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中性成语 覆:翻;引申为倾、倒、泼的意思。泼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来。比喻事情已成定局;很难再挽回了。引申为夫妻关系已经断绝;难以重新结合。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何进传》:“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
【成语典故】 商朝末年,有个足智多谋的人物,姓姜,名尚,人称姜太公。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攻灭殷商,为建立西周立了大功,被封于齐,成为齐国的始祖。 姜太公没有遇到周文王的时候,生活贫困,连家里的吃用都经常发生问题。他的妻子马氏嫌他穷,不愿和他再过下去,便离开了他。 后来姜太公被周文王重用,又帮助周武王灭了商,分封到齐国。马氏见他富贵了,便找到了他,希望恢复夫妻关系。姜太公随手取过一壶水倾倒在地,叫马氏把水收起来...