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汇文
清代内阁大库档案
清代内阁大库档案

近代中国在史料发现上有四大收获:殷墟甲骨、汉晋简牍、六朝隋唐卷轴及内阁大库所藏元明及清代文书档案。其中内阁大库档案不为一般人所熟悉,在清末至民国年间,历经磨难,多有散佚,现存多处。大连图书馆即藏有其中的一部分。

内阁大库是明朝孝宗时修建,为内阁所属,清朝继续延用。库内的档案材料十分庞杂,被人们视为秘藏之物。随着请朝国力的日渐衰微,大库年久失修,渗漏严重。宣统元年(1909),因一库房塌了么不角,其他库房也很危险,于是库内几百万件珍贵档案被搬出,一部分移至文华殿,另一部分被认为没仟么天用处的,准备焚毁。近代国学大师、著名考古学家罗振玉,当时任清朝学部参事,得知此事殆,紧急请张之洞奏准罢毁。张委派罗振玉处理这批档案。罗将其中一部分(主要是历科殿试卷了收藏于学部后楼,其他档案装成8000麻袋,移至太学国子监敬一亭处。

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北洋军阀政府建立历史博物馆,内阁档案作为基本藏品一部分被移至博物馆筹各处所在地故官午门楼外朝房,另一部分则被堆放在端门的门洞里。1918年,傅增湘任教育总长,开始整理这批麻袋。此时北洋政府财政艰窘,教育部将麻袋中大约15万斤重的档案作为废纸,以银洋4000元的价钱奔给了西单同懋增纸店。纸店将少部分档案搜拣后出售,其余准备运往唐山、定兴去作“还魂纸”

    深知这批档案价值的罗振玉在得知档案的下落后,以两倍的价钱将此买下。1924年,罗挑选了部分档案留存,剩余的倒夹给了大吐欠藏家李盛铎,重量约12万斤,价格是1.6万元·李盛铎在买到这批档案后,淘拣出一些珍稀资料,于1928年又以1.8万元将部分档案转卖给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即“史语所”)。剩下的大约5万斤,约1700麻袋,仍存放在午门楼上。解秋后,1958年,国家档案局经国务院批准将麻袋档案进行清理,整理成卷后存放在冲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而“史语所”的档案随其搬迁存于台湾。

    1936年罗振玉将他存留的最珍贵的档案4872件奉献给伪满洲国皇帝溥仪。

    大连画书馆现藏内阁大库档案2700余件,经有关专家研究,确属北京皇宫内阁大库散佚档案。然而,由于档案题本上没有“满铁图书馆”的藏书印,其来源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考证。在大连图书馆所藏档案中,绝大多数为总管内务府题本,此外,尚有相当数量的各库月折,以及少量的部员奏本、题本底稿、官员呈文、银物清册、商人族谱、殿试试卷等。总管内务府题本皆为折叠式,以满文和满汉合璧两种形式写就。题本铃总管内务府大印(也有部分题本铃盖司院之印),本首注有满文批红或汉文批红。由于这批档案跨越顺治至光绪多朝,内容涉及广泛,包括职司铃选类(职司、铨选、科举)、奖惩抚恤诉讼类(奖惩、抚恤、诉讼)、皇庄类(粮庄、果园、打牲、畜牧)、宫廷用度类(宫廷用度、月折、武备、皇商)、营建类(陵寝、建筑、官房)、宫苑类、进贡类(外藩进贡、官员进献),是研究清史的重要资料。特别是康熙朝的题本俱系满文,为稀世珍品。

大连图书馆   辛欣、薛莲/

转引自:《图书馆学刊》200804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小程序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