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2006年清史学科演进掠影
2006年清史学科演进掠影

2006年度清史学科的发展,与整个清史学界的研究大势基本保持一致,呈现出良性的稳定发展态势,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亦有所推进。本年度清史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依然集中在经济史、明末清初史、政治史、学术思想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科举制度等方面,不仅有份量的新作不断推出,而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较为可观。学术的发展,有其自身的演进规律,没有相当的积累,便很难有所突破。本年度清史研究的整体进展状况,就体现了这一规律,也在稳定的发展态势下体现出阶段性推进的特色。 

 

清史研究概述 

 

本年度的清史研究,总体发展趋势平稳,既彰显出对以往研究的承继,又展现了学界同仁的新视点、新收获。以下,拟对一年来清史研究诸领域中的重点和热点略作概览,以观其演进态势。 

本年度举办的关涉到清史方面的学术会议,主要围绕着清代“宫廷史”、“灾害问题”、“科举制度”、“学术文化”、“中外关系”、“晚清史”等论题展开(如“第八届清宫史研讨会”、“中国历史上的灾害及其对策学术讨论会”、“科举文化与科举学研讨会”、“清文化学术研讨会”、“西学与清代文化研讨会”、“中国传统对外关系思想、制度和政策研讨会”、“第八届中国、琉球历史关系研讨会”、“晚清国家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等)。这些学术会议,对于深化相关领域的研究,皆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展现了学者们对相关问题的新认识。而值得关注的是,“中唐以来思想文化与社会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虽然并非专门针对清代而发,但会议的一个核心思想,即努力打通文史哲的学科界限、有机整合文史哲的研究力量,对清史研究来说,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这一学界动态,是学术研究发展到一定程度或阶段的一个必然趋势和要求。惟其如此,诸多问题的探讨,才能在更多视角的整合中得到深化、开拓和提升。 

经济史的研究向来是一大热门,其中关于地域经济史方面的探讨,更是学者们的主要致力方向。本年度所涉区域,包括北京、山东、关中、安徽、山西、湖南、云南等地。学者们注重契约文书资料的使用、通过田野考察的方法及对民间文献的发掘等,或着眼于某一专题,或致力于事关全局问题的考察,在充分借鉴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能够不拘泥陈说,努力推陈出新,颇多创获。同时,学者们围绕着中外贸易,尤其是清代中期中朝贸易的情况,展开了深入考察。 

明末清初史是本年度清史研究的热点之一。学界推出了几部有分量的专著,如陈生玺《明清易代史独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8月增订版)、杨海英《洪承畴与明清易代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8月版)、钱海岳40年前350万字的遗作——《南明史》(中华书局20065月版)和刘小萌《正说清朝十二王》(中华书局20064月版)等。较之时下传媒和文化普及读物对明清过往的热喧,这些论著或许更能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真实感。论文方面,学者们则就“明清之际的历史选择”、“明遗民”、“后金、明朝、朝鲜的关系”,以及重大疑难等问题,展开了有益的思索。 

政治史的考察依然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常建华《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7月版)、雷炳炎《清代八旗世爵世职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5月版)、姚继荣《清代方略研究》(西苑出版社20068月版)等专著,别开生面,研讨入微。学者们还围绕着清代的政治制度(如督抚制度、宗祧继承制度、礼制、法政体制等)、宫廷乐、吏治(尤其是基层胥吏)等问题,阐发己见,悉心论究,有力地推动了该领域研究的深化。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科举学”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而其兴奋点,则在于刘海峰提出“为科举制度平反”的观点后,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亦不乏人。为反映这一学术争鸣情况,《湖北招生考试》杂志于20062月特辟“特别关注”专栏,组织了一组文章,其中有刘海峰的《科举制度为何需要平反昭雪》,以及胡向东的《赞成立学,慎言平反》,两者虽观点相左,却不失为一次有益的交锋。而刘海峰主编的《科举百年祭》(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10月版)和《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月版),则为我们了解科举制研究的新动向提供了张本。邓洪波、龚抗云编《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9月版),是迄今收录状元殿试卷最全的一部书,对进一步深化状元研究将大有助益。 

教育问题,是关系到知识传承、人才培育等的大问题。本年度这方面的文章,既有涉及皇室教育、满族教育的,也有涉及地方教育、书院教育的;既有总论性的,也有专门针对某一问题而发的。凡此,皆可见学者瞩目点之所在。 

