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中性成语 投止:投宿。在窘迫中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比喻情况急迫,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党锢传 张俭》:“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成语典故】 东汉的时候,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邹县西南)有个名叫张俭的人,很有才学。他曾被推荐去当官,但他对当地刺史不满,就托病不去。 当时,山阳郡太守翟超慕张俭的才名,请他出任东部督邮,负责督察郡内属县的工作。张俭知道翟超为官清廉,就答应了他。 山阳郡是中常侍侯览的老家,他仗着权势大,横行乡里,强抢民宅,民愤极大。 张俭对侯览的行为非常愤慨,上书汉桓帝要求从严惩办。不料奏章落到侯览手里。张俭等了很久不见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