白莲教的“能开天门,破地狱”(梁清远:《雕丘杂录》卷6,《今是斋日钞》。)之说而定名的,又称未来真教、天门真教。“此教始自顺治、康熙年间河南人张姓。嗣张姓病故,其教不行。至乾隆三、四十年间有直隶清河县人刘姓复兴未来真教,……未来真教又名天门真教。”(《军录·农运·结社》,《崔焕供词》。)天门真教即老天门教复兴之后,由于一部分义和拳众的加入,内部分文、武两大集团,其“武门徒弟,传习义和拳脚”(《□批·农运·结社》,嘉庆二十年九月初三日,直隶总督那彦成奏。)。至嘉庆十五、六年,老天门教的武术集团义和拳的首领、直隶故城县的霍云方积极传拳收徒,先后招收了故城、景州等地的宿元谟、刘坤等人,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第二阶段(嘉庆中后期):和天理教的结合。

  天理教是在嘉庆十六年至十八年,由林清、李文成、冯克善等人将京畿地区的白阳教、坎卦教和直鲁豫三省交界地区的以震、离二卦为核心的八卦教联合之后成立的反清组织。他们于嘉庆十六年做出决定: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京畿和直鲁豫三省交界地区同时发动武装起义。按照这一决定,冯克善积极在河北、山东、河南“传习文武教门”(《□批·农运·结社》,嘉庆十九年三月二十三日,山东巡抚同兴奏。),招收了许多徒弟。嘉庆十七年春,霍云方把冯克善介绍给山东德州义和拳宋跃隆等人,宋等即拜冯为师并加入了离卦教。“嗣后,(天理教起义军的军师牛)亮臣子牛文成,浚县人李大成,滑县人熊自华、张九成俱师事克善。自华、九成等又各授其徒,党羽渐多,众遂奉克善为离卦头目。”(《靖逆记》卷5,《冯克善》。)接着,冯克善又通过宋跃隆、霍云方、刘坤等人传习义和拳术,使拳众“被诱入(离卦)教者甚众”(《军录·农运·结社》,嘉庆十九年十月十四日,左都御史庆溥奏。),从而建立了统属于离卦的武术集团(以往史学界流行的“义和拳是离卦教的一个支派”的说法,我认为不符合我们叙述的这一历史事实,因而是不够科学的。),成为天理教在反清斗争中的主要武装力量。

  大量档案和文献记载表明:这部分义和拳是在和离卦结合的过程中才接受了天理教的教义的。例如,尊“无生老母”为创世主,“念‘真空家乡,无生老母’八字真言。每日早上向东、午时向南、下晚向西照太阳叩头”(《□批·农运·结社》,那彦成奏。),祈祷归宿于“真空家乡”的理想境界。这既说明义和拳开始走上了宗教化的道路,同时也说明自乾嘉以来出现了义和拳与白莲教系统的秘密宗教渐渐合流的趋势,此后经过五、六十年的漫长岁月,终于发展成为波澜壮阔的义和团运动。

  有关义和拳的研究是件很困难的事,这不仅因为乾嘉时期的官方文献记载非常混乱,嘉庆以后至义和团时期的五、六十年间记述义和拳的档案资料几乎完全阙如;而且因为义和拳、白莲教本身很少有文字记载,保存下来的就更少了,局外人很难了解到它的内部奥秘。因此,对于义和拳的起源及其和白莲教系统的秘密宗教结合的过程等问题,很难完整无遗地揭示出来。本文只是一个极为粗浅的探索,希望能引起史学界的进一步探讨。

  

【资料来源:《学习与思考》1982年第6期】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