关于边疆史地的研究,刁书仁《古代中朝宗藩关系与中朝边界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1月版)、孙宏年《清代中越宗藩关系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1月版)、侯德仁《清代西北边疆史地学》(群言出版社20063月版)等,都是有份量的论著。而学者们对中国疆域的最终奠定时空坐标、朝贡体制、边疆稳定等问题的考察,无不有一定的新意。 

清代学术思想史的考察,同样是本年度清史研究的一大热点。相关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对学派、学术流变、《四库全书》、理学等问题的论究。学派方面,学者们对颜李学派、浙东学派、皖派朴学、扬州学派、桐城派等在清代学术思想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学派进行了考察。学术流变方面,学者们主要从时段的考察与对学者做个案的研究两个方面展开。学界围绕清初儒学的重建、清中叶学术的转向、晚清诸子学的兴起等问题,对有清一代学术思想演进作了宏观的考察。罗检秋《嘉庆以来汉学传统的衍变与传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月版)、周晓光《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8月版),可谓有份量的力作。学者个案研究方面,清初三大家的学术思想仍是目前学界关注的重点,他如李颙、张尔岐、惠栋、戴震、阮元、章学诚、朱次琦、孙诒让、俞樾等学者,也备受学界关注。其间, 匡亚明 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于本年度相继推出了李迪《梅文鼎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3月版)、陈居渊《焦循  阮元评传》(6月版)、董莲池《段玉裁评传》(7月版)、张涛与邓声国合著《钱大昕评传》(8月版)等专著,皆为专深之作。而白歉慎著、孙静如与张佳杰译的《傅山的世界:17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三联书店20064月中译增订版)、鲍永军《绍兴师爷汪辉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7月版)等,也皆各自对所研究对象提出新的探讨视角。王章涛《王念孙·王引之年谱》(广陵书社20066月版)、贞芳主编《清代徽人年谱合刊》(黄山书社20065月版)等,则为学界同仁提供了方便的文献资料。《四库全书》研究方面,学者们围绕四库《提要》、《总目》等问题展开考察,对既往的研究成果多有推进。此外,清代理学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学者们就清代的理学实践、理学家的理学思想、理学在不同阶段的演进趋势、理学与汉学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察。而《清史研究》2006年第4期专辟“清代理学”栏目,刊载史革新等学者之文,分别对清初程朱理学、雍乾之际的陆王学和晚清的汉宋学调和问题,作了专题性的阐发。 

中外文化交流史方面,本年度召开了几次学术会议,如4月份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与美国旧金山大学利玛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史料与世界——中文文献与近代中西文化效应史研究学术研讨会”、8月份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和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联合主办的“西学与清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10份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中国传统对外关系思想、制度与政策学术研讨会”、11份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日本国冲绳教育委员会联合在北京主办的“第八届中国·琉球历史关系研讨会”等,皆有力地促进了该领域研究的深化。同时,学者们还以耶稣会士为中心,对明清之际浙东学人与西学、清初传教士与《易经》、传教士与实学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而值得特别绍介的是,台湾中研院院士、新竹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黄一农 教授的新著《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8月版),被学界评为别具新意的力作。该书成功地利用了网络和电子数据库资源,博采广搜各种文本原始资料和近代著述1099种,对颇为热门的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史进行了新的探索。 

灾害史方面,“中国历史上的灾害及其对策课题组” 于6月份在武汉召开工作会议,就课题成员的近期成果进行了深入交流。8月份,“第三届全国灾害史学术会议”在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以“西北地区灾荒史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主要议题,分自然灾害概论、自然灾害与区域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与历史自然灾害变迁、历史上自然灾害案例分析、自然灾害与减灾防灾、灾荒史文献研究六个专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取得了不少有意义的成果。此外,学者们对清代荒政中的生员赈济、明清以来晋水流域的环境与灾害等问题,也进行了专题性探讨。 

晚清社会经济史、政治外交史、学术文化史等领域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社会经济史的论文数量较多,视角丰富多样,其中不少研究借鉴了海外社会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深化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视点。政治外交史领域,研究向细致深入的方向推进,已少有空洞宏大的议论。学术文化史方面,探讨越来越深入,个案和整体性的论述皆有一定新意。而8月份在苏州大学举办的“晚清国家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是本年度晚清史研究的一次重要会议。与会学者围绕“晚清国家与社会”这一主题,就晚清史研究方向、晚清近代化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以及晚清国家与社会变动中的内外因素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此外, 白新良 先生所著《清史考辨》(人民出版社20067月版)一书,则是一部综合性的研究力作。该书凡涉及政治人物、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政治文化、军事、学术、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是作者20余年来研治清史心得成就的结晶和集中体现。其研究范围上起清朝关外兴起,下迄道光朝,作者的研究重点即对影响这一时期清史发展进程的一些重要问题及所涉文献档案资料,进行了颇具独到视野和见解的考辨和探究。 

 

清史学科成员的学术推进 

 

秉承严谨治学、立足前沿、务实创新、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的优良传统,以历史所清史研究室为主干的清史学科的同仁们,于本年度扎实推进,充分发挥政治史、学术思想史、科举学、中外文化交流史、边疆史地和澳门史等研究领域的优势,在清史学界展现出自身较为独特的学术气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大体来说,清史学科诸同仁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为如下一些方面。 

课题研究。经过5年多的辛勤耕耘,由陈祖武主持的院重大课题——“乾嘉学派研究”,已经顺利通过院学术委员会的评议考核,圆满结项;《乾嘉学术编年》和《乾嘉学派研究》两大成果,被评定为“优秀”。这一结果,既是专家们对本课题学术水准的肯定,也是对清史学科参与者陈祖武、汪学群、吴伯娅、杨海英、李华川、林存阳等多年学术实践和努力的鼓励。以此为契机,我们将再接再厉,继续深化相关问题的研究,力争与学界同仁一道,把“乾嘉学派研究”问题推向更深入的境地。赫治清主持的中央交办课题《中国历史上的邪教与政府对策》与院重大课题《中国历代灾荒及对策研究》,目前进展得较为顺利,取得了不少阶段性的成果。樊克政主持的历史所重点课题“龚自珍研究”,也在顺利进行之中。李华川的“清代中国知识界的西方观”所重点课题,已顺利结项。李娜的所重点课题“清代南书房研究”,正在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林存阳参加的院重大课题“礼与中国古代社会”(清代部分)进展顺利,且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鱼宏亮承担的院青年基金课题“经世之学与清初政治文化”已顺利结项,而其申请的所重点课题“中国十七世纪与十九世纪政治观念比较研究”,则成功立项,现正按计划进行。刘景莲完成了“清代军制”课题的资料整理工作,受到课题组的肯定。陈祖武、杨珍、李世愉分别承担的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传记·学术人物》、《传记·康熙朝(下)》、《典志·科举志》课题,进展顺利,在阶段性成果评审中,因进度和质量均表现突出,受到戴逸及项目负责人的褒扬。这不仅体现出本学科成员的学术能力和信誉,也体现出本学科与清史学界的良好关系。而作为国家清史编委会传记组和典志组的主要负责人,张捷夫和赫治清则不断为“清史”纂修工程作出了富有成效的贡献,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专著出版。本年度清史学科成员共出版专著三部:李世愉《大辞海·中国古代史卷》、杨海英《洪承畴与明清易代研究》、刘景莲《中国古代女子全书》,三书共计约91万字,皆是著者厚积薄发之作。杨海英《洪承畴与明清易代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8月版)一书,系作者10余年来潜心研究明末清初史的成果展示。该书在广泛吸收海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洪承畴个人及其所处的时代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考究,其中对洪承畴与南明隆武政权的关系、洪承畴经略西南时的长沙幕府和西南战局的关系、洪承畴降清后的入旗和抬旗,以及其在明清时期前后两个完全不同的婚姻圈、在清朝的新夫人刘氏、在明朝和清朝的政治实力等方面,皆颇具独到性的探索。史料丰富、考证精细,可谓本书的两大明显特征。李华川与孟华共同主编的“陈季同法文著作译丛”,计5种、50万字,于200615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李华川独力完成了《吾国》等的翻译,有力地促进了对陈季同的研究。 

主要论文。杨珍完成了佟国维、佟国纲、允禟、福全、雅布雅尔江阿等8位人物的6篇传记、资料长编和考异。李世愉发表了《试论自然灾害对清代科举制度的影响》、《清代科举经费的支出及其政策导向》、《卖官鬻爵的历史反思》、《科举制度下的朋党之争》、《施琅:清朝统一台湾的功臣》等文,其中第一篇文章因别具新意,引起了同行的关注,并被《文摘报》( 2006115)所摘录。高翔发表了《熊赐履述论》一文,从“家世与生平”、“熊赐履与康熙初政”、“熊赐履与康熙党争”、“理学思想”等方面,对清初理学名臣熊赐履进行了深入考察;并指出熊赐履的理学思想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首重主敬;二是推崇躬行;三是“崇正黜邪”,捍卫程朱理学的独尊地位。吴伯娅发表了《“诗魔”厉鹗》、《Missionary Cases in the late-Ming early-Qing》(载德国《Mission and Theater2006)。杨海英发表了《施琅史事探微》、《关于明清易代中的中朝军事合作计划及其执行者研究》等文。《施琅史事探微》一文,对近来热炒的施琅其人进行了别开生面的研究,揭示了其入旗、遭冷遇等较为隐秘的问题。李华川发表了《晚清知识界的卢梭幻象》、《清末<求是报>中的法国》、《<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书后》等文。《晚清知识界的卢梭幻象》,长达2万字,对卢梭思想在晚清的传播轨迹进行了详细考察,并分析了其在传播过程中变形的原因。《清末<求是报>中的法国》一文,通过对清末上海出版的《求是报》的分析,认为报纸传达给中国公众的法国形象是一个以法律为立国之本、实行民政、工商业繁荣、报业发达的国家,这一异国形象渊源于该报主笔陈季同的法国背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陈氏对于中国未来的期望;文章还认为,异国形象对于晚清的社会转型能够发挥一定的建构功能。鱼宏亮撰写了《结构、观念类型与观念史研究:略论数据库方法与观念史研究》、《从船山<黄书>解读中国早期“种族主义”》、《经世之学与清初政治文化》、《十七世纪中国西学著作目录初编》等文;而其《古典时代的知识与政治:明清之际经世之学研究》一书,已入选庞朴主编的“儒林丛书”(中华书局),不久就会面世。李娜承担的“2006年清史研究动态”撰写工作,已大体完成。林存阳发表了《毕沅对经史诸学的扶持与倡导》、《<史籍考>编纂始末辨析》、《曾国藩的礼学思想》、《2005年清史研究综述》(与杨朝亮合作)等文。《毕沅对经史诸学的扶持与提倡》一文,从毕沅之成学与学术取向、《经训堂丛书》的学术意义、《续资治通鉴》之编纂等方面,剖析了毕沅在扶持和提倡经史诸学方面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以及对清代学术转型的影响。《曾国藩礼学思想论》一文,则重点探讨了曾国藩的礼学思想,分析了曾氏倡礼的原因及影响,指出了曾国藩于晚清一代学术演进所产生的影响。 

学术会议。清史学科成员于本年度共参加了10余次大型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既了解了清史发展的最新动态,也在交流中展示了自身的学术风貌。杨珍参加了“第八届清宫史研讨会”和“第八届中国、琉球历史关系研讨会”。她对第一次会议曾有一个总结,指出:从《会议材料汇编》看,共有论文30余篇,会议主题为清代皇家生活与文化,与会者围绕清宫(紫禁城、沈阳故宫、清东西陵、承德避暑山庄)人物、事件、宗教信仰、器物制作、书籍、绘画、建筑、陵寝等问题展开研讨,时间上至清入关以前,下至晚清。综观本次会议论文提要,以下两方面值得注意:一、对某些以往问题的研究,做出更进一步探讨,或对以往重视不够的问题进行探讨,如王光越《雍亲王谕》,根据从库房中找到的原始档案,即雍亲王胤禛给年羹尧的信,通过对全文进行研读剖析,力求理清胤禛此举的背景、动机、效果,对其谋求储位的可能性提供推断依据;二、不仅利用第一手材料档案治史,而且利用文物治史,以图证史,图史互证,这是包括本次会议在内历次清宫史研讨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如杜红雨《<狩猎图>与木兰围场》,通过研究在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收藏的兴隆阿所绘该图,探讨木兰围场的兴建以及清帝治国方略等问题。这一评析,揭示了近年清史研究的新增长点。李世愉参加了在四川阆中举办的“科举考棚修复并设计办展的策划活动”、“沈阳‘清文化研究所’成立暨清文化学术研讨会”、“科举文化与科举学学术研讨会”,并于后一次会议提交《应重视对科举落第问题的研究》一文,该文被上海社科联主办的《探索与争鸣》刊物选用。鱼宏亮参加了由北京市政府、北京联合大学联合举办的“北京论坛”历史学分论坛,并作为学术评议人出席三场会议。李华川参加了台湾辅仁大学举办的“西方古典暨中世纪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西学与清代文化研讨会”,并于后一次会上宣读论文《清中前期国人对法国的认识》。刘景莲参加了“中国历史上的灾害及其对策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清朝地震灾害及康熙年间的赈灾对策》。吴伯娅参加了“史料与世界——中文文献与近代中西文化效应史研究学术研讨会”、“西学与清代文化研讨会”、“中国传统对外关系思想、制度和政策研讨会”,分别作了题为《苏努研究》、《从新出版的清宫档案看乾隆年间的西学东渐》、《乾隆帝的海外政策》的学术报告。林存阳参加了“中唐以来思想文化与社会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儒学与现代化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分别向大会提交了《三礼馆与清代学术转向》、《秩序与和谐:礼之意义及现代价值》,并在第一次会议期间主持了一场“青年学术沙龙”。 

清史研究沙龙。本年度共举办了4次清史研究沙龙活动。鱼宏亮在第一次沙龙上作了题为“结构、观念类型与观念史研究:略评数据库方法与观念史研究”的主题报告。杨海英在第二次活动中作主题报告,介绍了韩国大学与其他学术机构所藏各种中文史料与文集的整理、出版情况,尤其是首尔大学奎章阁藏的各种传记资料、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所整理出版的《韩国文集丛刊》、《古文书集成》等大型文献资料的内容与价值。鱼宏亮在第三次活动中,介绍了合作研究课题“近代国家观的建构”的进展情况。第四次沙龙活动,则以本年度的清史研究概况和准备“清史学科年度发展报告”为核心议题,清史学科成员交流了各自所掌握的学术信息,并就自己承担的年度发展报告任务作了详细说明,这既促进了学科成员间的学术信息沟通,也为提交年度发展报告打下了基础。 

学术交流。鱼宏亮于6月份赴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合作研究中期报告,于10月份赴同校参加特区政府资助的“中国近世观念变迁”研究项目规划会议并执笔规划书的起草。李华川于 71 815,赴台湾辅仁大学进修拉丁文。吴伯娅与 11130日,应香港中文大学之邀作学术访问。 

国情调研。朱昌荣参加了院里于 1025 114组织的历史学片国情调研活动,在此期间,考察了云南、广西两省的边境城市(主要是市、县两级基层单位),对社会实际颇多感受。 

《清史论丛》。本年度组织了2007年号的组稿和编辑工作。明年1月是明清史研究大家商鸿逵先生的百年诞辰,为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本刊2007年号遂特设为“商鸿逵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集”,以缅 怀商 先生在明清史研究领域所做出的卓著贡献。85万余字的篇幅,其中许多文章系出自清史室和清史学科同仁。 

清史学科网站。在清史室及清史学科诸同仁的辛勤努力和经营下,本网站运转顺利而有序,点击率不断上升,一些文章已超过几千次。本网站除保持自己的办站理念、特色外,也非常注意借鉴和吸收相关网站的有益因素,力争在互动中提升本专业网站在学术传播、交流和创新方面的功能。 

总之,清史学科于本年度的发展,既顺应了清史整体发展的趋势,又体现出了自身的独特性。我们既充分利用了《清史论丛》、“清史学科网站”这两个学术平台,又利用承担课题、参与合作、广泛进行学术交流等机会,充实、提高本学科的学术水准;而在与同行的良性互动中,尽量借鉴、吸收他人的长处,并展示自己的研究心得。作为清史研究队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希望与清史学界同仁一道,将清史研究推向更高、更深的境地。 

 

清史学科进一步发展的一点设想 

 

综观而论,清史研究的发展态势是稳健的、逐步提升的。尽管个别研究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简单重复、缺乏较为宏观一点的论述,甚至仍然不免有略显浮躁的气息,但新视角、新领域、新观点、新材料等的不断创新和涌现,无疑是居于主流地位的倾向,而实事求是、厚积薄发、立足前沿、谋求创新等,仍是支撑清史研究稳步前进的核心灵魂。只要学界同仁秉持这些优良的学术理念,清史研究的前景应该是大有可为的。 

正是基于对清史研究整体良好发展态势的信心,我们清史学科拟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准,为清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略尽一份责任。大体来说,我们拟在以下几个方面尽可能取得实质性的提高:一、在保持、充实、提高已有学术研究优势领域的基础上,加强经济史等较为薄弱研究领域的力量,如吸纳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人,从而使本学科能有一个整体的提升;二、进一步增强本学科学术平台的积极效应,如使“清史研究沙龙”更加定期化、规范化,完善《清史论丛》的办刊特色,提升“清史学科网站”的建站水平等,从而在促进学科整体学术水准和增进学科在学界的影响方面有新的气象;三、在加强基础性研究的同时,争取积极参与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使历史研究与现实关注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历史的鉴古知今的作用;四、积极创造条件,尽快使青年学者成长起来,以成为本学科的科研骨干。总之,我们将继续保持和发扬严谨、务实、创新的学术传统,致力于整体学术水准的提升,以使清史学科呈现良好的演进态势,并为清史研究的整体推进贡献一份力量。 

 

(资料来源:本文由作者提供,中华文史网首发,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